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爱岗敬业演讲稿
教师爱岗敬业演讲稿1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在这儿演讲,和大家一起交流教学的经验,而这次我演讲的主题是“爱岗敬业”,作为老师,热爱自己的教学岗位,认真的把自己的教学工作给去做好,对学生们去负责,是我们应尽的义务,也是能让我们在教学之中收获更多。
热爱学生是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要做到的,只有去爱我们的学生,那么我们才能更好的去教育他们,把我们的知识教给他们,让他们得到更好的成长,平时的时候多去关心学生们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学习的困难,而对于他们生活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也是能帮则尽量的多去帮助他们。在教学之中,我也是关心学生,对于他们的课堂表现,以及作业都是认真的去了解,去批改,知道他们的学习情况是怎么样的,对于优秀的同学要去表扬,对于中游水平的同学也是要重视,有一些进步也是要去肯定,而对于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我也是会花费精力去辅导,去找到他们成绩不好的原因,是基础差,或者对这一门科目不感兴趣,通过辅导,提升他们的成绩,让他们喜欢上学习。
认真负责是我们在教学之中必须要做好的,从课前的备课,到课后的总结,课中的和学生一起把一堂课讲好,让他们听懂,学到更多,只有负责任的去把教学做好,那么我们才能把学生教好,在教学中,除了对教学负责,我们也是要对学生们学习的情况去负责的,了解他们所学,知道他们学习中的难点和哪些方面是需要弥补的,同时我们也是要对我们的教学水平去提升,多听课,多回顾自己的工作。
做好自己,一名老师,只要把自己做好了,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老师,也是才能让学生们也有品德,更好的去教他们,并且在教学之中也是可以让他们有更多的收获,只有我们以身作则,提升自己,让自己的知识储备更多,让自己的德行优秀,那么我们才能把教学给认真的给做好。
爱岗敬业不是我们口头来说说就可以了的,而是需要我们认真的去做,在平时的一个工作之中去把自身做好,去把教师的职责做好,去把教学的方法改进,认真的教育学生,爱护学生,那么我们才对得起教师的岗位,真正的做到了爱岗敬业,我相信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一定都是会把教学给做好,做一名优秀的爱岗敬业的老师的。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教师爱岗敬业演讲稿2一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这样说过:“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推而广之,要有良好的教育,必先有优秀的教师。
有人把教师比作“托起明天太阳的人”。这个比喻很恰当。“托”,不是像母鸡一样“护”着小鸡;也不是像马戏团那样“驯”着动物。教育是一门高深的艺术,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投入我们全部的爱心来阐释这“托”的含义。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心就不可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更不可能使我们成为合格的、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只有有了爱心的依托,我们才能培养出一支高素养的队伍,一支属于21世纪的队伍。
古今中外,无数优秀教育工作者身体力行,无声地向我们诉说了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只有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爱每一位学生,我们才能打开每一位学生心灵的窗户,才能教育好他们。作为教师,也许大家对魏书生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他任校长、书记,省内外社会兼职达38项之多,他没改过一篇作文,没考过一次试,以1988年魏书生所教的两个毕业班为例:暑假升学考试135名学生都达到了升学分数线;全市14所中学,超过600分的考生共30名,魏书生班占了10名;全市总分第一、二、三名及语文、政治、数学、化学、英语、生物的学科第一名都是魏书生班的学生。”当我看到这一段文字时,我被深深的震动了,同样是一名老师,我多么想像他一样啊。
毋庸质疑,魏书生的教学当然好,可是只有书教的好是不行的,有很多老师,书教的也不错,但效果不一定有他好,为什么?那就是缺少了成绩获得的另一个重要基石,那就是---对学生的爱和尊重。
他的尊重是真尊重,不虚情假意,点到为止。他对学生的尊重,就如成人之间的你我关系。从我自身看,毋庸置疑,我也是爱自己的学生的.课下,我也会对学生摸摸头,开开玩笑;学生病了,我也会嘘寒问暖,带他们去医院;每逢过节,我也会把住宿的学生叫到家里。但是,骨子里,我还是我,学生还是学生,当他们犯了错,我还是会站在老师的立场,会批评他们;当他们顶撞了自己,我也会觉得他们冒犯了老师的尊严.所以,学生对我只有一时的感动,而不是心甘情愿的折服。所以当我从教室里出来,有些被强迫的学生就不愿学习了,这就是根本。
可是朋友不是,朋友托办的事,一定要办好,因为你怕辜负他。魏书生的课堂,应该就是这样,学生是魏老师尊重的朋友,魏老师是学生尊敬的朋友,交换的条件是,老师给学生最好的民主,学生给老师最好的成绩。因为魏书生放弃了高大,所以他收获了亲近和成功。
假如每个老师都如魏老师那样实行民主,真正的从骨子里去爱学生,把老师的角色扮演的卑微一点,学生的角色强大一点,那么,不仅有分数的成功,也会有社会道德的成熟。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敢于挑战,敢于质疑的新生代。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见解,不轻信,不盲从,他们更不会迷信老师的权威,这就更加需要我们如严父慈母一样,用我们的全部爱心去感动他们。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座的同行们,在我们的教育生涯中,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长,但无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只要我们一如既往地用爱心去浇灌每一位学生的心灵,如同对待我们心爱的孩子一样,我们没有理由不成功!我坚信,今天用爱心托起的太阳,必将在明天发出灿烂夺目的光芒。
教师爱岗敬业演讲稿3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的超过了责任感。”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行业,首先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只有这样他才会全心全意的投入。而热爱自己职业的动力在于能在工作中得到快乐。
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职业特征做过这样的分析: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没有尊荣的事,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可言。现代的教师为适应当前社会的迅速变化,面临许多挑战,如知识结构的更新,教学技术的改进,新型教学手段的尝试,日益难以应付的杂事……为应付这些变化,教师必须付出代价,而付出的代价往往无法获得可见的收益。正因为如此,教师更倾向于从社会地位上而非经济地位上来获得尊严,这也是教师与其他许多职业不同的地方,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是将自己的精神世界作为职业资源的,并不以实际的可被清点的收益来取胜。那么我们就更应该在工作中寻找快乐。
首先、爱岗敬业是乐教勤业的动力源泉。
教师只有在爱岗敬业,把学校教育工作的发展、国家教育事业的兴旺和自己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精神指导下,兢兢业业,勤于奉献,淡泊名利,默默的耕 ……此处隐藏11599个字……/p>
绚烂之花为苦辛者绽放。在这里,我们无须描述那春有花、夏有荫、秋有香、冬有青的怡人美景:错落有致的假山喷泉、亭台画廊、花架树木;交相辉映的体育馆、图书馆、实验楼。就是读读校园里的警示标牌就可以感受到那浓浓的“人本化”气息。在这里,没有“严禁”、“不许”等字眼,有的是“这里是三楼,请慢慢走”、“教室里在上课,请轻轻走”的细心提醒;没有“违者罚款”、“违者处分”的呵斥,有的是“茵茵芳草,踏之何忍”、“请留住脚下的春天”的诚挚告诫。
建校之初的东洲中学,其生源是在海门中学、县中录取后招进的“三流学生”。对此,张炳华提出了“爱优秀生是人,爱后进生是神”的口号。他主持制定了不准歧视、欺侮和排斥差生等“十二不准”规定,同时规定表扬学生时可叫到办公室,批评学生时,要在楼道内个别谈心。这种“表扬用喇叭、批评用电话”的方法,使差生自尊心倍增。96届学生林某基础很差。张炳华见他有画画特长,便建议他进美术爱好小组,两年后考入海门中学特长班,高中毕业后又被一所艺术学院所录取。张炳华正是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独创的教育方法,使许多对学习丧失信心的学生重新扬起了学习的风帆。
20xx年6月,不大的东中校园里传出了一个让人欣喜的消息,在该校就读的亲姐妹徐佳瑜、徐佳丽双双被国家级示范高中——海门中学录取。徐佳瑜姐妹俩由于从小失去父亲,家境异常艰难。刚到东洲中学,就连日常生活费、伙食费等也难于支付。张校长知道后,主动联系有关企业资助,解决了她们的费用。更使姐妹俩感到惊喜的是,为了让她们能安心读书,张校长还将她们的妈妈安排到学校做勤杂工,还专门给了一间房子。面对张校长的关怀,姐妹俩以发奋学习的实际行动,向这位胜似亲人的校长作了最好的回答。
“希望在于不断的创新之中”
9207班有一女生,品学兼优,在一次考试中发挥不理想,就在日记中写下一些对自己失去信心,对生活失去希望的话,离家出走了。对此,张炳华陷入了沉思:当今社会正处在转轨变型时期,各种矛盾必然影响着稚嫩而敏感的初中生,处理不妥就会造成精神压力或心理疾病。于是,在初中阶段形成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大胆设想,很快在张校长的脑海中形成。在张炳华的积极倡导与精心指导下,东洲中学的心理教育开展得有板有眼,有声有色,并创下了县市初中开展心理教育的10个“全省第一”:第—个在县市初中开设专门的心理教育课;第一个在全省范围内成立了由县市初中主办的心理咨询中心;第一个出版了自行撰著的心理教育教材和教师心理教育辅导教材等。
到过东中的人都会发现,东洲中学拥有一支朝气蓬勃、敬业爱岗、业务过硬的青年教师队伍。这支队伍是今日东中魅力之所在,希望之所在。在东洲中学,张炳华的重师、爱师是出了名的。东中的员工知道,在生活上,张校长关怀备至、呵护有加,有着“慈母”的性格和情怀。但在工作上,谁要是砸了学校的牌子,那他真会被“摘帽子”、“换位子”。
在东中,有一本厚达387页的《学校治理条例》,被人们戏称为“东中法律”。张炳华非凡强调依法治校。他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要办好学校没有严密的规章制度不行。”在他的严格治理下,个别教师违规后虽然怕他,但不恨他,反而敬重他、爱戴他。因为在他手上,违规了,打招呼也没用;有成绩了,不讲也会受表扬。大家的气儿顺、心儿畅。张炳华深知,优良的师资源自“严”字。为此,张校长对包括批改作业的符号如何打、打在哪里、打多大等都有明确规定。出考卷,他一张张把关,发现错别字一律返工,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直至准确无误才可发到学生手上。许多教师,甚至是老教师有时也被批得哭鼻子,抹眼泪。上课时,他会拉一张板凳去听随堂课、听追踪课。假如需要,他还走上讲台,当场示范。功夫不负苦心人。近年来,东洲中学相继走出了全国中小学美术课评选一等奖获得者陈铁梅、全国语文创新教育优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王军、全国中学化学录像课评选一等奖状得者吴锦菊、全国中学历史录像课评选一等奖获得者江伟等一批年轻骨干教师。
正所谓“有怎样的教育就有怎样的孩子”——连续六年了,东洲中学的国家级示范高中录取率一直是全市第一。假如说,升学率不足以证实素质教育的成功,那么请听听这一串串流光溢彩的名字吧:全国“第八届推新人”大赛美声组一等奖获得者蒋琼璐、国家沙滩排球队队员刘挺、国际“东丽杯”马拉松比赛第一名获得者倪瑞丰……他们,都来自东洲!
“要珍惜奋斗后的成功,更要致力于成功后的奋斗”
说起张校长的艰苦创业,东洲人至今不会忘记他创建东中时的岁月。那是这里还是一片茅草丛生、水沟黑臭的荒地。张炳华带着当时仅有的16位同志,整整苦干了一个暑假,清除了杂草,填平了废沟。实验楼动工了。可实验楼西首原是一条泯沟,必须先把淤泥挖掉才能铺设钢筋。出差刚回来的张炳华了解到动工已半月但进程缓慢时,二话没说,挽起裤管站到深秋的淤泥里。一阵寒气冷得他猛一打颤,但他全然不顾,用煤锹使劲挖起淤泥。施工队长看不下去了,脱下西装羊毛衫也站到淤泥中……就在那天下午四点,第一批钢筋终于在地基上牢牢地扎下了根。
随着教育质量的不断攀高,东洲中学的借读生骤然猛增。此时的东洲中学可谓是生源绵绵,财源滚滚。但是,张炳华“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用”的性格没有变。1997年12月7日傍晚,迎接省初中教育现场会的各项预备工作进入了倒计时。但此时,操场东侧墙上的12幅宣传画要重新勾画上彩,操场西侧栏杆的铁板需要重新刷上标语。按常规,这些活学校完全可以花些钱去请人,但张炳华硬是带着大家点着蜡烛、打上手电,精描细绘,一直干到了深夜l点多钟……
张炳华的身体原本就不怎么坚固,一米八几的个子,体重却只有50多公斤。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张炳华终于积劳成疾。6月18口下午,是中考最后的一场考试。张炳华把学生送进了教室后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到医院检查。结果发现,腹部有一块’的胞块。在实施了3/4的胃切除之后,张炳华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了工作。但命运似乎有意作弄张炳华。正当他全身心投入工作,渐渐忘却病痛时,老病再次复发,在领导与同事的再三敦促下,他不得不赴西安治疗。在西安的一个多月中,他硬是在病床上读完了近10本心理教育的论著。爱人再三劝他,但张炳华说:“不提高自己,怎能管好学校,怎能提高学生?”近年来,张炳华先后承担了《中小学德育工艺研究》等9项国家、省级课题;先后发表、发表和出版了近百篇教育论文与5部教育专著,其中5篇论文荣获了全国性一等奖,12篇论文荣获了省级一等奖,其事迹先后被《中国教育家》、《中国专家大辞典》等10余种名典收录。原创:也正因为如此,张校长同时赢得了“全国推进素质教育先进个人、江苏省劳动模范、南通市党代表、南通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海门市首届名校长、海门市优秀党员”等诸多荣誉。
张炳华在书中写道“一个人能对社会、对人民做出贡献是幸福的。相反,无力奉献、无法奉献、无可奉献,那才是可怕的。”正是凭着这份不崇时尚、不求闻达、不讲索取的朴实信念,支撑着张炳华在基层教育岗位上默默奉献了38个春秋。在这漫漫教育征程之中,他以人文化的治理,以全身心的付出,以崇高的师德,以不息的爱心、真心、恒心、苦心,诠释了一位共产党员对党的事业的赤胆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