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体会 > 心得体会

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时间:2021-10-01 04:06:54 收藏本文
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1

时光如梭,转眼就到了xx年的暑假了。伴着暑假的到来,就意味着我们已经在大学里学习一年了。这一年,收获颇多。这一年,让我圆了孩提时的梦想——上大学。这一年,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大学生活,并让我深刻了解到了“不经历大学的人生不算完美的人生”这一句话的意义。

大学是一个相对自立的生活学习环境。在这里,没有老师的督促,有的是学生们互相的攀比和帮助;在这里,没有固定不变的死知识,有的是探索和实践得来的应用知识;在这里,没有条条规定,有的是学生们自律自强。一年的大学生活,让我感觉到“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似乎有点,有点误差。

也许是长大了,也许是大学里的师哥师姐们的影响,我也想在假期打工,来充实自己,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另外,还可以赚点生活费。于是,经亲戚介绍,我就在假期出来打工了。

期末,总是让人忙,不管是平时学的好的还是相对差一点的,大都在自习室或是宿舍里拼命看书,并不是说我们平时没有努力,没有学好,毕竟是期末嘛,检验我们这学期的时刻就要来到了。我在紧张复习之余,还在考虑暑假打工之事。我准备考完试就走,先不回家了,干够一个月后再回家,不但打工了,还能有时间回家。在打工期间,不管发生什么事,都尽量不回家,不改变原定计划。

考试如期来临,计划也一点一点来临。7月15日计划开始实施。一路颠簸,我来到了本溪市桓仁县雅河乡。一路赏山赏水赏人情,满眼的绿色,扑鼻的瓜香,蜿蜒的公路伴着同样蜿蜒的河水,令我赏心悦目,再加上马上就要实现我的计划,竟忘记了颠簸与疲惫,欣然前行。

其实,出于无聊,在高考之后的那个夏天里我就来过这个地方干过活了。熟悉的山,熟悉的水,不熟悉的桥梁(因为照去年多修了好多)和陌生的工人,让我有了像是回家了的感觉但又有点生疏。简约的宿舍,窄窄的床铺,和那水分较多的伙食,立刻让我知道了在外打工的不易。熟悉了各位领导之后,我就要开工了!

也许是为了抓工期,也许是为了交叉作业,这里很容易有晚班。尤其是路基组,刚到的那个晚上,他们就用大功率的推土机回填,而施工位置恰恰在离我们宿舍不足十米的地方,一夜的轰鸣啊!再经常有夜班的就是混凝土组了,晚上打灰(即是浇注混凝土,工人前辈们都这么叫,我也就随俗了)似乎是常事,这个的原因我没打听到,也许是出于对温度和阳光的考虑吧。恰巧,我刚到的那晚,这面回填,那面打灰!好像是约好了似的,等到我们木匠组等起床吃饭的时候,他们都停了,都干完了!刚好我们在这时候起床。要说的是,我在学校时一般都在早上7:00起,感觉那还挺早;而在这,4:30!第一天起简直就是挑战!但我来的目的就是锻炼自己,所以我这样鼓励我自己,硬是起来了,还和他们一起吃了在学校时很少吃的早饭。也许,我达到了我的目的。

第一天上班,早已准备充分,工作服,胶鞋,手套,这些装备可是平时在学校里穿不到的。我今天的任务是与另外一名工友一起养生。养生,就是在浇筑完混凝土之后用尼龙布(或其他吸水材料制成的布料)将混凝土盖住,然后在其上浇水,以防止混凝土因过快蒸发而产生裂纹,影响承受力。一般养生期为七天。所要养生的这个桥面是一个e字形的互通桥。它既有弯度,又有一定的坡度。所以对它养生就容易了许多,只要将水管放在高处让水顺势下流即可,然后再拿着水管检查一下是否有干燥的地方,确保处处都有水分。就在去尼龙布的过程中,我就发挥了想象。因为尼龙布的宽度有五米,其重量并非两人所能抬起。于是我就取了两辆推车,一人一辆,分别作用在尼龙布的两端,我二人一起用力,发动了我们的“运输车”。向右转弯,则右面的停下,左面的前进;向左转则相反。上坡时则一齐用力。因为路面还没有回填到桥面的高度,所以要把尼龙布搬到桥面上又是一难题。此时,我就想起了杠杆原理,将两根木棍斜放在桥面与路面上,再把尼龙布从推车卸到两木棍上,最后,我二人再抬起木棍,直至没过头顶,尼龙布顺势滑下,滑到了桥面上。就这样,笨重的尼龙布就被我们二人抬到了指定位置。那位工友说,不愧是大学生啊,脑子就是好使。

像这样需要动脑的工作有很多。有些时候,领导们就只给我们下任务,具体怎么做就不管了,说那是我们的事,连这都干不好还出来打什么工。有的工作确实很难做,他们根本就不考虑。于是,智慧就在这时候体现出来了,只要是不上天,不入地,只要领导吩咐,我们工人就能想出办法来解决难题。也许,领导们早已知道压力越大动力就越大成绩也越大这个道理,才给我们出“难题”了。不过,我觉得最难的还是跟着测量的师傅们干活了。

测量,就是利用一些精密仪器来测量、计算出桥体的各个部位实际所在的空间位置,这些仪器主要包括水准、塔尺、全站、棱镜、经纬仪等。我所在的工地,以前四种为主。水准是测量高度的,与塔尺配合。全站是测量空间点在地面的投影位置的,与棱镜配合。再加上设计的图纸,就可以知道桥啊、路面啊该修在什么位置了。

有几天,我被派去帮忙测量。开始,师傅只是让我拿拿仪器架子,听说我是大学生,就让我也试着学习使用这些仪器了。期间,我没少挨批评,因为毕竟是初次接触这些东西,之前的实验课业没有类似的仪器,所以总是会笨手笨脚的,所以就挨批评了。但是,越是说我笨我就越是努力去思考,去体会领悟。前进之心怎么会因为几句批评就退缩。经过我的学习,了解到一些知识,如下文汇报。

水准是用来测量高程的。在最初选建设地点是会留下一些已知高度、位置坐标的参考点,在测量时称它们为后视。比如在测量路缘石该砌到什么高度时,只要将水准仪架好,把塔尺竖直放置在后视点上,通过水准仪读出数据,在把塔尺竖直放置在准备砌路缘石的位置上,读出数据,因为后视点的高度是已知的,就可以通过计算相对高度,再加上设计图纸,从而计算出路缘石砌在什么高度了。全站仪是用来计算地面位置坐标的。棱镜竖直放置在已知或未知的点上。全站仪可以发射特定的不可见光,而且可以利用重力、磁场等测出自身与南北的偏角,通过反射回来的不可见光反映的全站和棱镜间的距离,就可以计算出位置坐标了。水准与全站配合,即可测量出空间的位置坐标了。在架水准时,水准上有像实验课时用的仪器一样,有一个水平泡,只要通过调节到水平即可。而全站,在通过已知点测量未知点时,就要架在特定地面位置,只能上下可以移动,而左右不能有误差。所以在架时就有一定的难度了,这也就是我被批评的主要原因了。所以,每当吃完晚饭,这是全天唯一空闲的时间了,我就去师傅那里,偷偷的练习架仪器。有几次还被发现了,他只是笑笑,问我在哪里念书。他说,现在的大学生,放假在家的是少,但在外打工的就不多了。会读书的不少,但肯吃苦的就不多了。像他那样每天都会训我,但还有上进心的,真是少了,所以就问问我在哪里读书。

在这一个月里,我还发现了不少以前从不知道的知识。在这里,让我知道了什么是钢筋混凝土的时代。不说别的,就说桥面,在铺完箱梁之后,就在上面铺上直径12mm的螺纹 ……此处隐藏12629个字……天。来的是一位在Xx乡卫生所支医的一位漂亮湖北姐姐,她也就比我们大三四岁的样子,就像学姐一般。她在Xx乡已经两年了,再有两个月她的服务期就满了。我们都很敬佩她可以在这么艰苦的地方坚持两年。她和我们说,一开始也会有很多怨言,也会想不开,也会有想回去的时候。但是后来在这里看到这里的农民的辛苦,看到他们因为生病而难过的样子,再加上自己的生活目标的慢慢明确,心也就渐渐定下来了。我觉得她让我们学会很多,我们下乡7天的时间都会觉得这里艰苦,而她在这里生活了整整两年。她又不是当地人,语言上也不通,家人,男朋友都在深圳工作,并且也一直叫她到深圳工作。她可以说是顶着对家人的思念和家人对她的埋怨在这边为村民们工作。我觉得她的信念真的值得我们敬佩。一个人的精神境界永远不是看他有多少能耐,而是看他有没有把这些能耐最大化。

目前我们都还是没有走出校门的学生,我们总是有着很多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正如我一般,我是大一的学生,我总想着自己在毕业后能够在那些发达的城市大展拳脚,心比天高。我觉得这没有什么不好,我一直把这种想法归为是我个人的上进心。但经过这一次的座谈,我似乎悟出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每个人都是积极向上的,大家都希望自己可以在繁华的地段工作,享受高的待遇,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懂得回报社会将自己的光芒在贫穷的地域散开的人,则是无比高尚的。“三支一扶”就是一个很好的政策,让更多的大学生能够拥有这样发光的机会。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的。七天的“三下乡”很快就过去了。回去后很多同学都问“三下乡你收获了什么”,我想说的是“有些事情只有去体验后,才会懂得,有些收获不在终点,而在过程”。

作为大学生志愿者,我所做的都是力所能及的事情。此次暑期“三下乡”活动,在这个充满明媚阳光的夏季,我们在Xx乡尽情地挥洒自己的热情和汗水,虽然短短七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已悄然而去,但这过程中所带给我们的经验和回忆却是历久弥新的。

在“三下乡”的锻炼中不断成长,不断思考,充实自己,我们收获快乐,收获成长,收获许多我们从未有过的经验。我懂得了如何奉献,懂得了团队的重要,懂得了今后在成长和前进中要做些什么,该做些什么。

我很幸运能够参加这次“三下乡”活动,我们经历了,走过了,收获了。这次“三下乡”活动让我感受颇多,既增长了见识,同时也学到了许多东西。人就是要在不断探索中与追求中获得进步,只有亲身经历了才知道其中的苦与乐。这短短的几天将成为我心底美好的回忆,在这一次Xx之行中,我们了解了Xx的新农村建设以及更深入的了解了“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的现状问题。我在此要由衷的感谢淳朴的Xx乡人民,他们给了我们这次成长过程中的经历;感谢一起和我下乡的同学们,是他们让我看到了真正的互相照顾互相帮助的真情。同时也真诚地祝愿Xx乡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

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10

面对还有一年就要出社会实习的自己,这个暑假也开始激起了出去闯一闯的想法。这是个难得的假期,因为在这段时期里我们可以做很多自己想做但平常又没有时间做的事情。大学的第一个暑期里,我希望能与以往有所不同,抛下身份一个人去打拼,我不想总当温室里的花朵,被别人呵护着,我想要独立一下下。这是一种磨练,对我而言,想看看自己一个人是否有能力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靠自己的双手双脚和大脑生存,同时我也想亲身体验一下生活的酸甜苦辣,更为重要的是想知道在象牙塔里学的东西是否能帮助自己闯关,是否能被社会所用,而自己的能力是否能被社会所承认。因为在中国的教育里,我们学的都是理论知识,真正用到的却不多。理论加实践才是最科学的学习方法,而且能在社会上实践所学,这才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我们的最初。想通过这样的一次实践,在社会这个圈子里找出自己的不足与差距所在。

那么我的社会实践活动就从我拉箱上车去深圳的那刻拉开了序幕。一个人的旅途,很孤单,也很勇敢。我知道那是我的选择,不后悔!穿着整齐的、正常的衣服,满怀希望与渴望,开始了找工作的征程。一开始我对自己的期望很高,要求也还蛮高的,想想怎么说我也算是个半大学生,找好点的工作应该是小kase的事,而且朋友也蛮多的。可是当我去面试工作时,我才发现,我错了,我极大的高估了自己,这根本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跟他们比,我真的问题多多。。。

找暑假工或是已招满。我去过好多像星巴不克、肯德基、麦当劳等等的店里面试,那时候面试的人挺多的。当人事部的人出来要人时,他们宣布了一个几乎让我落泪的要求,就是不找暑假工或是已招满啦。我当时真是气愤极了,暑假工怎么啦?为什么不要暑假工?招满了的话干嘛还贴着招工还那么显眼。。。真的无法理解!我曾尝试隐瞒自己学生的身份,去应聘咖啡厅工作,他们给了我填完一张表,然后问了些问题就对我说等通知,就让我走了。我心里清楚这样的情况意味着我已经被淘汰了。

第一、证件不齐或是要求怪异。我曾经去面试一些大小厂像雅达、创力士、基达、永威、雷诺工业区、新力等等。他们的要求各不相同。像雅达就是因为我证件不齐,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像什么未婚证、居住证、健康证、毕业证。。。甭说,有的没的都没听说过。像基达,要80后的,要不就是要熟手,那不就是要有经验咯,晕死。。我都不符。想想新力,现在我都想笑咯!那厂有身份证就可以了,可是它竟然不要90后的,我更晕,真的是彻底崩溃。。这里我知道了,我缺少的正好是人家所具备的,被淘汰一点也不奇怪。

第二、竞争太激烈。深圳算是繁荣的城市,人才多自然不在话下。每每有招工的地方就是人山人海。再者像快餐店、ktv、茶艺园这些地方有些要求要会讲白话,我是听得懂点啦,可是并不会讲。所以自然而然的被淘汰的事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是我在深圳找工作时遇到的问题。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里,除了打击,最重要的是收获了很多经验,当然还有很多值得我该去思考。

主要体会:

这次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在这个社会适者生存,面对一次一次的打击,挣扎了很久,也想了很久,最后我选择了回家。虽然这次计划失败告终了,但是对我而言,它仍是一段不可抹去的经历,是一笔不可缺少的财富。首先,我在找工作的时候,融入了这个社会,第一次体会了头顶烈日、走街串巷、一次次被拒绝甚至一次次被打击的滋味。我开始反省自己,是我要求太高了吗还是我还生活在城堡了,根本不懂得生活是什么,生存又是什么、、、从小他们就对我说,读书的孩子才有出息,当时也觉得大人说话都是可信的。可是现在我不这么认为了,大学生又怎么样,高学历又怎么样,没有经验,没有能力,没有技能,不了解社会的需求,只懂理论有什么用,没用!这次实践,收获最大的是得到了很多经验,也懂得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我不觉得这是一次失败的实践,至少对我自己来说,它很宝贵,人生的很多第一次在这个酷热的夏期里出现:第一次一个人坐长途汽车、第一次一个人出远门、第一次找工作、第一次面试、第一次租房子、第一次会为怕没钱吃饭、第一次感到生活的不如意,第一次体会到了打工者的艰辛打拼、第一次那么奔波、、、我很庆幸,为我的勇敢、坚持!

这就是我在深圳的实践经历,我知道它不是一份合格的实践报告,但我确信它对我而言,已经是一份完美的答卷了。

《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