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会发言稿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需要使用发言稿的场合越来越多,发言稿的写法比较灵活,结构形式要求也不像演讲稿那么严格,可以根据会议的内容、一件事事后的感想、需要等情况而有所区别。还是对发言稿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报告会发言稿,欢迎大家分享。
报告会发言稿1孩子们:
还有十多天,你们就要告别小学,走向中学了,我和你们的爸爸妈妈一样,祝贺你们即将迎来成长的又一个阶段。
六年的小学时光,也许你们会记得父母无数次唠叨你吃得不够多,却不记得他们为你精心准备了多少次的晚餐;也许你们会记得父母无数次埋怨你考得不够好,却不记得他们在你的作业本上签过多少次名;也许你们会记得父母无数次批评你责任心不够强,却不记得他们因你的丢三落四操了多少心……
孩子们,你们都知道,我也是一个八岁男孩的妈妈,哪怕平时对你们再严厉,背后一定都是那个为你们挡风遮雨,心甘情愿无条件为你们付出的人,那个在你们面前从来不说自已有多辛苦的人。
所以,我们是不是应该把掌声送给你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
你们中的有些来优佳半年,有些已经三年多了,就像沙小童说的,这几年,优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从一间教室换到另一间教室,甚至还从一个老师换到另一个老师,但这所有的变化无不见证着优佳也在成长。你们是懂得感恩的一群孩子,你们会记得教过你们的每一位优佳的老师,会记得他们曾经对你们的好,会写出他们曾经陪伴你们每个晚上的美好回忆!
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把掌声送给优佳的老师们!
孩子们,这一年来,我不记得要求你们背过多少篇经典诗歌,也不记得为你们批改过多少篇日记,更不记得为你们讲过多少道英语数学题,但我会记得你们生日会上的感动,会记得我们一起徒步八公里的相互鼓励,会记得我们一起参加马拉松的坚持到底,会记得我从襄阳出差回来,大家带给我的特大的惊喜。
这一次的期末报告会,我的理念是,让每个孩子都站在舞台中央,让每一个生命都闪光,这里的大多数孩子都是第一次上台,对他们来说不仅有着很大的压力,更是一种挑战,我知道有些同学因为胆小紧张悄悄地流过几次泪,有些同学不知背过多少遍的台词却在上台时紧张得语无伦次,前两天,我握着你们手心里满是冷汗的手,安慰你们:“没有关系,老师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比你们更胆小,上台比你们还要糟糕。”
老师和你们的爸爸妈妈一样,希望这次走上舞台是对你们的锻炼,至于真的因为紧张而忘了词,也没有关系,我们在这里陪着你,你们的人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无数次上台锻炼的机会。
在紧张的毕业班复习中,你们仅仅用几个晚上下课的时间练手语舞,昨天才拿到主持词的孩子们,几乎没有经历过一次完整的彩排,能有今天的表现,老师为你们喝彩!
孩子们,请把掌声送给你们自己!
老师还有几句话忍不住要说,这个暑假可能是相对轻松的一个假期,我不希望你们利用整个暑假的时间穿梭于各个辅导班,也不希望你们成天用游戏、电视来挥霍宝贵的时间,我希望你们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地安排,作一个良好的过渡。
千万别忘了多做些家务,提高自理能力,多读一些经典的书,如曹XX系列很多孩子都没有读全,我们不妨来作个计算,如果你每天读一篇《论语》,一个假期,你就将一本书读了整整三遍,如果你每天写一篇日记,400字一篇计算的话,一个暑假就写了两万多个字,相当于写了一本小小的书了啊。
我相信孩子们一定会记得我常常说的话,“阅读写作使人生更美好!”“越坚持,越幸运!”
最后,我要说的是,进入中学,学习上的竞争会更激烈,以及青春期的懵懂,你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不适应,请记住,任何时候,我们都要热爱自己的生命,即使偶尔的一两次失败,也不要为之消沉,人生是一辈子的马拉松。
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请第一时间回来告诉我们,因为爸爸妈妈、老师都在这里!
报告会发言稿2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晚上好!古语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虽然我们不能真正从书中寻找到富贵和美女,但书中自有我们所需要的。刚才听了几位老师精彩的报告,感觉里面确实有许多自己所需要的,需要的就是最好的,我想我们读书读的就是一种需要。我读的书并不多,给我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的有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和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书中自有你所需》。《班主任工作漫谈》我以前浏览过,寒假期间,我比较细致地读了读前125页,摘抄了14页的笔记,写了18篇读书体会,今天把我读书的点滴体会向大家汇报一下。
魏书生老师在这本书的自序中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属于愿意当班主任的那类老师。我总觉得,做教师而不当班主任,那真是失去了增长能力的机会,吃了大亏。”从魏书生老师的角度来看,他是建议我们当班主任的。当班主任累、苦,但更充实。
读这本书我有如下感受:
一、与其埋怨,不如改变
魏书生老师在书中说:“用黄金般宝贵的光阴,换来一大堆无用的指责埋怨,这真是人生最悲哀的事情……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环境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
我的体会就是:摆在我面前的环境我无法改变,但我可以改变我的心态,去适应环境。与其埋怨,不如改变心境,以一种淡定的心态、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努力去做的心境去工作,就会感受到一种从容,一种满足。
与其一味地埋怨,不如尝试一下改变,也许会是另一种境界。
二、扮演好属于自己的角色
魏书生老师在书中说:“面对同一件事,我们可以扮演多种角色……变换角度思考问题,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容易使人成为一个成功者。”
我的体会就是:“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努力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探究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努力让自己的课堂被学生所喜欢,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学到更多的学科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己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要关心学生的进步和成长,让学生在学会学习的同时更要学会做人,要打造和谐团结的班集体,让每一个学生尽可能地感受到班级的魅力所在,要让学生分清假恶丑和真善美,明白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懂得感恩,懂得回报,敢于承担,努力付出。”
三、在互助中进步
魏书生老师在书中说:“咱们不要埋怨学生难教,教师埋怨学生难教,就像医生埋怨患者难治一样,医生埋怨患者得的病太重,就不给治了,那他的医疗水平就不会高。医生的医疗水平是在治疗疑难杂症的过程中提高的。教师的教育水平也是在把难教的学生较好的过程中提高的。”
我的体会就是:我们的责任是教书育人,不放弃每一名学生 ……此处隐藏9702个字……要途径。幼儿从出生,就积极地向周围世界进行探索。《纲要》指出3岁儿童就对周围世界充满强烈好奇心。但是,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些孩子对周围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向成人问这、问那;而有的则对眼前的变化“视而不见”,这让孩子失去了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机会,影响了孩子的发展。因此,观察力的培养和发展对幼儿自主探索世界具有重大意义,是智慧开启的重要能源。
研究意义:观察能力是人们思维、想象、理解、表达等能力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幼儿园开展的各项活动也都离不开观察,观察对于开阔幼儿的眼界,丰富幼儿的知识,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观察并非随意看看,是有目、有计划的,旨在通过这样一种智力活动去揭示观察对象的内在规律。只有具备持续的观察能力才能保证孩子对世界的高度敏感性,获取丰富的感知材料,并对这些进行分析和整理,得到理性的认识,由此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观察力是人们在观察实践中或有关训练中形成的能力,因此,观察能力需要我们有意识的培养。
幼儿在进入大班这个年龄阶段,已初步形成水平不高的观察力,但在这时期的观察力具有如下特点:
1、观察过于笼统:幼儿观察事物,往往有两种偏向;注意事物轮廓,忽视细节;或者注意某些细节,而忽视整个轮廓。
2、观察不稳定:由于幼儿观察缺乏目的性,观察过程中受周围情景的干扰大,加上注意不稳定,所以,他们的观察活动往往不稳定。
3、观察不深入:幼儿容易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比较肤浅、粗乏抽象概括思维能力的组织和指导,因而很难把观察引向深入。
4、缺少观察方法:幼儿喜欢观察,但却不知如何科学地观察。
二、课题研究的主体内容
根据幼儿观察的特点我们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促进其观察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1、掌握幼儿观察能力的发展规律,取得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主动权。
2、有效地对幼儿进行引导、启发、鼓励,创设良好的观察环境以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
3、教会幼儿的观察方法。
4、通过多种形式的观察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接触各种事物,观察各种现象,丰富其认知。
5、在幼儿园里形成良好的观察氛围。
计划通过大约一年时间的实践研究,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发言稿《课题开题报告会发言稿》。
三、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和措施
第一阶段:20xx年9月准备阶段
今年9月份主要进行相关的调查和准备工作,设计好调查问卷并发放、回收、整理和汇总,解决教师在指导幼儿观察时存在的问题、寻找大班幼儿感兴趣的观察对象、总结最适合大班幼儿的观察方法、创造有利于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环境和氛围,最最后使之之量化成详细的数据在文本中呈现 。
第二个阶段:今年10月——20xx年5月行动研究阶段。运用教育实验法、行动研究法、亲身体验法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会幼儿观察事物的一些方法,日常生活中创造机会,培养幼儿勤于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创造有利的观察氛围,让幼儿学会有目的的、自主全面的、细致的观察事物的能力。随时进行材料的收集,分析,并将行动前行动后进行及时对比分析,及时总结形成有利于知道我们以后工作的基本成型的文本材料。具体将从以下方面开展研究:
a、 从“兴趣”入手,引导幼儿乐于观察
观察的前提是“注意”,但幼儿期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只有对某事某物产生浓厚兴趣才会集中,即观察往往受兴趣支配。因此,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美国学者杜威认为:“兴趣是刺激儿童学习的最好形式。
1、 捕捉孩子的兴趣,引导观察
幼儿天生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其实在大千世界中有无数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只要我们观察、倾听就会发现。因此,我们要把握时机,正确引导幼儿去观察,去发现。
2、选择适合的观察对象,引导幼儿乐于观察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我为幼儿多选择色彩鲜艳、新奇、活动等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作为观察对象。幼儿对这些喜欢的东西常常没有成人指导下自主的去看看、摸摸、碰碰等观察,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各种感官。事实上,只有把各种感官都调动起来,才能更正确、更清晰、更完整的去观察某一事物。因此,我们要选择适合幼儿的对象积极引导运用各种感官参与,全面观察。
b、 教会幼儿观察方法,培养幼儿善于观察
有了观察兴趣,还必须在观察方法上加以指导。孩子并不是天生善于观察,幼儿的观察条理性差,如果孩子不会用正确的方法观察事物,而是东看看、西瞧瞧,就会把要观察事物的重要特征遗漏掉。不但达不到观察目的,还会形成不良观察习惯。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会幼儿观察事物的一些方法,让幼儿学会有目的的、自主全面的、细致的观察事物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在理论引领下我将尝试以下几种较适合幼儿的方法,让幼儿将观察运用于自主探索活动中。
(一) 顺序法
顺序法指以一定顺序来进行观察。有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从上到下、从明显特征到不明显特征等等。
(二) 比较法
比较法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或现象比较他们不同点和相同点,让幼儿进行分析、比较、判断、思考,从而正确细致、完整认识事物。
(三)反复观察法
对于某一动作可让幼儿进行重复观察,这种方法可以强化幼儿大脑皮层形成暂时性的联系,并能使各个暂时性联系之间相互贯通,逐步形成动作的连贯一致。反复观察能形成幼儿对事物的整体认识,并掌握复杂的难度大的各个环节。
(四)重点观察法
在事物完整的发展过程中,必定有一个环节是主要的。如蚕宝宝蜕变过程中的最主要的环节,这个环节是重点观察的对象。这些训练对培养孩子抓主要问题,抓中心环节,掌握大局都有好处。
(五)定位观察法
对于大班的幼儿可以通过定位观察来培养兴趣,如引导幼儿读书,教师可以给幼儿做示范,让幼儿从正面反复观察,还可以幼儿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种方法能引导孩子对读书产生更大的兴趣。在培养幼儿观察方法的同时,还应引导幼儿在观察中积极思维,把观察过程和思维结合起来。
( 六) 追踪观察法
追踪观察法是指让幼儿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变化和发展进行间断性的、有系统的观察,使幼儿了解其生长变化和发展的全过程,从而形成完整的认识。
c、 创造各种观察机会,培养幼儿勤于观察
观察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日积月累的。因此,日常生活中要创造机会,培养幼儿勤于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1、 开设各种观察角
如:饲养角、种植角、阅读角等让幼儿的周围始终存在观察的内容。氛围轻松自由,让幼儿快乐的观察。
2、 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观察时机
如:秋天树叶的变化;燕子南飞;冬天的雪;夏天的雷、闪电等。让幼儿学会留意和发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 组织专门的外出观察活动
就是让幼儿走出校园,开阔视野,激发关心周围事物的兴趣,积累生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