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体会 > 心得体会

《优秀是教出来的》心得体会(通用5篇)

时间:2021-10-01 02:06:52 收藏本文
《优秀是教出来的》心得体会(通用5篇)

《优秀是教出来的》心得体会(通用5篇)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是教出来的》心得体会(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优秀是教出来的》心得体会1

身为一名老师,从前如果有人问我:“优秀是教出来的吗?”我可能会考虑再三而不敢回答,但看完了这本“优秀是教出来的”之后,如果还有人问我相同的问题,我会很坦然地回答:“当然,优秀绝对是用心教出来的!”风度是可以培养的、礼貌是可以教的、人品是可以训练的。一个好老师可以教出一批优秀的学生来,不过身为教师要很努力,而且后面还要有学校和家长的支持才行!

我们经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在书中,作者列举了五十五个教育的细节,从餐桌礼仪到积极心态的培养,从学习、生活到学会感恩,内容涵盖了青少年成长的方方面面。这些细节看似平常,却为了竖立孩子一个正确的人生方向。其实这些细节班规和我们现在教学所要求的都很相近,只是近几年来教育观念的变化,有些人认为不用太注重生活礼仪、班级常规和服装仪容,只要给学生多一点自由的空间。但我们要让家长和学生知道,在美国的校园是很自由开放的,还是那么强调学生是要被管理的。

克拉克认为:“孩子当然要管,生活小细节更要管”、“如果不管孩子,一开始孩子也许会喜欢你,久而久之就会变得不尊重你”、“孩子喜欢有所适从,喜欢有个权威人物”。这些规则并不只是要让孩子循规蹈矩,更重要的,是要他们为离开教室后的人生做好准备。因此所谓的“克拉克大惊奇”是:学生其实是不喜欢放任无约束的,他们希望有人管,愿意被管,不过这个人必须让他们心服口服,而真心与学生相待,我相信,每一位老师都可以成为那一位让学生心服口服的人。

  《优秀是教出来的》心得体会2

《优秀是教出来》作者是罗恩.克拉克: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人,1995年起执教,2001年赢得年度迪斯尼美国优秀教师奖。作为成功的教育者,作者在书中没有谈及如何教书、如何分析教材、如何准备教案,而更像是在谈论如何为人处事、接人待物。他从自已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了,涵盖了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从“在电影院看电影时要保持安静”、“全班同学一起朗读的时候,要全神贯注”、“不许盯着正在受批评的同学看”、“打喷嚏时要捂住嘴巴”……凡此种种,无不是学生学习、生活中最普通最常见的,而又是最可贵的素质和修养,这些内容完全来自于作者对教育细节的思考,行文平实、自然,举例翔实、真切,同时又表现出作者独特的教育见解。

在本书中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生动形象,作为读者丝毫没有感觉枯燥乏味,相反感觉作者所描述的就在我们身边,亲切自然。每一个教师肯定都接触了很多的“问题”学生,虽然我们对他们花费了比一般学生多好几倍的时间,但是他们一直是我们头疼的对象。正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碰到拖拉作业和不做作业的孩子,如我班里的刘威、郝龙龙等,面对这些孩子我们甚至会毫无办法,把家长叫来,苦口婆心的劝说都无济于事。克拉克先生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做出了更人性化的行为。他告诉学生们,如果某个晚上他孩子们觉得功课太多了,欢迎他们提出来。只不过他们必须用这种方式表达—语气充满尊重、绝无抱怨和牢骚。其实当孩子们对每一项作业都抱怨、每一件应该完成的工作都充满了逆反情绪时,他们首先就不会去认真的完成这些任务。

书中讲述的55个细节确实常常被人们忽略,而正是细节创造了奇迹。书中提倡对孩子要从小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一举一动中体现出尊重孩子、宽容孩子、赏识孩子,并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克拉克制定的55个细节,大多不是对学生学习方面的要求,而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处世事,如:待人接物要有礼貌、要注意公共环境卫生、要懂得生活情趣、要有团队精神等,而这些要求可以说是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一般要求,我们每个教师几乎天天都在学生耳边重复同样的要求,而学生往往我行我素。常常听到部分教师发出这样的感慨:学生不听话、现在的学生怎么这么难教?是什么让克拉克在我们发出感慨地同时自己却让教育变得轻松愉快?那就是“距离”,与学生的“距离”,与学生心的“距离”,克拉克他充满对学生的“爱”,是爱心、耐心与恒心让克拉克与学生之间没有了距离,与学生建立了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

在读完《优秀是教出来的》一书后,我对此有了深深的理解。克拉克先生以爱心为基础,在平凡中创造了教育奇迹。如果我们教育工作者都立足于平凡,在与学生的日常相处中传递我们的爱,用足够的耐心和恒心去面对孩子们,相信我们的学生也会如书中的孩子们一样,会为教师的真情而感动,从而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成为一个个“优秀”的孩子。

  《优秀是教出来的》心得体会3

一、一位教师朋友送了本《优秀是教出来的》的书,我信手翻开第一页,慢慢地读了起来。

“一位风趣幽默的“麻辣教师”不仅“征服”了一群又一群调皮捣蛋的“问题学生”,而且还在短时间内把他们调教成了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真有那么神奇吗?我心里想,我也学几招吧,就迫不及待的往下翻看了起来。越看越是被克拉克先生的真诚、执着与睿智所感动。他的55条“规矩”,可称良好教育必不可少的55个细节,抓住了生活中的点滴,训练孩子们懂得尊重、创新、感恩、诚实、礼貌……这些品质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太重要了,比会做一道题、会写一篇文章重要千倍。其中相当的一部分如:“眼神沟通很重要”、“全神贯注来读书”、“回答问题要完整”、“完成作业不拖延”、“公共场所须安静”、“课堂秩序严要求”、“排列队伍快静齐”等学习上、班级管理上的细小之事我们都非常熟悉,平时我们也是这么要求学生的,但是,还有许多小节,如“真诚祝贺获胜者”、“主动询问表关心”、“上厕所,讲公德”、“人在窘境莫旁观”、赞美之词挂嘴边”、“吃东西,莫贪心”、“主动帮人捡东西”等却是我们平时比较忽视的方面。可往往是这些我们忽视了的细节,对于我们培养学生成为有素质的人、高尚的人有着重要的意义。这55条细节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不仅适用于孩子们,其中的绝大部分都适合每一个人,包括我们这些老师。一个人的性格、学识、修养等等正是决定一切成败的关键。想让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修养,崇高的思想境界,高尚的道德品质,不是一味地反复灌输“大观念”、“大道理”能实现的,也不是逮着错误就训斥学生就能达到目的。高尚的道德,文雅的谈吐,端庄的仪表,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位教师他不但想到了每一个细节而且想得周全细致,惩罚得当,张弛有度。既对孩子严格施教,又用爱心和热忱赢得了他们的爱戴和尊敬。这些,能让学生终身受用的小节,正是对细节的管理!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这本书中一个个鲜活的实例让我感到:优秀是教出来的,是细节的教育。

二、教育需要爱心、恒心与责任在我们的课堂上:

我经常为学生们不 ……此处隐藏1836个字……系上你。我把这种态度也带进了我们班,把我的电话号码给了学生们。

我希望学生们在学校里有安全感,也想让他们把我当成在必要时会为他们而战的人。

我想如果我是学生,知道有人在我受欺负的时候会为我而战,我也会感到很宽慰的。

我想让他们知道,只要我在这个班,就会保护他们。无论何时,只要我知道他们受到了学校里其他学生不论何种方式的欺负,我保证不会让这种状况持续下去,我会把它作为头等大事来处理的。

随感:克拉克的第28条规矩“遇到难题找老师”和第48条规矩“遇到麻烦找老师”都说的是要给予学生安全感。可见,克拉克深知,要赢得学生的爱戴、尊敬和信任,给予学生安全感是多么的重要。

我似乎看到了我自己的影子。想当年,我做班主任的时候,也决不容忍我的学生遭校园“混混”的欺负。我会找那些人算账,让他们知道只要他们找我学生的麻烦,我一定会让他们的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

xx年,我的一个学生遭人欺负,班上几个男生于是联合起来将那个人堵在厕所里狠狠教训了一番。我先是装作不高兴地警告了他们,批评了他们,说以后遇到类似事件你们不要擅自行动,应告诉我由我解决;最后蜻蜓点水般地肯定了他们的团结——不过说实话,我心底为他们的行为而骄傲!

十、反复训练:第33条规矩“记人名,需用心”里,克拉克写道:“我们进行了大量诸如此类的情景对话,让学生们做了足够多的练习。”

随感:克拉克的55条规矩最后能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很多都是通过持续的、不厌其烦的随时提醒和强化训练造就的,比如第54条规矩“抓住现在这一刻”,克拉克说:“这个论点,我的学生每年大概要听上一千遍。”

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习惯,我们要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而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十一、善于观察:孩子们在穿过校门口的时候常常拥堵在一起,过餐厅门的时候,自己过去后就不管身后的门了,门常常会“砰”地打在后边人的身上。我对这种现象观察了几个星期之后,就知道我必须要对学生们说点什么了。

随感:如果缺乏观察力,我们就会错失教育的契机。克拉克的55条规矩,绝大多数都来源于他观察后思考的结果。教育细节源自细心观察。

十二、决不让步:学生们开始站队的时候,他们有的说、有的笑,四处分散着,连有秩序的边儿都挨不上。我想我必须做点什么了,我要求大家的队列要站得特别棒,而且不得有一点声音,做到了才能去吃饭。很快我就知道我们确实要在这里站上一会儿了,因为没有一个孩子意识到我警告的分量。我告诉他们只要有谁说了一个字,所有人都要在吃饭前在这儿多站整整一分钟。这时,一个女孩儿说道:“干吗?”我说:“要多站两分钟。”有一个人嚷道:“赶快闭嘴,我饿了!”我说道:“好,又多了七分钟,我还没把缩写的两个字算进去呢。”大概30分钟之后,食堂的负责人布里利太太来找我们,她坚持要我们按作息时间表行事,她大概认为我一定会改变主意的,但我始终没有让步。最终当大家排着队进饭厅的时候,已经整整迟到了45分钟。

随感:接手一个纪律涣散、不守规矩、难以管理的班级,克拉克就是这样打出第一拳的。精彩的一击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也为他日后游刃有余地驾驭班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知道,今天我若想证明我能控制住这个班,首先就必须让他们排好队。”“时至今日,我可以保证我们班外出时,总能保持良好的秩序。”

十三、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这些学生知道他们不能因为别人的挑衅而做出激烈的回应,因为如果让我知道的话,我对他们的惩罚将比做错事的人更加严厉。

十四、孩子们喜欢与众不同的、不寻常的事情,通过“作秀”,你不仅可以强化孩子们守规矩的意识,还给这些规矩添加了一些独特且让人难忘的元素。

十五、作为一名教师,我必须经常坚持己见。当其他人有不同的观点时,我不得不面对一场又一场的冲突。

随感:校长可能不一定发自内心地喜欢克拉克式教师。领导喜欢下属服从命令。

十六、无论我们面临的问题严重与否,他们从来不会表现出消极和不满情绪,或者达到失控的地步。

随感:仅从这一条规矩来看,克拉克确实是一位好好值得学习的好教师。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能坦然、乐观面对逆境,对一个人来说,这是多么可贵的品质!

十七、你不能因为出了错,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你必须振作精神,从错误中汲取教训,然后继续前进。

随感:读到这一段话,我立马觉得精神为之一振。我表面似乎强悍,内心实则虚弱。

十八、我反复跟孩子们解释,即使有时讲实话会遇到一点小麻烦,但还是值得的,说明你良心未泯。我告诉他们讲实话非常重要,因为此举能赢得别人的尊敬和信任,而这两种荣誉应该伴你一生。

我总是奖赏诚实的行为。有时候学生做错了事,我并没有批评他们,因为他们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我认为,这一点是最重要的。

  《优秀是教出来的》心得体会5

在假期中,享受着暖阳,随手翻出了一本名叫《优秀是教出来的》的书。看到这个名字,脑子里浮出的第一句话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其实有很多人都不赞同这句话,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老师只是作为一个引路人,成不成,优不优秀还在于个人。那这篇优秀是教出来的,又是如何论述这个问题的呢?本着这样的疑问,伴着绿茶的清香,我翻开慢慢阅读着。

出乎我意料的事作者罗恩克拉克先生并没有在文章开始狠狠的去论述自己的观点,而是缓缓的描述教学场景,所有的画面都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对啊!那些优秀孩子所表现出来的说话先要讲礼貌、主动询问表关心、坐公车要给老人让座,见到老师问声好,上课认真,完成作业不拖延等这些不都是我们老师平时经常强调的吗?书中没有长篇累牍的大道理,有的只是些微不足道的小细节。其实孩子就是一张白纸,该由我们教师和家长一起绘画出不一样的风景,这便是教出来的优秀。

把这本书读了一半,突然读书了作者的用意,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他们都是可爱优秀的,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怎么把这种优秀延续,我想离不开我们的耐心和爱心。不管再怎么邋遢的孩子只要我们坚持的让他养成讲卫生的习惯,注意他的每一个细节,我想,总有一天他的衣服会干干净净。再怎么调皮的孩子,总会被我们的耐心所改变,成绩再差的孩子,多一份我们的关注,也会有不一样的成绩……只要有心,孩子们会给你无限的爱。每周都能看到孩子们不同的变化,细微,单纯。其实孩子们要的很简单,就是我的信任,我的陪伴,我的鼓励,我的耐心,给予他们这些,他们会回报我所有的他认为最珍贵的东西,同时也在慢慢的变优秀。我可爱的孩子们他们会在我比赛时给我加油打气,他们会像大人一样说:“肖老师,我信你,没问题”,他们会在我比赛完之后会说:“你是最棒的”。他们给予我太多,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的骄傲,这或许就是作为教师所独有的幸福,便是自己交出来的那份优秀。

如果我们和克拉克一样,在与学生的日常相处中传递我们的爱,用足够的耐心和恒心去面对孩子们,相信我们的学生会为我们的真情而感动,从而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成为一个个“优秀”的孩子。

《《优秀是教出来的》心得体会(通用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