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体会 > 观后感

天宫课堂观后感(15篇)

时间:2022-11-04 01:05:20 收藏本文
天宫课堂观后感(15篇)

天宫课堂观后感(15篇)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天宫课堂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天宫课堂观后感1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正一步一步的实现自己的飞天梦,但,航天事业,需要后继有人。太空授课,就是要让孩子热爱航天,首先要让他们走近航天、了解航天。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少年对宇宙空间的向往、对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通过天地对话这种授课方式,也把神秘的航天科技逐渐渗透到全民科普教育之中,让民众对航天与生活等各方面的关系及作用,有更深入的认知,进而更加理解和支持航天事业。

太空授课还将演示微重力环境下物体运动的特点,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情况,加深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微重力环境在地球上难以取得,在地面上不能完成的搬到了太空之中,实验现象将更加更直接更加直观,无须运用推论等方法。现场直播这样的科学探究值得期待。

王亚平身处太空,面对地球,面向地球人授课,是中国太空老师的第一人,彰显了一个航天大国的风度和气派。

王亚平说:“面对浩瀚的宇宙,我们也是学生,我很期待着能够与广大青少年朋友一起去感知、去探索神奇而美妙的太空,获取知识和快乐。”宇宙是浩瀚的,宇宙是神奇的复杂多变的,宇宙中许多奥秘值得探究,这就是科学的态度。

天宫课堂观后感2

……此处隐藏6184个字……实验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冰雪实验,只见王亚平老师拿出了过饱和醋酸钠溶液滴在空中,立刻变成了一个顽皮的小球,接着王亚平老师又拿出乐沾满结晶核的毛根轻轻碰了碰水球,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只见小水球慢慢变成了晶球,这让我惊叹不已,原来这是因为乙酸钠溶液在温度高的水中溶解度非常高,很容易形成过饱和溶液,在这种溶液中,只要有一点结晶核颗粒,就能放出热量,变成“热球”。

这几年来,我国的科技正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汽车导航、扫码支付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不少方便,我们应该珍惜当下的生活,努力克服困难,掌握科学知识,将来为祖国出一份力。

天宫课堂观后感15

叮叮叮,天宫小课堂开课啦!由宇航员讲课,必须得竖起耳朵听讲!

这一次宇航员老师们的实验我都特别喜欢!特别是“浮力消失实验”,在地球上,我们无论怎么努力,也没办法将乒乓球压到水中,可到了太空中就完全不一样了,宇航员用吸管轻轻把乒乓球将压到水底,神奇的一幕产生了球真的沉了下去,班里瞬间传来一声声“哇”!大家都被震惊了!宇航员老师还将杯子倒过来,别说球了,一滴水都没落下来,我惊讶得不行,平时我们要是这么做的话早就成了落汤鸡了。

再说第二个实验,只见老师用带着圆圈的杆子从水袋中夹出一个圆形的水片,我已经觉得这太不符合常规现象了,更令我张大嘴还是宇航员们拿出一画了红花的纸,轻轻地放到水中,纸张一下子向四边绽开,惊艳我一脸,把纸片拿走后,又往水片里滴了几滴深蓝色素,色素很开清个水片,深蓝色本就是喜欢的颜色,加上水片已经慢慢变成了水球,越看越喜欢。

这次课堂真的是难能可贵的体验,课堂在太空中,老师是宇航员,太神奇、太难忘了。我很庆幸能够生在中国,体会到这么新奇有趣的课堂,见证国家的发展。

《天宫课堂观后感(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