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精选15篇)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观看了刚刚上映的感动人心的“唐山大地震”,我感慨万分.主人公——那个可怜的有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和一张可爱的小嘴的小女孩,在与弟弟同时压在巨大的石板下时,母亲无耐只得含泪忍痛放弃一个,选择了弟弟.她在黑暗里清晰地听到了母亲所说的每一个字——“要弟弟!”这短短的几个字是她感到了绝望.可怜的小女孩王登在坚硬的石板的压迫下,还要承受被亲生母亲抛弃的伤痛,对于不到10岁的她来说,无疑是最大的痛苦,看到这,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几千个孩子无家可归的悲惨景象.在可怕的天灾面前,不知会有多少人不得不面对生死的抉择,甚至亲人的分别.而这些都远远大于他们在身体上所受的伤痛,但只要坚强,不放弃那仅有的一线希望,团结起来,一定能战胜眼前的困难.
之后,这位可爱的小女孩登在幸运之神的眷顾下活了下来,并被一对好心的解放军夫妇领养了,健康地长成了一个漂亮懂事的好女孩,然而童年时留下的痛苦的回忆也一直环绕着她,直到这次我国的汶川地震,登第一时间积极地参加了救援工助,无意之中遇到了她的弟弟——达,并回到了离开34年却无时不在想念的家,见到了白发苍苍的亲生母亲,团圆了这个破碎的家.
又是一个完美的结局,登在经历了无数灾难与离别后,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并得到了幸福,这幸福来之不易,细细品味才明白,这美好结局的建造者,应该是那对普普通通的解放军夫妇——登的养父养母.他们用真爱唤醒了登的希望,对登就像亲生女儿一样,是他们使登在经历了人生最低谷后又重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有了活下去的信心,而在登长大后,他们却没能享福,养母因为病痛永远地合上了眼睛,养父年迈退休.他们用自己的一生呵护着这个受伤的孩子,无时无刻不在小心地关心着她,使她走出了心灵的黑暗.虽然他们也知道,孩子终究要回到亲生母亲的怀抱,但他们却依然无怨无悔,甚至还为她存了一笔大数目的钱,让她去寻找亲生母亲,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高尚的情怀呀!
当然,“唐山大地震”带给我的震撼也远不止这些,甚至那些在影片中,一次正脸也没有露的满身淤泥的解放军叔叔们,也是同样值得我们尊敬的,他们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有的伤了,有的还奉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却没有一个人发出怨声,都是无比坚强的冲上前去,与大自然勇敢地搏斗!自然灾害是可怕的,也是很难预料的,但只要所有人一条心,就一定能战胜困难,赢得胜利!
这使我想到了一句宣传语:灾难只会让我们更加团结,团结必定使我们战胜灾难!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今天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唐山大地震》,这是一部震动人心的影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虽然我没有亲身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洗礼,却能感受到汶川大地震的伤痛。印象里也只有妈妈当年给我讲的那些点点滴滴。我带着记忆,怀着一颗坚强的心来到了多媒体教室观看《唐山大地震》。
影片是以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当年的情形为背景,细致的描写了唐山一个普通人的家庭生活,告诉我们:生与死的距离到底有多远?仅仅是在短暂的几秒钟里,一个繁荣而平静的城市就灰飞烟灭,成了一片渺无声息的废墟。那一声声歇斯底里的呐喊,无不刺痛着我们每一颗心灵。夫妻之间的爱,生与死的相守;母子之间的爱如涓涓溪流、源远流长。就在妻子在丈夫身边不知所措那一刹那,突然听到有人喊到了自己的孩子的消息,母亲像看到了希望那样跑去救孩子,当救援队发问“想好了没呀,到底救哪个”时,那就像一只可恶的恶魔在一片一片撕扯母亲的肉,母亲在无奈之下选择了弟弟。也就是这一刻,女儿从此失去了所有的希望,她误以为被母亲放弃,不敢认真去爱,不敢相信爱,殊不知,她们的内心其实是最饱满、最真实的、生命可断,情却难了。追寻失去的,才弥足珍贵。因为生命,不应该在回忆里感叹,应该真诚触碰情感,彼此珍爱,认真的生活!而母亲也因此为女儿歉疚一辈子。当若干年后再一次救援地震灾区时,他们奇迹般
的再次相遇,看着眼前的一幕幕画面,仿佛唐山大地震就在昨天,女儿理解了母亲的心痛,最终还是原谅了母亲。
每一个观看过这部影片的人,无不涌起情感的波澜,无不感到心灵的悸动,从唐山到汶川地震,无论是影片还是我们的现实生活,都让我们感动于华夏子孙的大爱无私。“唐山大地震”带给我们的震撼也远不止这些,甚至那些在影片中,一次正脸也没有露的满身淤泥的解放军,也是同样值得我们尊敬的,他们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有的伤了,有的还奉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却没有一个人发出怨声,都是无比坚强的冲上前去,与大自然勇敢地搏斗!自然灾害是可怕的,也是很难预料的,但只要所有人一条心,就一定能战胜困难,赢得胜利!地震只是一个载体,它引领着我们追忆过去,呼唤情感的回归。惊天动地,生死离别,告诉我们,地震是苦难的。但是,它又在岁月流逝之时,唤醒我们迷离脆弱的情感:活着,是一种幸福,爱,无可匹敌!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3一个星期五的晚上,康泽建约我去全球通电影城去看《唐山大地震》吃完了晚饭我和爸爸去了商厦超市买了一些吃的零食和饮料。在观看电影的时候可以边吃边看。
康泽建他妈和康泽建开着车来接我了,我告别了爸爸坐上了康泽建家的车,康泽建在车上用手机玩着游戏,一会儿的功夫我们就在银座的地下停车场放下了车,我们俩拿着食品袋进入了全球通电影城的标准厅,康泽建的妈妈给我们俩选择了一个比较靠后在中间的位置,坐在康泽建左边的是他妈妈单位的同事。整个电影大概要放2个多小时,这一次电影是张店交警大队组织的一次,我和康泽建的这两张电影票是康泽建的妈妈单位发的。我带了一个手表好看时间。我拿出了一个饮料给康泽建,康泽建在没放电影之前就已经喝得差不多了。电影准备放了,上来是一些张店交警大队开会的情景。
电影开始了,主人公是:方登、方达、和他们的爸爸妈妈。在唐山1976年的晚上方达方登的爸爸妈妈在汽车上睡觉,方达和方登则在楼房上睡觉,在他们都睡着的时候忽然楼房和地面都震动了起来。方达方登的爸爸妈妈还以为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可是没过一会儿就觉得这是一次地震,方达方登在楼上睡得很香但一会儿也被震起来了,方达方登的爸爸去救方登方达,可是在救的时候因为被高空掉下来的建筑物砸死了方达和方登埋在了建筑物底下。救人的师傅们对方达方登的妈妈说:“孩子只能救一个,翘起方登的那一边放大就得死。”可是他们的妈妈却说两个都得救。最后他们的妈妈决定了就弟弟方达。方达救出来了可是断了一只胳膊,方达的妈妈认为他的姐姐方登已经死了。人民解放军的抗震救灾队来了,一对军人夫妇看见了方登还活着就把方登带回了自己的家。因为那对夫妇给她起名叫王登,把方登当成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对待供她读书上学, ……此处隐藏8819个字……威力巨大,所到之处,全部成为一片废墟。母亲看到两个不知所措的孩子,便向楼上冲去,父亲深知危险,便用力地将母亲向后一甩,冲进楼里,“哗”的一声,无数瓦砾压到他的肩膀上,楼房倒塌了。
生命在地震中十分脆弱,大自然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将一个生命结束,而生命又是顽强的,一个男人,可以用自己的生命换取自己的爱人。大自然虽无情,可人间处处是真情,是爱的源泉让他这么做,是心的的颤抖让他心爱的人活了下来,他将自己的爱化作生命的清泉,遗赠给了自己深深爱着的人。
我不禁热泪盈眶。
感动二艰难的选择
母亲已经失去了丈夫,而幸运的是他的孩子还活着,但又不得不做出一个选择。一块水泥板下压着的是姐姐和弟弟,但她只能救一个,这手心手背都是肉,命运就是这样无情的捉弄人。就在一番犹豫和挣扎中,母亲选择了弟弟。一旁的姐姐听了伤心极了。
人生处处面临着选择,在进退两难的境地,母亲选择了弟弟。如果生命可以交换的话,母亲宁可拿出自己的生命。我们在面临那样的选择是,又会怎样呢?为人父母,那个不想让自己的儿女好好地活着?我想起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失生而取之者也。我为地震中失去生命的人感到同情,感到伤心。“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鲜活的生命就那样枯萎了。
感动三深情地拥抱
造化弄人。地震中,姐姐并没有死,她的心中充满了委屈,不想回家。而母亲心中自始自终都是一片废墟。23秒,32年,母亲从头到尾都是守着废墟过日子。然而,在汶川的地震中,姐弟相认姐姐最终选择了回家。母亲乌黑的头发已变得发白,青春的脸庞也变的满是皱纹,桌子上还摆着姐姐要吃的西红柿。32年,女人一生中有多少个30年。姐姐懂了,失声大哭,与母亲抱在一起,多年的恩怨化为一个深情款款的拥抱;姐姐懂了,母亲懂了,我们也懂了,放声痛哭。为了亲情,为了理解,为了原谅。
一个瞬间铸就了32年的永恒。影片展现了人性,展现了亲情,展现了理解,展现了原谅。《唐山大地震》的确是一部成功的、非常感人的电影,愿在地震中逝去生命的同胞们安息,人们不会忘记,祖国不会忘记……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4昨天,我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我当时很感动,哭了很久。整部电影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在很久以前的唐山市里,生活着两个可爱的姐弟(他们就是这部电影的主角),姐姐叫方登,弟弟叫方达。他们的生活虽然不富裕,但是他们很知足。
这天晚上,姐弟俩在家睡觉,爸妈在外面上班,只听“轰隆”一声巨像,大地在颤抖着,夜晚的唐山城仿佛亮的像白昼一样,然后,大部分的建筑物都倒塌了,姐弟俩的爸爸因为保护妈妈而离开了人世。过了一会,地不震了,下起了倾盆大雨,生还人员开始了救人行动,妈妈在一块大石板洞外发现了她的孩子们,于是找人过来帮忙救人。救人人员告诉她:“两个孩子被压在一块板下,如果敲左边,右边的孩子就会被压死,救右边的孩子左边的孩子又会被压死,你选哪个?”最后,妈妈选择了弟弟,把姐姐的尸体拉出来后,妈妈痛苦不已,有人告诉她:“我劝你去唐山机场吧,那里有刚来的红军救援队,先救活的吧。”
妈妈听了他的话,背着弟弟就去了唐山机场。“呜呜呜,呜呜呜”,不断有救援飞机从头顶划过,丢下展开降落伞的救援包裹,红军站在运输车上,赶向各个倒塌的建筑物里寻找没有被救出来的人。妈妈背着弟弟走着走着,由于太累了,所以晕了过去。幸好被两个红军救援队的成员看见,把他们都背了起来。与此同时,姐姐被大雨淋醒了,怎么回事?原来,姐姐并没有被压死,而是受了重伤。她被一个中年的红军看见了,把她背到了军队建立的住宅楼中,有两位红军认领了她,并把她养了起来,因为男红军姓王,所以方登从此就叫王登。弟弟被压断了一条手臂,和妈妈在唐山的一个地方住了下来。10年后,弟弟长大了,装上了一条假手就出去打工了。
一天,王某要去看望考上杭州最著名医学院的王登,正好遇上方达,于是方达就用三轮车把他搭了过去,由于王某是当初救援唐山的红军之一,所以方达没有收他的钱。到了杭州医学院之后,王某和王登谈起她的后妈病重的事,王登立刻随王某回到了后妈身边。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又过来了十年,四川又发生了大地震,在汶川的上空,直升机中队的螺旋桨“哒哒哒”的响起,这一次,全世界可以尽力帮助患难的人都来了,不下十万人之多。当时,王登嫁给了一个加拿大的人,于是,她带女儿点点去了加拿大。当时,方达靠踩三轮车的钱做资本,建了自己的公司,还负责主管救援。当时,王登也回来帮忙救援了,到了晚上,方达和一个唐山人谈起了他小时候的经历,王登刚好就在旁边,姐弟两再次重聚,心花怒放。回到妈妈家的时候,妈妈看到姐姐再次出现,高兴万分。我觉得这部电开头其实不太恐怖,到了中间和后面,有好笑的情节和感人的情节。
总而言之,我觉得这部电影挺好看的。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这个清明假期在家重温了冯小刚的电影《唐山大地震》,这是第二次观看这部影片,却依然能震撼着我的心灵,沉痛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电影首先把我们带进了1976年的唐山,地震前的数个小时,一切还如平常一样,除了漫天飞舞的蜻蜓,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地震的到来。电影中方登、方达是一对龙凤胎姐弟,这一天的晚上,他们像平常那样睡觉,可在睡梦中地震却到来了,父亲推到了母亲,自己独自冲进家中就俩孩子,可一进到楼里,大楼却倒塌了孩子和父亲都压在了里面。整个唐山都成了废墟。
震后的唐山一片狼藉,电影给我们展现了地震悲惨的场面,让每一个观影的人的心头无不一颤,到处都是哭声、叫喊声。母亲元妮找到了孩子的父亲,他却再也醒不来了,紧接着人们发现了她的两个孩子,这时问题来了,一块水泥板压在了两个孩子身上,救姐姐就救不了弟弟,救弟弟就救不了姐姐,艰难的选择摆在了元妮面前,可手心手背都是肉啊,失去任何一个母亲都悲痛欲绝,可再拖延下去那两个都救不了,最后,母亲选择了弟弟。
就这样,残酷的地震让这样一个本来幸福的家庭一夜之间支离破碎,姐姐没有死去,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了,姐弟俩从此分开过着不同的生活。生死分离的悲痛、对女儿的愧疚,让母亲30年来一直活在悲痛中,正如电影中弟弟方达说:“房子倒了,可以建起来,妈妈心里的房子倒了,却再也建不起来了。”在选择面前,母亲也许受到了重男轻女的思想的影响,可母亲“救弟弟”这句话,却深深的印在女儿的耳边。32年来,女儿并没有想不起她的亲人,而是忘不了,忘不了母亲的那句“救弟弟”,也许再女儿心中一直藏着对母亲的怨恨,所以,32年来女儿都没有回唐山寻找亲人。
他们因为地震而分离,却又因为地震重逢。32年后的2008年的5月12日,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灾难再一次降临在人间,但得知这一消息后,移居国外的女儿和事业有成的儿子都来到了四川,偶然的情况下,姐弟俩重逢了。姐姐和弟弟一起回到了唐山,一家人终于相聚在一起了。女儿回到家后看到桌上的西红柿,这一个迟来了32年的西红柿,当母亲在女儿面前跪下道歉时,32年来的思念、悲伤,在此刻百感交集,母亲都哭成了泪人。
“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这是母亲元妮常说的一句话,当我们经历了分离和失去,才会真正的懂得什么叫做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