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体会 > 心得体会

《于丹〈庄子〉》心得体会

时间:2021-10-01 02:06:13 收藏本文
《于丹〈庄子〉》心得体会

《于丹〈庄子〉》心得体会

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于丹〈庄子〉》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于丹〈庄子〉》心得体会1

在去年国庆7天假期里,央视《百家讲坛》栏目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连续7天讲读《论语》,事隔4个月后《百家讲坛》的镜头前又再一次出现于丹老师,为观众们讲读《庄子》。于丹,一名普通的大学教授,以流利的口才,渊博的学识,以及对古典文学的洞悉及热爱,征服了众多的观众,从而在社会上兴起了一股“于丹风”。正是这股“于丹风”,使生活在纷纷扰扰的世俗生活中的人们,对古典文学产生了更多的喜爱。品读名著,陶冶心境,成为了人们新的生活追求。

庄子,道家的代表人物,一位思想觉悟极其高尚的历史人物。在读完于丹心得这本书之后,更是对庄子这位伟人的心境深感敬佩,但也因没能亲自研读《庄子》这部著作感到十分遗憾。由于生活阅历及知识储备的有限,离想要达到彻底觉悟庄子的思想境界还有一段距离,所以借助于丹老师的心得,体会《庄子》的精髓所在。

我特别喜欢心得中的——本性与悟性。庄子提倡的是一种顺应自然的人生观。人生于自然,长于自然,心也应属于自然。但在这物质日渐丰裕,精神食粮日渐匮乏的经济时代,人们往往为名利所趋丧失了心志。我特别喜欢庄子的一句话“小惑易其方,大惑易 ……此处隐藏4479个字……年的时光应该是美好的,值得珍惜的,不要再抱怨,应该安静和顺应一些。终于到了80岁,人生差不多也走到了终点,这时人会突然之间怅然若失,回想起这一生最宝贵的东西,那一直都没有打开过的梦想,留在了20岁的行囊里,却是再也回不去了。

故事很有意思,蕴含的哲理也引人深思,更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借鉴。人生的前20xx年,大家都是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在老师的督促关爱下度过的,一帆风顺的生活很单纯也很愉快,每个人在这样成长的路上,肯定积累下了自己美好的梦想,对未来的生活也有了圆满的规划,面对社会这更为广阔的舞台跃跃欲试。可真的步入社会,要一个人面对和承担其中的风浪了才发现,原来现实比想象的要残酷的多,到处碰壁的同时,那些美丽的梦想也一个个被击破,化为泡影。一方面是虚无的美丽梦想,一方面是现实的社会压力,这时很多人只能够放弃梦想而面对现实,于是背包被丢下,我们的人生也就走上了另一种轨迹。这也就是庄子所说的人被社会外界所"物化"的一个过程吧。

每个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同时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庄子认为,人的内心应该坚持自己的秉性而不要随波逐流,而面对外在的世界则要通达和顺应,这就是所谓的"外化而内不化",只有这样,我们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才能够安身立命,不被纷繁复杂的社会所左右,从而丢弃掉理想,迷失了自我。

想起保尔·柯察金的一句名言,这也是我们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可以看作一条人生的行为准则,看似简单,实则很难做到。要想实现这一点,要想站在80层楼上的时候不再为遗留在20楼的钥匙而懊悔,这就需要我们从现在开始,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努力工作,用心生活,背着梦想的行囊,努力攀登吧。

《《于丹〈庄子〉》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