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体会 > 观后感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篇

时间:2022-08-13 12:08:40 收藏本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篇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

刚刚看完《唐山大地震》,有点后悔了,真应该去影院看这部电影,说从头哭到尾有点夸张,但感动确是无处不在,故事通过描述一家人的生活变迁,来反映整个社会的变化。

地震场面真实的让我心惊,记得冯小刚说这5分钟的场面花费了80多个人3个多月的时间制作而成的,相信在影院看会更加真实。故事中浓浓的亲情让我感动,方大强为了救孩子被倒塌的楼埋在了下面,面对两个可爱的儿女,元妮艰难的抉择,以及元妮的婆婆和大姑姐的宽容和理解,当元妮的婆婆理解的留下了方达,元妮的一声“达”喊掉了多少观众的眼泪,也让我相信她的生命支柱回来了。

方登从地震逃出来后的32年的生命里伴随着对母亲的恨,她不明白母亲为什么不选择她,记得有次发布会,演方登的小女孩哭着说:我到现在都不明白,为什么妈妈选择弟弟,而不是我?当时徐帆的眼泪就掉了下来,她说:当时听到了弟弟的声音,所以选择了弟弟。

如果可能,她愿意用自己的命来换女儿的重生。我相信这是母亲的心声。

又一次感动是在看陈道明,很抱歉我忘记了这个角色的名字,年迈的陈道明看到女儿和外孙女后,那种动作和眼神很到位,那种又恨又爱的尺度拿捏的很准,冲女儿发了一通脾气,我感觉这应该是他第一次对女儿发脾气,看到外孙女又充满了喜爱之情。我相信在陈道明的心中他从来都是把方登当做亲女儿一样的看待,所以才有了那样真情的流露,他对方登(王登)是没有任何芥蒂的。

转眼间32年过去了,又一个母亲要面临抉择了,这次是汶川大地震,方登拿着那个孩子的输液瓶,亲眼看到了母亲决择的过程,我想那一刻,她应该已经明白当年自己母亲的无奈了。看到弟弟时,她才充满了内疚之情。“看到弟弟活着,多好啊”我泪流满面。

很久没那么畅快淋漓的哭了,很久没有这样的感动了,其实冯小刚的“狂”是有道理的,我看过最近几年冯小刚的所有影片,《天下无贼》中那贯穿始终的“一丝未泯的良心”,最后让刘德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激起了我内心的波澜。贺岁片《非诚勿扰》在笑声中,让我对爱情有了更新的认识,原来真正的爱情是需要经历死亡的洗礼后才能获得新生。电影《集结号》的成功更是有目共睹的。我也衷心的希望影片能达到冯导期望的票房,我也相信冯导发布会上说的那句“孤独求败”,想在中国找个电影人和自己一较高低,可是现在还没有一个人能和自己比试。

看完影片最希望的是能留给自己一些东西,我不希望看完了,我的记忆和思想也随之结束了,所以我最近痴迷上了国际大片,那种或感动或让你深思的电影都有一种东西在里面,给我们乏味和没有方向感的人生点亮了点点星光。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

在我的脑海中,我看过的电影无数,可不论是哪一部,都比不上那部震撼人心的《唐山大地震》。

这部电影十分感人,那些消防队员和警员们一次又一次地救出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时的情景深深吸引着我。影片主要讲了一对兄妹在地震后被救出,因找不到爸妈分别被人收留,可是,他们却在同一所学校相遇,最后终于相认了的事。其中地震时的情景和孩子们被救出的一幕幕至今还会涌上我的脑海。

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震惊了所有人,人们望着一座又一座房子倒塌,,一个又一个生命被掩埋在废墟中,而在一座平凡的楼房里,有两个小孩还在沉睡着。当地震来临之际,这座房子被摇得吱吱地响,房子的窗户被掉下来的石头打碎了,床被摇得快塌了,灯被摇得摆来摆去。在这样的环境中,姐姐醒了,它揉揉惺忪的双眼,发现地震了,用自己幼小的双手一边去摇醒还在美梦中的弟弟,一边大声喊道:“弟弟,弟弟你快醒醒,地震了!”尽管姐姐在拼命地喊,拼命地摇,可是弟弟还是沉睡不醒,只听见“轰”的一声,一块大石头向地面砸来,弟弟从梦中醒来,他抬抬头,看看四周,好奇地问:“姐姐,怎么了?”“行了,别问了,快走!”姐姐喊道。姐姐拉着弟弟的手刚下床,只听“轰”的一声,整座房子都塌了,姐弟俩坐在床上,拼命喊道:“爸爸,妈妈!”可是没有人回答他们。因为整座房子都塌了,他们被埋在了里面,整座城市都淹没在废墟中。

地震过后,人们进行了紧张的救援活动,不知过了多久,昏迷的姐弟都醒了,他们在一片黑暗中,外面的警员和消防队员正在进行救治活动。一块又一块的石头被掀开,一个又一个的生命被救治。消防队员们没有放弃,没日没夜地进行搜索,而在废墟里两个孩子已经饥寒交迫,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可是搜救还没结束,人们继续卖力救治。

两个孩子在里面面对这场灾难十分害怕,堆积的石头在减少,射进来的光越来越多,突然,姐弟俩面前一片光亮,他们看到人们模糊的面孔,姐姐感到光很刺眼,而且手脚麻木,腰酸背痛,她浑身一点力气也没有,她觉得自己好像没了骨头,又一块石头被掀开,只见一个人兴奋地叫:“快来看,一个孩子!”顿时,所有人的目光聚集在她身上,这时来了一个人,他一把抱起姐姐去救治,姐弟俩就这样走散了。

看到这里,我的心颤动,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我真为孩子们担心,而他们在地震时不畏困难险阻的精神感动了大家。

影片结束了,可是那一幕幕精彩感人的画面依然在我脑海中清晰浮现,孩子们一声又一声的呼唤依然在我耳边回响。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3

唐山大地震是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页,由于唐山的各类设施都很落后,所以唐山几乎被移为了平地,所以单单是死亡人数就已经达到了24.2万人,二十四万两千人啊,是几十万父母成年累月的心血啊,在这短短几十秒时间内就化为乌有了,无情的大地,让成千上万个家庭支离破碎,让成千上万个人变为孤儿,无依无靠,浪迹天涯……

在地震的时候,一位父亲不愿让妻子牺牲,只身跑进倒塌的楼房去救孩子,却被一块掉下来的大石板砸死了,就这样,元妮失去了丈夫。元妮在石头上绝望的哭,一是为离去的丈夫;二是为生死未卜的儿女。

后来元妮得知姐弟俩还活着,但是都被压在一块石板的两端,不管是撬哪一端,总有人会被作为支点,而被压住,存活的可能性就大大减少了许多。救援人员问元妮:“到底要救谁?只能选一个。”

俗话说得好:手心手背都是肉。面对着痛苦的抉择,元妮哪一个都不愿放弃,苦苦哀求道:“都救,求求你们了,都要救!”这句话表明了元妮是非常爱他的儿女。

但最终只能就一个,选择一个便意味着放弃另一个,万般无奈之下,元妮艰难的从牙缝里挤出三个字:“救——弟弟”说完呜呜地哭了起来,是呀,元妮是觉得弟弟生存的可能性大,不然谁会愿意放弃自己的亲骨肉啊。姐姐清清楚楚的听到了这句话,眼泪,慢慢的从她的脸颊上淌了下来。后来,姐姐大难不死,在拉尸体的车上醒了过来,被一对好 ……此处隐藏9750个字……的东西,俗话说的好“手心手背都是肉”,而母亲,就更应该是这样的了,最终,她做了一个决定,救弟弟方达(李晨)。但是上天还是眷顾着姐姐方登(张静初),让姐姐奇迹般的生还了下来,还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

辗转间,32年过去了,2008年,正赶上汶川地震,当姐弟俩看到这场地震正在吞噬着人们的生命时,都被震撼了,想到自己所经历的唐山大地震,于是都毅然决然的赶赴灾区,挽救正在水深火热里的人们。就在这时,姐弟俩终于重逢,而姐姐方登也理解了当初母亲的苦心,终于原谅了母亲,最终,一家人终于团圆……

正像海报上写的一样“23秒,32年”,是啊,仅仅因为那23秒所产生的巨变,确需要用32年的时间来抚平人心里的创伤。不过,最后,母女重逢又给人心里带来了莫大的安慰,同时,我也终于觉得——活着真好,这时徐帆在看完电影时说的,虽然只有短短的4个字,却让我难忘。32年的雨雪风霜终于换得了母女重逢,如果,当初他们没有活下来,也许就不会有重逢的一天。灾难,是不能打垮人们的,它只会让人们变得更坚强,更加的有勇气去面对以后的生活!

虽然灾难无情,但是我相信人间有爱,有爱的世界一定不会空虚。剧中还有一点也是值得赞叹的,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亲情。剧里方达对女友说了一句话:“我妈生了我三次,一次是把我生出来,第二次是我在三岁时的了肺炎,大夫说没救了,可是我妈坚持让他救我,第三次,就是地震。”听了这话,我忽然觉得心头一阵酸涩,亲情,这是一个多么美好感人的感情。只有亲情才永远不会背叛你,才是你心灵永远的港湾,亲情如一棵大树,永远为你遮风挡雨,亲情是一座港湾,永远为你心灵的小船开放,亲情是一个温暖的家,永远欢迎你回来。

最后,让我们珍爱生命,接纳亲情,为了亲人好好的活着,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天,因为,活着真好!

谨此影评像所有《唐山大地震》的主创致敬。

也希望大家可以幸福!最后祝大家:

真爱生命,好好活着。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4

《唐山大地震》是在和同事聊天的时候聊出来的,在她的描述中就很动容,用一句话表述就是很有feel。下班后就决定好好的恶补一下。看完之后,眼泪还没有干,一部戏好与否,不是画面是否宏伟酷炫,也不是演员阵容豪华大气,是情节能否打动人心,是在故事中能否找到有关自己的那个点。无疑,《唐山大地震》是做到了。

从专业的角度评价这部电影,我觉得我是班门弄斧,我下面就谈一下我自己看完以后的感受。

父爱、母爱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感情,也是在危难和生死面前能够不顾一切向你奔跑的人,不管前面是刀山火海,还是人间炼狱,只因那里有你。在地震时,他们父亲英勇赴死的瞬间,让我感动了,谁都知道进去了不一定救得出孩子,但是还是义无反顾的去了。大爱无言!

纠结的爱,终究要做出取舍,一头儿子,一头女儿,那是怎样的痛啊!无法形容,即使我现在假设性的在自己内心选择,也是泪奔的!然而那个决定的一瞬,却是悔恨内疚的一生,一句“如果我活得花红柳绿,如何对得起你和你爸”,死去的人,已矣,活着的人,竟是一片荒凉,捎带自虐式的救赎。可是孰知天灾下的生死,活,已是万幸了。

对于子女,时代背景下,决定了形式上的偏爱,可是内心天平的势均力敌只有自己知道,失去的时候,撕心裂肺的痛是一样的。

爱的守护与恨得执念,所幸在有生之年能够得到化解。汶川地震,同样的场景再现,同样的悲痛,面对生死,似乎一切都淡了,活着,成为当下唯一的标准。当一位母亲执意切去孩子的腿又在之后的懊恼、内疚、痛彻心扉。或许刹那间明白了母爱的矛盾与纠结,或许在失去双腿,最痛的不是孩子,而是那位母亲。

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一家团圆,可是母亲的那一跪,究竟是包含了多少的感情呢?说不清,道不明!是悔恨,是爱怜,是庆幸,是自责,或许也有一些是如释重负了吧!毕竟活着。

可是错失的那些流年里,彼此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过活呢?

一个守着内心的废墟,救赎似的等;一个是怀着执念,愤恨似得无处宣泄。

但是32年的等待总算没有荒废,命运又让他们重聚,让所有的误会和不理解在爱里消融。

结局是好的,但也是沉重的。

不过剧情里我们要提的还有就是养父养母,尤其是养父的那一份宽容与爱。当看到战友邀请父亲去过年时,电话里的那一番说辞,让我们几乎也要泪崩。

“我也一大家子人呢,走不开”,言语中的骄傲和满足,更加衬托出父亲的那份孤独。

整个剧作的基调是深沉的,但是爱却是厚重的。

愿所有的爱在最好 的年华陪伴最亲的人,愿爱永恒!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

《唐山大地震》是一部灾难片,它事发于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左右,就在这个平静的夜晚,司机方大强和爱人元妮正在车上加班,忙碌间,一道闪电划过天空,接着,货车左右摇晃,人失去重心,他们夫妇两人慌忙下车,只见邻居们惊慌失措的纷纷从楼上蜂拥而逃,-----地震啦!眼前的楼房摇摇晃晃,电线杆从中间折断,那火花燃起了电线霹雳啪啦,方大强夫妇立即冲向他们自己的家,因为他们的一对双胞胎儿女正在家中睡觉,坍塌中方大强推开元妮,自己却被楼板压在废墟里。失去丈夫的元妮在痛苦中呼唤到了他的俩个孩子:方登和方达。但此时的元妮只能选择救其中的一个孩子,善良的母亲无法作出选择,痛苦地跪在抢队险员前请求他们要救出他的俩个孩子,可此时队员们告诉只能选择救一个,伤心欲绝的元妮低声的说出了从小体弱多病的方达的名字。而此时被压在楼板下头脑清醒的姐姐方登听到了妈妈的选择流下了绝望的泪水。

庆幸的是姐姐最终被解放军叔叔从尸体队中救了出来,但妈妈的话就像一根穿在她心里的针,她再也不愿提起自己的亲生母亲,32年过去了,直到2008年汶川大地震姐弟俩在救灾中邂逅相遇,此时的情景,亲情的触动,特别是在震中时那位母亲知道失去女儿时的痛苦咆哮,深深的触动了她那颗善良的心。最后她还是跟着弟弟回到了还挂着她遗像的唐山老家······· 逝者已矣!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也不能预知未来,唯有好好地珍惜现在,这也是这部影片的意义所在。如果我们看过之后只是几行泪水,一把鼻涕,然后,哀叹一生:悲矣!那是没有对影片所要表达的真谛有所感悟,自然灾害对每一个人来说,突如其来,无法预知后果,但是珍惜现在是最重要的,把今天的事情做好,把手头事做好,是对灾难的最大宣战。

影片描写地震的场景篇幅很小,而用了大量篇幅展现了震后经历了地震的人们的生活情况,通过对一家人震后精神、身体、心灵等方面的展现,通过对每一个人震后的心路历程的展现,更加清晰地告诉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女儿方登的最后回归,正是影片所要表达的对现实的尊重。

“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这句让女主人公愧疚一生的话,似乎也在告诉我们,珍惜现在的重要,时下,社会倡导的爱心帮助他人,各种各样的慈善组织,各种各样的像许刚毅、陈光标这样的好人,为社会和谐搭起了一座桥梁,为因为种种原因而生活艰难的人送去安慰,正是为人们珍惜现在默默地作着努力。

珍惜现在,不代表忘记过去;珍惜现在,是为了更加美好的未来。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