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关于中班音乐教案范文10篇

时间:2021-07-29 16:12:38 收藏本文
关于中班音乐教案范文10篇

关于中班音乐教案范文10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熟记歌词为了能流利唱出来。

学会和老师配合完成这首歌的演唱。

教学准备:《老师老师》歌谱一架电子琴

教学过程:

1、孩子们教师节要到了了,你们给幼儿园的所有老师们准备好要表演的节目了吗?

2、那你们好好的想要表演什么节目?没想出来啊!

3、那老师这有首歌,适合教师节表演,我们可以今天学会,明天唱给老师们听行不?

4、老师先给你们示范着唱一遍,你们要仔细的听哦!

5、孩子们这首歌好听吗?那你们想不想学啊?

6、那我们都听完这首歌是不是还不知道叫什么名字那?这首歌叫《老师老师》。

7、孩子们我们首先是不要记住歌词,才能把歌流利的唱出来啊!

8、现在老师说一句歌词,你们也要说一句歌词,我们把歌词记住,就能快点的学唱歌了对不?

9、歌词读熟后,我们现在学习和老师一句句的唱,老师唱一句,你们也要跟着唱哦!

10、我们为了音调长得更准,我们反复多次练唱,在唱歌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多纠正幼儿唱的不对的地方。

11、孩子们你们太棒了,学了几遍就唱着这么好,我们要继续努力哦!

12、不知道孩子们有没有发现,这首歌还有老师唱的部分,我们要学会配合完成。

13、老师现在讲给你们听,那部分是你们唱的,那部分是老师唱的,我们练习配合唱歌。

14、孩子们都听明白了吗?我们来配合唱一唱吧!(重复多次练习配合唱)15、孩子你们配合的已经很好了,要继续努力哦!

16、孩子们下课了要多多的练习哦!

教学结束。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情景和语言节奏感受乐曲的性质。

2、乐意用身体动作跟着音乐表现自己,体验摘果子的快乐。

3、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采果子》伴奏音乐、ppt、

活动过程

(一)律动激趣:去果园(感受乐曲的性质)

1、看这片美丽的景色,你们猜猜这是什么地方?这是一片果园,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了,让我们跟着音乐去果园看看吧?(老师用语言节奏引导幼儿)

2、小朋友们你们是怎么到果园的啊?让我们再跑进果园的深处去找找果园里有些什么果子成熟了,要进果园了大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3、小结:大家跑跑跳跳找到了果园。

(二)节奏游戏:我爱吃水果(语言节奏练习)

1、果园里的果子可真多啊,看看哪些是在秋天成熟的?有苹果、橘子、石榴和柚子。这些都是秋天的水果。

2、你最喜欢哪一个水果呢?你爱︱吃什么︱我爱︱吃苹果︱

(三)感受、创编

感受摘果子

1、这些果子这么诱人,你们都想吃吧,谁会把它们采下来,怎么采?(引发幼儿的已有经验)

2、看看大家是怎么采果子的呢?(为幼儿的后期表演铺垫经验、提升经验)

3、小结:原来可以一只手采,也可以两只手采,还可以用工具采。

感受音乐,创编动作

1、你们想不想也来采一采?你想怎么采呢?……请若干名幼儿表现,大家互相模仿(生生互动,模仿同伴经验)

2、让我们跟着音乐用你喜欢的动作一起来采果子吧,老师最喜欢和别人动作不一样的小朋友。

(四)结束部分

采了这么多好吃的水果,让我们一起拿给老师们去看看吧。幼儿随音乐离开。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中,每个幼儿在游戏的氛围中用心,用脑,用眼,用身体,用嘴巴,用手,用脚,内化着自己的理解,他们在匹配的音乐刺激下产生表现的激情,此时他们真正和音乐一起跳,一起笑,一起玩,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

总之音乐艺术工作的听、唱、演奏,以及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分析、处理等方面的音乐能力,是在音乐实践活动能力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的。促(如掌握制定教育工作的案例、备课、组织音乐教育活动、进行自我评析能力等)只有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积累,才是提升音乐教育能力的前提。提高教师音乐素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进孩子的发展。给孩子更多自主的空间,更好地促进他们的成长。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初步感受音阶不同节奏的上行与下行,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重点)

2、巩固小老鼠、小雄、大象的步法。

3、复习音阶的唱法。

活动准备:

小老鼠、小熊、大象布偶

活动过程:

一、进场活动:《小老鼠和小花猫》

二、引起兴趣

1、故事引出:一只老鼠到森林里玩,看到一幢房子。小老鼠轻轻的推开门,看到房子中间有着很漂亮的楼梯。走一格楼梯,楼梯就会发出好听的声音do、 re、 mi ……

三、想想玩玩

1、小老鼠可真调皮在楼梯上上上下下,一会快一会慢你们听:

1-2-3-4-5-6-77-6-5-4-3-2-1 1o2o3o4o5o6o7o7o6o5o4o3o2o1o

1234567 7654321

2、小老鼠先是一层一层的慢慢上,慢慢下。想一想这时候小老鼠是什么心情?(小心翼翼)应该怎么走?1-2-3-4-5-6-7 7-6-5-4-3-2-1-

3、小老鼠一层一层跳上去这时候小老鼠是什么心情?(开始觉得好玩了)应该怎么走?1o2o3o4o5o6o7o 7o6o5o4o3o2o1o

4、鼠不停的窜上窜下这时候小老鼠是什么心情?(越玩越高兴)应该怎么走?1234567 7654321

、老师弹奏幼儿跟琴声走(注意速度快慢的变化)

1-2-3-4-5-6-77-6-5-4-3-2-1 1o2o3o4o5o6o7o7o6o5o4o3o2o1o

1234567

四、刮奏

1、请幼儿想想小老鼠发生什么事情了?(摔跤)

2、摔跤了怎么上楼梯呢?(幼儿讨论)

3、教师弹奏跨八度音

4、集体学走

五、小动物也来了:小老鼠走楼梯发出的声 ……此处隐藏2696个字……引导方式:先让幼儿完整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和内容;然后再次听赏歌曲,理解、记忆歌词内容;接着根据旋律节奏拍手,巩固对歌词的理解;最后完整演唱,一步步让幼儿理解歌词,学会演唱歌曲。过程中,教师还能够关注对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在每一次示范演唱前,教师能够提出明确的听辨要求,如听一听唱了一些什么、漏掉哪一句、这一句到底应该怎么唱等,让幼儿能带着目的去听辨,从而大大提高了幼儿听辨的有效性。

3.教师的引导语言应与情境相联系,提问的针对性还需要加强

首先,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自身也要融人情境之中,在提问时要尽量用情境中的语言,避免对整个情境的破坏。例如,幼儿学唱歌曲的过程其实就是在果园摘苹果的过程。因此,教师可以用“看肴谁能摘到最大最红的苹果”、“眼睛要看清楚苹果在哪里才能摘”等情境中的语言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方式演唱。

其次,提问缺乏针对性,无法有效帮助幼儿记忆和理解歌词。在本次活动中,教师从欣赏歌曲人手,然后通过提问,帮助幼儿记忆歌词、学唱歌曲。具体来说,在第二环节第一次听赏歌曲后,教师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一旦有幼儿准确回答出来了,教师其实可以直接将回答的内容唱出来,而不是用语言叙述出来。比如,有幼儿回答到“红苹果”,教师就直接用歌唱的形式接上“树上许多红苹果”(这句是幼儿要学唱的歌曲的歌词)。这样的提问和回答更具针对性,也更形象直观,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中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感受游戏音乐的变化,学唱游戏歌曲。

2、学会两人一组模仿袋鼠,随音乐合拍地向前蹦跳。

3、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4、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袋鼠和大灰狼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沉重和轻快的音乐入场。

二、教师将游戏情节编成有趣的故事,讲给幼儿听,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三、反复感受游戏音乐。

1、欣赏第一遍后,让幼儿猜猜游戏名称。

2、再次欣赏时,引导幼儿听辨:这首曲子有几段?哪段表现袋鼠?哪段表现大灰狼?为什么?

3、启发幼儿随音乐分别用拍手和跺脚的声音姿势来表现袋鼠和大灰狼的不同音乐节奏。

四、幼儿边演唱歌曲边模仿动作。幼儿自由结伴分别扮演袋鼠或大灰狼听音乐游戏。

中班音乐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能听辨音源的方向,提高听音能力。

2.能遵守游戏规则,愉快地参加游戏。

3.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一个音乐盒、小动物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听听故事

1、有一天,小动物们在森林里玩得开心极了,不知不觉天黑了,森林里一片漆黑,看不见回家的路了,怎么办呢?大家都非常着急……

2、教师出示音乐盒,拨动发条,发出好听的音乐,请幼儿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

二、玩玩游戏

1、挑选一个喜欢的小动物的头饰,然后在教室里和朋友玩。

2、幼儿可以做自己所拿头饰动物的动作,当听到老师说:“天黑了”。就把头饰拉下来,遮住眼睛表示天黑了。

3、教师播放音乐盒里的音乐,慢慢向前走,请幼儿听声音的来源跟随着“小仙女”前进,寻找走出去森林的路。

4、音乐停下来,幼儿摘下头饰高兴地欢呼“谢谢小仙女”

5、重复游戏3-4次,熟悉规则后,可请个别幼儿来扮演手持音乐盒的小仙女。

中班音乐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变化。

2、能够主动随音乐的节奏,为生日创编动作。

3、体验参与音乐游戏的快乐。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生日活动的乐趣。

5、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ppt、音乐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孩子们,今天是小刘老师的生日,我邀请你们一起去参加它的生日会,好吗?

二、欣赏音乐,分析音乐结构,并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

1、第一遍:安静完整倾听音乐。

师:你听了这个音乐感觉如何?

2、第二遍:小手动一动。

师: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小手动一动,节奏变换的时候我们小手的动作也要有变化。

3、第三遍:个别幼儿随音乐表演节目。

师:请幼儿随音乐表演节目

4、第四遍:个别幼儿随音乐表演节目。

师:让我们站起来再跟着音乐跳一跳吧。

5、看图谱完整欣赏。

三、集体游戏:吹蜡烛。

四、延伸活动:吃蛋糕

小百科:生日(birthday),既指一个人出生的日子,也指一个人的出生日纪念日。传统中国人以农历计算生日,小孩子一周岁的生日称为“周岁”,有各种习俗。老年人的生日称为寿日,在50岁以上逢十可称为大寿。在中国的传统中,生日吃长寿面和鸡蛋。现代西风渐进,不少人以阳历计算生日,庆祝方式也改为蛋糕和蜡烛。

中班音乐教案 篇10

设计意图:

雨是幼儿感知、观察过的自然现象,利用幼儿对雨的初步认识来学习乐曲中的节奏,起到了对新知识的铺垫和孕育的作用,从而使幼儿能更深入的理解和学习本次活动中的乐曲节奏。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感知复合节奏,并能用两种不同节奏进行演唱。

2 、了解一些自然界常识,发展幼儿的唱歌水平。

3、 培养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活动重点:

能够正确的唱出歌曲的节奏。

活动难点:

了解复合节奏。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 导入

2、 创设情景

(二) 、基本部分

1、欣赏歌曲

2 、练节奏

(1)、 大雨节奏

(2)、 小雨节奏

(3) 复合节奏

3 、演唱歌曲

(1) 、游戏:开城门

(2)、 大雨的歌.

(3) 、小雨的歌.

(三)、 结束部分

幼儿在歌舞表演中结束。

[反思]

学习音乐节奏对于幼儿来说是枯燥的,我将节奏融入到有情境的音乐城中,调动了幼儿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在进入音乐城之前,完成了节奏训练,学会了区分两种不同的节奏,解决了本次活动的重点、难点问题,让幼儿在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中,体验了合作带来的快乐,顺利完成教育目标。

《关于中班音乐教案范文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