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体会 > 实习报告

【热门】电子的实习报告5篇

时间:2021-09-30 17:05:47 收藏本文
【热门】电子的实习报告5篇

【热门】电子的实习报告5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子的实习报告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电子的实习报告 篇1

起初,刚进入车间的时候,车间里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呈此刻眼前的一幕幕让人的心中不免有些茫然,即将在那里工作3个月。第一天进入车间开始工作时,所在产线的线长、技术员给我安排工作任务,分配给我的岗位是炉后目检,我按照技术员教我的方法,拿起电路板开始慢慢学着识别各种不良现象,在是识别的同时注意操作流程及有关注意事项等。毕业实习的第一天,我就在这初次的工作岗位上目检产品,体验首次在社会上工作的感觉。在工作的同时慢慢熟悉车间的工作环境。

作为初次到社会上去工作的学生来说,对社会的了解以及对工作单位各方面状况的了解都是甚少陌生的。一开始我对车间里的各项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及工作中的相关注意事项等都不是很了解,于是我便阅读实习单位下发给我们的员工手册,向产线上的员工同事请教了解工作的相关事项,透过他们的帮忙,我对车间的状况及各个岗位等有了必须的了解。车间的工作实行两班制(a、b班),两班的工作时间段为:早上8:00至晚上8:00;晚上8:00至早上8:00。车间的所有员工都务必遵守该上、下班制度。

(2)摸索过程

对车间里的环境有所了解熟悉后,开始有些紧张的心开始慢慢平静下来,工作期间每一天按时到厂上班,上班工作之前先到指定地点等待产线线长集合员工开会强调工作中的有关事项,同时给我们分配工作任务。明确工作任务后,则要做一下工作前的准备工作,于是我便到我们产线的工具存放区找来一些工作中需要用到的相关用具(比如:放大灯、镊子、标记笔等)。在指定岗位上根据员工作业指导书上的操作流程进行正常作业,我运用工作所需的用具对机器生产出的产品进行认真的目检,并打好标记将其流入下道工序。另外在工作中,机器生产出的产品有时会出现不良(比如:错件、偏移、侧立、空焊、少件、多件等)。出现上述状况时,要及时告知产线线长、技术员,让他们帮忙解决出现的问题,线长、技术员透过对机器的调节让生产出的产品恢复正常,贴合检验的要求。

在工作期间有些产品的不良现象不明显,刚开始目检起来还真棘手,目检效率不高,目检过的产品还会有各种不良流出,很让人苦恼,于是我便向产线上的员工同事交流,向他们请教简单快速的目检方法与技巧。运用他们介绍的操作方法技巧慢慢学着目检各种产品的种种不良现象,从中体会目检产品的技巧并提高自己的目检水平。同时在目检时选取适合的目检角度,也有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在平时工作过程中也要不断摸索出目检产品的有效方法和技巧。有时在目检产品时,对产品是否贴合检验标准不清楚,此时,我便向员工同事学习,向他们请教,另外也能够询问品管(质检员),按品管带给的要求确定产品是否能够过关。

在发生任何异常状况的时候及时向相关人员反馈是我在那里得到的一个很重要的推荐。记得有一次炉温突然降低,炉前没有注意到,锡膏板流到了我所在的工位。我当时只感觉到电路板烫得要命,我拿不手中,便低头去看,原件下面全是灰的(我还没见过锡膏板),出于好奇,我伸手去摸,就在此时,一名有工作经验的同事跟我说那是锡膏板,及时阻止了我。我便向技术员说明了此事,技术员很快调好了炉温,我有把锡膏板拿去过了一次炉。此刻想起这件事我还对那位同事充满了感激之情,要不是她,我还不明白我要惹出什么祸。我也因次得到了教训。

(3)实际操作

经过一段时间目检产品的学习,我对车间产品的加工检验的整个流程已有了一个较详细的了解与熟悉。对有些常加工的产品也比较熟悉了,对不良产品的识别力也有所提高了,目检产品的效率也在不断提高。上班期间,听从线长的安排,理解线长分配的工作任务,在自己的工作区认真地进行作业。当出现一些小的问题和困难时,先自己尝试着去分析,而当问题较大自己独自难以分析出原因所在时,则向线长、技术员、品管反映状况,请求他们帮忙分析并解决。在他们的帮忙下,出现的问题很快就被解决了,我有时也学着运用他们的方法与技巧去分析些稍简单的问题,慢慢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潜力。在分析、解决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使自己的自信心不断增强,对工作的用心性也有所提高。

在所开的机器不出现大的故障的状况下,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尽自己的努力提高工作的效率。尽量让生产出的产品数量到达班产要求的数量,以便完成生产任务。每次下班之前,将自己工作区域内的卫生打扫干净,垃圾放入垃圾袋中并放到相应的位置,把工作桌面和地面上的物品用具收拾摆放好。就这样一天的全部工作资料也就完成了,嘿!这工作任务也较艰巨的啊!

目检经常会出现漏检现象,光靠目检不是个好办法,总会有漏的,要从前工序着手,印刷效果、贴片效果、回流效果等等,还有就是目检人员的检测技能水平培训。稳定优异的贴片质量是十分重要的,质量不是靠后工序的检验来做出来,而是从头开始,存在的问题务必去解决、改善,检验不是增值动作,但它能够监督并督促前面的工序做的更好。所以我经常使用罩板以增强检验效果,统计不良元件分布,在零件位置图重点标示进行检查,我还参加了检验员视觉疲劳的轮调以及培训以尽量减少漏检现象。当然确实机器、印刷只能做那个样貌,也能够在炉前加一道工序,先板子上的缺件、多件、移位处理一下,改善回流过来的质量。

电子的实习报告 篇2

星期一

今天是第一天实训,早上跑完步就早早到核工业设计研究设计院, 这是一个习惯,做什么事我都喜欢先做好准备,要不遇到突发事件时就会措手不了.

早上也没什么事只是把帽子,衣服,裤子,鞋等劳保用品给领了,也没什么好看不好的,实用就行!只是质量不怎么样:做工不是太细,但大体还是能用的.

下午我们专业的同学把焊接车间给清理了, 走的时候看了看,感觉还行,场地比以前想象的好得多了. 只是搬焊件的时候也只有那么几个人在做,很多都在坐着看,但心中也没什么气,反正坐着也是坐着,做做事,活动活动,对身体也好.要不人都要发霉了.

明天就要开始安装焊机了,老师说了,要我们把整个焊接过程都了解,我觉得这样很好,能多知道点东西!

星期二

每次面对新鲜事物时,心中总是充满激情,充满对未知的 了解的渴求.但同时又会有对由新变旧而生厌恶之感的害怕, 以前不懂事的时候什么都喜欢新的,但现在总感觉对"新":不管她是否变旧了,依然喜欢,每天一种喜欢, 每时一种心情. 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对完成一个成功的焊缝还是期望的,但又害怕过了几天就没有激情了,因为每天都在重复,过久了难免会感觉到枯燥无味而生厌倦之感,但什么都贵在坚持,就像跑步一样,只要憋住一口气,心中不放弃,一个劲的往前冲,那么你将会 ……此处隐藏3187个字……来,或许做出来的并不是最好的那一个,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元素在里面,即使普通,也不平凡。虽然这两门课程都只上了八周就结课了,但是却是让我们觉得真正的学到了东西的课程,我们可以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哪方面的能力增强了。这种真的学到有用的东西的感觉让人觉得很安心。

最后两次课学了办公系统自动化的操作,分组、选组长、选定自己的职位、分工合作,忙的不亦乐乎,当然,这也并不简单。从一开始的想自己的组名,就开始纠结了,“战神”、“小时代”等一系列组名都被提了出来,然后又一个个的被否决掉,最后只留下一个。这期间就热闹不断,虽然紧凑,却也还是觉得有所收获,后来在机房,小组成员各自进入自己组长所创建的空间,不段的学习、做任务、赚金币,展开“抢夺金币之战”,也算是真正的在学习中玩耍,在玩耍中学到知识了吧。由一开始的找不着南北,到后来得心应手的操作,有进步,也有欢乐。虽然最后的视频会议因为时间关系没玩多久就中止了,却也因终于完成所有的任务而大舒了一口气。

《电子办公》这门课程教会我们很多常用软件的操作方法,从建立表格到各种图表的运用,从简单的书信制作到ppt的设计,不一定所有老师教过的我们都学到心里并且永不忘掉,但是可以确定的是,通过这个课的学习,让我们了解到了很多我们一直没发现的软件的操作方法,大大简便了软件的运用,也让我们对生活中这些最普通的软件产生了好奇,想要去找出更多的简便操作方法。这是

一个计算机运行的时代,每个人都需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运用基础,有了这样一份好奇心,相信我们会将各类必要软件学习运用的更加自如!

电子的实习报告 篇5

在作业区的安排之下,我在苏6-1集气交接站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实习生活。在此期间,我经历了另外一种生活环境,步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圈子。一方面,我了解了场站运行管理的方式及要求,另一方面对苏6-1站的各种设备,仪表的操作和使用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和理解,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达到了能够独立顶岗的预期要求。

苏6-1集气交接站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审其苏力德苏木境内,地处毛乌素沙漠腹地,位于苏6井区中部。本站是苏里格气田开发评价阶段建设的一座集气站,始建于20xx年4月,当年9月投产,设计压力25MPA,集输能力110万方,随着气田的不断开发,现在设计压力4MPA,集输能力80万方。站内承担着本站及苏6-2,6-3,6-4,36-3站的外贸计量任务,计量后的天然气进北干线或者北三干线输往天然气处理厂或燃气发电厂,站内运用DeltaV自动控制系统,井下节流,井口截断节流,井接串接,井口数据自动传输,井口数据远传,集中注醇,气液分离,氨制冷脱水脱烃,压缩机增压等工艺技术,站内的流程:集气-分离-增压-计量-外输。现在投产井59口,日处理量50万方。本站采用中低压集气、中低压分离、增压外输等工艺,利用先进的DCS数据采集技术,对站内工艺流程的重要的压力、温度、流量、液位等参数进行远传监控,对分离器、注醇泵房、生活间设置可燃性气体检测仪,实现生产的自动化。

站内主要的生产流程:

1、工艺气流程:该站现有进站井组23条,其中承压20MPa的高压集气井组11条,承压6.4MPa的中压集气井组12条。进站井组来气可根据需要选择性的进入单量路和系统路进行处理。两路工艺气分别可以进入1#、2#或3#压缩机,或直接外输,故站内工艺气的流程共有八种不同的方式,为满足外输要求,一般选用如下工艺。

(1)系统路工艺气首先经过高压分离器除去大量的游离水,凝析油以及井口注入的甲醇,分离后的天然气再次注入甲醇,经过氨制冷降温后,进入低温分离器,分离出来的天然气通过高效气液聚结器,进一步脱除雾滴水珠,经过3#压缩机组压缩之后,进入1#,2#压缩机二级增压之后,通过计量至外输干线。

(2)单量路工艺气通过高压分离器除去大量的游离水,凝析油及井口注入的甲醇,分离后的天然气可以直接外输,亦可以进入1#,2#压缩机组经过增压后外输,这视单井来气的多少和压缩机的处理量而定。

(3)西干线及西干线复线来气汇入北干线或北三干线外输至进化厂。苏36-3站、苏6-4站、苏6-3站来气或经过DN1200强吸分离器或进入本站外输总管,经过计量后外输。苏6-2站来气进入分2与系统气汇合,经过处理后外输。

3、站内主要生产设备

(1)分离器:站内有P25MPa,DN500高压分离器一具,处理能力30万方/天;P25MPa,DN500高压分离器一具;P25MPa,DN750低温分离器一具,110万方/天均属于进口设备,主要用来分离采集出来的天然气中所携带的凝析油、污水和其它杂物;P25MPa,DN900低温分离器,110万方/天,出口安装高效分离元件以提高分离器分离效率,要求分离效果达到99%以上,分离后天然气中的雾滴小于20u。

(2)预过滤器:站内有预过滤器一具,属于进口设备。主要是保护气液聚结器的高效过滤效果以及延长滤芯寿命。

(3)气液聚结器:站内有主要是将从低温分离器出来的天然气进行精细过滤分离,进一步脱除其中的微小雾滴水珠,要求出口气体中液滴小于0.1u,总浓度达到0.003ppmw,处理量为110/。

(4)压缩机组:站内压缩机共有三台,属于进口设备。其中1#、2#压缩机是2RDSA-1/G3508压缩机组,由江汉三机厂组装。3#压缩机组是DPC-2804/10.5YKIIEA发动机/压缩机由四川金星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组装。

此外,在苏6-1站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站内超压、甲醇中毒、泄露、火灾、阀门刺漏等多项应急预演,学习并掌握了空气呼吸器、手提式灭火器、推车式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熟悉了多种工具的用途及原理,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实习目标。

经过最近的总结和反思,我认为在实习期间任然存在一些问题。(1)对重要设备特别是压缩机的启停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事关重大,每次我们只能对师傅的操作方法和操作顺序加以分析和理解,并没有更多的机会去亲自操作。(2)对本站的电路系统了解不够,电器设备属于高危设备,一旦发生错误操作,后果不堪设想,因而在实习过程中接触不多,认识不够。

总体说来,在苏6-1集气交接站的实习还是比较成功和愉悦的。一方面掌握了现场的很多设备的原理及操作方法,受益匪浅;另一方面,在实习期间和大家团结以致,和睦相处,共同提高,共同进步,不仅提高了自身的认识水平和专业水平,而且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了场站员工真实的生活状态,看到了一线员工的生活方式,更加深刻的理解了作为一名石油人的酸甜苦辣。

实习期马上就要结束了,然而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依然相当严重。虽然经过了一年的实习,我们了解了很多,认识了很多,掌握了很多,学会了很多,但是需要我们去学习,去掌握,去接受,去改造的东西更多。成长的脚步永不停息,学无止境,我们仅仅处于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之上,今后将会面临更多更大的困难与挑战。年轻给了我们创造明天的资本与勇气,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一定会端正态度,放低姿态,以一颗平和的心态去迎接挑战,克服困难,再接再厉,完善自我!

《【热门】电子的实习报告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