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体会 > 心得体会

【精华】家庭教育心得体会集合6篇

时间:2021-09-30 07:05:41 收藏本文
【精华】家庭教育心得体会集合6篇

【精华】家庭教育心得体会集合6篇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庭教育心得体会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篇1

孩子的成长应该是立体的、多方位的、多能力的成长,对孩子的教育也应是立体、全方位式的教育,仅仅依赖学校教育,忽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一种缺憾。

家庭教育既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艺术,又是一项异常复杂的过程,它不仅要求家长有个方面的知识和见识,而且要求家长懂得怎样更好地与孩子进行沟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在求知、交友、做人、自我修养等各方面获得良好的教育,促使孩子把潜力完全发挥出来。教育孩子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事情,也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望子成龙,盼女成风"是普天之下为人父母者最大的心愿。这种心愿从小处看,可以成就一个人的骄傲与辉煌,从大处看,可能造就一个民族的自豪,甚至成为一种文明与进步的代表。遗憾的是,就一些父母而言,望子女成才的心愿却很难实现,下面就我个人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爱孩子,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孩子,与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做父母的要爱孩子,也许你会说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哪个做父母的会不爱自已的孩子呢?但有些父母的爱并不能被孩子接受和认可,我就常常给我懂事的女儿一个个亲切的拥抱,一个个浅浅的微笑,一次次循循善诱的开导,一件件小小的礼物,这会使孩子很自然的感受到父母给予她的爱,也增强了她对父母的信任感,所以我们家长都应该用爱心去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父母与孩子良好的沟通的前提是倾听

父母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学会平等地与孩子交流,静下心来倾听孩子要诉说的一切,哪怕此时你在忙、再累,也要专心致志地倾听,不时地询问:"在学校有什么有趣的事吗?上课时你对自已的表现满意吗?今天你的笑脸又增加了吗?每当我这样问女儿的时候,她总是十分兴奋的向我汇报一切,当她说出自已对事情的看法时,我也会尊重她的意见,与她商量办,给了她足够的信心和自信,我认为这对培养孩子的品格十分重要,倾听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学问。

三、鼓励孩子敢于迎接挑战

当今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所以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敢于迎接挑战的精神,学习上我常鼓励女儿说:你太棒了,真聪明这么难的知识你都能答对,老爸好佩服你啊,她一听就很高兴,而且还调动了她的学习积极性,当她遇到困难时,我不断地给她打气,此时我也会和孩子一起努力,用实际行动感染她,也达到了品德教育的目的。

四、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

在实践活动中,针对发生变化的客观形势运用自已的智力等诸因素进行自我眺控,自我改造,实现主观与客观相融,从而保证实践活动正常进行的能力,自古以来,它就是求得生存的基本能力,今天人类社会迅速变化和激烈竞争的时代,需要人们更强的适应能力,谁的适应能力强,谁就能生存下去,就能更好地发展下去,就能迈向成功的彼岸。

五、表扬是塑造好性格的妙方

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她人的赞赏,孩子当然也不例外,来自父母的赞美会激起孩子内在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感,促使她们进一步强化良好的行为,直至养成好性格,

六、学会宽容和忍让

宽容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能够宽容和忍让别人缺点和错误的人,确实是一个高尚的人,这样的人,便是人世间一道道美丽的风景,宽容更是一种能力,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宽容伤害自已的人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我们的心如同一个容器,当爱越来越多的时候,仇恨就会被挤出去,我们只有不断地用爱来充满内心。用关怀来滋润胸襟,才能让仇恨没有容身之处,宽容不仅需要广阔的胸襟,更需要很高的智慧。

七、遇事允许孩子申辩

申辩也是一种权利,有的父母喜欢那种腑首帖耳"听话"的孩子,父母怎么讲,孩子就怎么做。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了,就会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打骂孩子。不允许孩子申辩,这样不但不能使孩子心服口服,还会使孩子滋长一种抵触情绪,为谎,推脱责任埋下恶根,孩子申辩本身是一次有条理地使用语言的过程,也是父母交流的过程,如果父母能意识地找一些问题来与孩子辩论,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训练。

八、避免把孩子的分数看得太重要

作为父母不要整天盯着孩子的分数,做孩子分数的晴雨表。孩子得了高分就心花怒放,得了低分就心灰意冷。弄得孩子整天心情紧张,诚惶诚恐,无心学习,父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品德培养上,放在创造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上,让孩子将来即使上不了大学,也能够自食其力。

九、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如何教育的父母

家长总爱将教育孩子当成风筝,任其高飞,线绳终端不离手心才踏实,而孩子却愿当只小鸟,渴望飞翔,家再温暖,也总是孩子练飞的首站,而不是她飞翔的天空,不能将其终生关在小天地里,家长的双手不是用来使劲捆绑孩子手脚的,而应该是用来磨练孩子翅膀的。

十、善于发现并培养孩子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从兴趣出发,才能让孩子乐学,现在社会上有种怪现象,那就是小小年纪,大多数孩子要学很多门知识,很多家长不去考虑孩子学习效果如何,好象是学的内容越多,孩子就离成才就越近,完全不考虑孩子是否愿意去学,有没有兴趣,结果造成浪费金钱,浪费经历,更浪费孩子天真的快乐时光,所以我希望父母从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捉孩子的兴趣点,加以引导,然后再给她们的兴趣去点温加油,让她们燃烧起来,这样才会获取更加的效果。

一位知名教育家说得好:"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掌握在执政者手里,不如说掌握在父母手里"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让我们家长与老师、学校共同合作,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来。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篇2

孩子自上幼儿园至今,每一期《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这本书我必订无疑。它已成为我学习‘家庭教育’的良师益友。

它指出了我们诸多的家庭教育误区。像“奖励孩子也会有错误”、“不要说反话”、“别害了孩子”等,都是值得我们反思的。以前,我一直认为孩子听话,顺从父母,就是好孩子,读了“孩子的成长代价”才知道其实不然,我们做父母的爱孩子,就应该让孩子张扬个性,做一回自己。

它教导我们如何教育好孩子。通过一些事例,传授给我们一些教育的方式方法。“肯定与欣赏让孩子动力十足”,“夸奖孩子讲究艺术”就是指导我们如何使自己的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建立良好的自信心;让我们知道夸奖孩子要讲究方式方法,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它还指导 ……此处隐藏5347个字……习班都不上,到最后她居然哭着对我说:妈妈,我觉得我数学不太好,我想补一补,我不想让它给我拉分,它会影响我的成绩。现在,我的孩子上三个补习班:物理,数学,语文。有充裕的时间去写作业,周六会用3-4小时游泳,1-2小时练电子琴。书店门口经常会看见一位妈妈拉着孩子去买书,而我的孩子不用,我从来不会强迫她去做什么习题,到假期时,她会形成习惯一样向我要钱,对我说她要买什么辅导书,然后回来一本一本让我检查,有时剩余的钱她会对我说:我看见一本喜欢的书,就买了,假期时间把它看完。我和她爸爸笑笑了之,不会严厉地批评她,告诉她少看闲书之类的。同学经常问她做多少习题,她说出后把同学吓到了,以为是我在逼她这样做,她什么都不说,笑了笑继续做自己的事情。还有同学调侃她说,林璐娜,你家是开书店的吧?我和她一起大笑。其实,说来说去,我这个妈妈只不过是少给了她一些压力,喜欢以旁听者的身份去观察她的生活,为她指点,可是孩子很自觉,她不需要我指点就已经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所以说,有时,不必要的压力与关心,只会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

孩子在班级是很忙很累的语文课代表,天天收作业批作业,要是其他家长早都向老师反映因耽误学习而撤离职务,这不禁令我想起妹妹家的孩子,花钱

求老师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让他当班长。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所以要珍惜。 孩子认认真真履行着她课代表应尽的责任,也不时回家向我抱怨什么:有人肆意报复她,故意让她出丑。我说:“你该做什么就做什么,管别人对你的意见干什么,你是为自己活的,又不是为别人活的,你就是你,别人是别人。”她什么都没说,但是看她这课代表当得越来越从容。结果到最后家长会她受了极大地表扬,我偏头一看她,她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我心里自然也暗暗为她高兴,可是这不能表现出来,会滋生她的骄傲心理。到最后语文课代表为她带来的麻烦虽不少,但好处也多,在给别人讲题是,她自己也知道了她应该注意哪里,她不能错。这同时也更好地提高了她的语文成绩,有时考不好她会去想:完了,作为语文课代表考的这么差,肯定会被别人笑话的。其实这种自尊心未必不是好事,它会激发孩子的榜样心理。可是还是出了点问题,同学说她课代表当得有“范”了,我笑了,但后来才明白,她对同学有太多的“暴力”行为,让同学们觉得她太强势了,招架不起,我就告诉她:以德服人。到现在她还有点那样,但是比以前强了点,我说,像回事了。我为我的孩子感到自豪,她真正地学会了怎样去帮助别人,学会负责任,学会坚强,坚持,学会面对困难从容,学会认认真真地去做每件事,她在这同时慢慢的成长着。

另外在这里我再推荐点自己的经验:

1.孩子在家学习,家长切莫搞一些娱乐活动,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很重要。

2.不要逼孩子学自己不喜欢的东西,那样只会越学越乱。

3.不要因为孩子试卷上的低分而认为孩子没有出息,每个孩子之间没有智商差异

4.不要把孩子的成绩与其他孩子相比,要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5.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以免上了瘾

6.允许孩子收集各种废弃物,她有她的理由

7.让孩子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

8.不要为了提醒孩子,而总是揭孩子的伤疤

9.不要把当年未曾实现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想让孩子去实现

10.对孩子不要乱许愿,承诺的事情想尽一切办法也要兑现

11.不要当众批评和嘲笑孩子,以免造成心理畸形,失去自信心等

12.不要过分夸奖孩子,以免孩子养成“沽名钓誉”的不良习气

13.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和权利

14.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15.认真地对待孩子提出的正经问题和看法,不要无视

16.随时关注他(她)的进步

17.耐心地倾听孩子的烦恼

18.加强与班主任及老师的沟通和联系。主动向班主任介绍孩子的情况。

我其实并不是什么教育专家,我只不过是换位思考了一下,学会去理解,与孩子沟通。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篇6

小学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最早接受到的正规教育,搞好小学教育,对孩子从小培养崇高地品德和良好地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好的小学教育,可以促使孩子们将来顺利读完小学、中学甚至大学。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关难”,小学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头”,这个头如何开好至关重要,它有时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人生以后走什么样的道路,决定一个人今后的品行如何。

那么,怎样搞好小学生的教育呢?关键应该根据小学生的特征“对症下药”。小学生象春天的花朵,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纯真无瑕,分辩是非能力差,同时有极强的好奇心及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所以对小学生施教,作为家长绝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应善于引导,想方设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做为家长要放下架子,善于和孩子们交朋友,平时少用命令的口气,多用商量的语言,比如可以说“来,爸爸跟你一起想看这到底是为什么”,“我们来一起画画好不好!”等等。因为孩子胆小,如果家长经常教训孩子,势必使孩子产生恐惧感和厌恶感,不敢亲近你,同时还往往产生逆反心理,不但不爱听你的话,就连学校也怕去了。

其次,做为家长,平时要特别注意自己的形象,在孩子面前言行举止不能随便乱来,因为小学生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同时分辩是非能力差,在家里,家长们都教育孩子,到学校后要听教师的话,所以孩子们都认为老师的话永远是对的,老师做的永远都是好事,孰不知,老师在孩子们的心中无形已经树立了伟大的形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成为孩子们模仿学习的榜样,所以在孩子们面前,

家长要像教师一样,言谈举止要文明得体。因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学习榜样,家长在平时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对孩子今后人生道路的成长影响深远。

再次,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要想方设法善于引导,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我们都知道,孩子生性好动、贪玩,正如教育专家所言,只要他们感兴趣的事,他才会真正认真去学,认真去做,自觉地做。否则,对他们不感趣的事,他们死活都不愿去做,赶鸭子上架在孩子们身上行不通。只有善于引导孩子,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孩子们学得更多,平时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编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或有趣的游戏等,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另外,作为一名家长,我觉得要有极大的忍耐力和足够的耐心对待孩子。切莫把工作生活当中遭遇到的烦恼向孩子倾诉,甚至把孩子当成发泄桶,人们常说“六月的天气,孩子的脸”说明孩子们的表情变化无常,经常说变就变,一会儿笑哈哈,一会儿又哭又闹,刚刚还是很乘很听话的,一下子就调皮起来,说什么也不听了。常常让家长无名火生,恨不能伸手就给两巴掌。当然,这时做为家长是不能乱发脾气的,只能不厌其烦地说服教育,最多也只能温柔的说一声“你再这样,我真的生气了”,然后还是耐心地引导,说服。

总之,对小学生的家庭教育,要学会用心去与孩子们交流,即要耐心细致,又要灵活多样,只要我们都成了孩子的好朋友,还怕教不好他们吗?

《【精华】家庭教育心得体会集合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