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体会 > 观后感

泰坦尼克号观后感

时间:2022-06-05 00:06:36 收藏本文
泰坦尼克号观后感

泰坦尼克号观后感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泰坦尼克号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泰坦尼克号观后感1

说到《泰坦尼克号》这部影片,相信有不少人都看过,它讲述了一段“生死不渝的爱情和一个惊心动魄的灾难”,让看过它的人都不得不为它折服。

而当我看了之后,才感到这并不是一部单纯地讲爱情、讲人们在遇到那种突发情况时如何逃生的影片。除了这些之外,许多反面的东西也向人们揭示着什么。与其说我对杰克和露丝之间的爱情感兴趣,不如说是对影片中所反应的贵权主义颇有质疑。

影片的内容真的要说其实很简单:杰克和露丝在泰坦尼克号上面相遇,之后,杰克救了想跳海自杀的露丝的命。从那以后他们就相爱了。但是好景不长,船因为撞到了冰山而不得不沉入大海。杰克为了让露丝生存下来,便安慰他,自己却冻死在冰冷的海水中。

这个故事的确很简单,不过却深刻地告诉了我们人类本性中的善良与丑恶、高贵与卑劣,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它们得到了得到充分的展现,这应该是我喜欢这部影片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吧。

首先让我感触最深的是那些利欲熏心的人,其典型人物就是卡尔。他为了自己所想要得到的东西而不择手段,威逼利诱,即使算不上是十恶不赦,也绝对不是一个好东西。卡尔以为钱可以支配这一切,但是他的想法是错误的,之后的事实很明显地告诉了我们一点:至少钱是买不到爱情和生命的。

除此之外,卡尔也看不起那些住在三等仓的人,把他们和老鼠并称,当然,靠运气才上船的杰克就更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了。

在《甘地》这本书中,有一段讲述的是以前的印度把人分为四个种姓:僧侣(婆罗门)、武士(刹帝利)、农民及商人(吠舍)、奴仆及雇工(首陀罗)。除了这些有种姓的人以外,其他人都成了“不可接触者”。对于这种情况,甘地认为“人是不完全一样的,他们的职业不同,生活状况不可能完全相同。然而不管是僧侣、学者还是街道清洁工,他们都应受到同样的尊重。对社会而言,清洁工起码同医生和律师一样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他们的价值是相同的。婆罗门不应该认为自己比其他种姓更优越。”

按照甘地的说法,无论是一等仓的人还是三等仓的人,他们都应该受到同样的尊重。他们不应该和老鼠同室,而那些富人们也不应该住在那么豪华的地方。

我想周总理对一名挑粪工人说的话我们应该还记忆犹新:“我们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只是分工不同罢了。”总理和挑粪工都是人民的勤务员,那些富人和穷人是什么呢?富人只是靠着他们误打误撞或是自己的长辈留给他们的地位和金钱才能走进那豪华的餐厅,在逃生时,他们可以冲在最前面。穷人呢?穷人平时很辛勤地劳作,他们为富人创造财富,但是他们却被人们所忽视,甚至被视为是低等的人。我认为那些穷人应该是最富裕的,因为他们有富人所没有的毅力和快乐。正可谓:“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

影片中露丝有一段话让我感到很难忘:“20艘船,最后只回来了1条。共有1500多人落水,但幸存的却只有6人。1500人啊,只活了6个……”这表明了什么?这表明了人们的私心。那些在救生船上的人几乎都是在一等仓的富家子弟,许多人都往船上挤而弄翻船,没有人返回去救人。他们不听从少数人的提议,以自私的想法,仅仅为了自己的利益、自己的未来,断绝了无数的生命。印象中有这么一段诗:

滴水之恩,报以涌泉;

寒暄之礼,还以长揖;

锱铢之贻,谢以重金;

救命之恩,报以一死。

这样说来,那些在三等仓的人让那些富人们先上救生船,对他们也是有一定恩情的。尽管他们并不是自愿的,但是对于那些富人们来说,那些穷人们应称得上是他们的“救命恩人”啊。当他们有难时,穷人们让他们一步,而当穷人们需要他们帮助时,他们却袖手旁观、悠然自乐,丝毫不顾他们的死活,这种自私的行为让人感到心寒。

说到这里,我又情不自禁地想提一下卡尔。这个家伙为了自己要活命,竟然在船上抱了一个孩子,装作是他的唯一的亲人,从而有机会爬到了救生船上。卡尔这种做法有点像想混进羊群的披着羊皮的狼,这种卑鄙的偷梁换柱的方法实在应该得到唾骂。更可恨的是,他把孩子带上船以后就丝毫不管这个孩子了。也许有人说在面对自己要失去的生命时,自私是应该的。我以为这样的做法不是“应该”,而是虚伪。即使他平时是个多么善良的人,也一定会在这个时候将真面目表露无遗。

在这部影片中,生命的真正价值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众多人面对死亡用的是畏惧的心态。他们本来就怕死,忌讳死,遇到这样一个灾难,自己也就慌了神,失去了毅力。还是上面那句话:“1500人只活了6人。”为什么有6个人他们可以活下来呢?因为他们有意志力。他们相信别人会回来救他们,他们相信自己会活下来,他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所以到最后,他们胜利了。这次的沉船是灾难,也可以说是对一个人的毅力的考验,如果说他们是巨人的话也不为过。

影片是结束了,但是我们的思绪就这样结束了吗?不,我想这不但是让那些受难者终生难忘的事情,也会让我们这些看过全过程人难以忘怀。

泰坦尼克号观后感2

早在1997年时,便晓得《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了,只是那时朦朦胧胧中,只晓得是一艘豪华巨艇发生了遭劫,并没有始末看过。20xx年4月10日,距离发生灾殃那一年,已经相隔百年了。晓得这次《泰坦尼克号》又来了,并且是3D的,于是,我放下一切繁琐,莅临影院,心细品味。

船厂因为过于自信与孤高,掉与轻心、莫不屑,然,他万万没有想到这艘被称为“永不沉没的船”,首届出航便沉没了,衍变了一场可悲的后果。到船身即将沉没与北大泰西底时,他静静的,一私人取舍与他这一辈子的巨作并存亡。这些些,让我谨记,人,实在不得过于自满,不然,得为自个儿的骄慢支付难以假想的代价。

卡尔,一个利益熏心人,他以为有钱就能够做任何事,当船员把那叠想与他做协议的前,砸在他头上的,他或许还不了然,钱是买不到性命还是感情的。更让我感到可憎的是,他竟为了自个儿能坐上救生艇,轻率抱了一个小女孩,自称是其最亲的唯一亲人,使之能够当仁不让的坐上救生艇。可上船后,对其小女孩不理不睬。卡尔,为了私人安全,不择手眼,如此真实、如此露骨、如此事实的揭示了人性的丑恶与伪劣。

游艇上的救生衣远远不够穿,那些没有救生衣穿的人们,为了那一丝存活的意念,竟把他人的头往海里按,借以能够让自个儿浮在水面。

救生艇上的人为了自个儿的安全,竟没有去救救身边那些些在生死边缘挣扎的人。总共有四十艘救生艇,仅有一艘,一艘啊,如此之少,仅有一艘归来,试图看看还有没有存活的人。

那么可恶,然而,却又那么事实,我看得很揪心,我在想,假如,是我,我会若何做呢?实则,人,在面临这种灾殃与长逝,实在是 ……此处隐藏15781个字……人真正关心我。感觉自己站在高高的悬崖上,无法回头。”露丝的父亲去世后,露丝几乎没有什么财产。为了让女儿嫁给一个有钱人的儿子,母亲强迫她在互相吹捧拜金的上流社交圈里继续过着淑女的生活。她就像坐在秋千上,荡得很高,但突然心里空空的。于是她选择了跳海,但是被杰克救了,杰克也救了她的心。他在第一节课的晚餐上勇敢地谈到了他的想法“享受每一天”。并带着露丝在无拘无束真诚热情的三等晚会上尽情玩耍。他让露丝感受到了充实而幸福的平民生活,并告诉她生活的意义。

杰克是一个顽强乐观的人,他的精神已经感染了露丝。泰坦尼克号沉没后,露丝和杰克找到了一只竹筏。在一次惊心动魄的艰难逃跑后,他们因疲劳和海上寒冷而筋疲力尽。活着的决心让他们不停地说话。只有不停地说话,他们才能生存。星星在夜空中闪烁,本应是一个浪漫的夜晚,却发生了历史上最严重的海难。除705人获救外,1515人遇险。北大西洋海面上漂浮着一群群穿着救生衣的尸体。只有一艘救生艇回来救人。海员的探照灯在海上来回搜寻活人。露丝冷得发抖,她看到了希望之光,她想用欢乐唤醒杰克。但是她的哭声如此苍白,以至于杰克在沉睡中无法醒来。露丝的泪水滑过她冰冷的脸庞。救生艇现在正在远航。露丝带着痛苦的眼神把杰克的尸体放进海里,颤抖着爬下竹筏。她必须履行她的诺言,她答应过杰克要活下去。“复出,复出,回来……”露丝微弱的呼唤伴随着她坚定的眼神,眼神里流露出巨大的决心,蕴含着她对生活的无限渴望。她在绝望的边缘拼命挣扎,顽强地与死神搏斗。她必须登上救生艇,否则她将被无尽的黑暗和死亡的寂静吞噬,她的灵魂将融化在北大西洋刺骨的冷水中。她不应该在意识到生活的意义后就失去它,也不应该违背自己的诺言。她颤巍巍地游向一个死去的船员,接过他挂着的哨子,用尽全力吹,吹她对生活的热爱,吹她对世间万物的留恋,吹她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留恋。上帝听到了她虔诚的祈祷,救生艇转身向鸣笛的地方驶去。探照灯明亮地照在露丝坚强的脸上,她终于在救生艇上温暖的毯子里睡着了。当她睁开眼睛时,她看到了初升的太阳发出的柔和的光。黑暗过去了。

《泰坦尼克号》给了我太多的感情。记得五年前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被惊心动魄的场景震撼到,偶尔在心里柔软的沙滩上留下足迹。但是现在,我完全被它感动了,它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甚至在除夕夜放烟花的时候,看到烟花在漆黑的夜空中再次升起、绽放、落下,都能想起泰坦尼克号遇难时船长发出的求救信号。烟花也升向浩瀚的星空,在无边的大海上绽放和坠落。船上天真无邪的小女孩开心地笑了,因为她看到了美丽的烟花。想想还是会心痛。

人的感情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深。就像五年前,我只把《泰坦尼克号》当成惊悚片,现在却被它深深打动。五年后,十年后……我一定会从这部经典电影中获得越来越多的感悟。

泰坦尼克号观后感11

电影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因为从电影中,我们可以见识到世界不同角落、形形色色的人、事、物,并藉由电影的场景、声光效果,让我们有如身历其境去体验人生不同面向的种种课题,并深刻的感受作者所要诠释的理念、所要彰显的主题,不论是诙谐逗趣、惊悚震撼、严肃悲凉、温馨动人等等风格,只要一走进电影的世界里,总能令我融入其中,随着剧中角色冲锋陷阵、冒险犯难、寻绎线索、狂喜悲郁,久久不能自已……。因此对我而言,观赏电影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从小到大,欣赏过的好电影不计其数,诸如:“唐山大地震”、“赤壁”、“哈利波特”、“少年Pi的奇幻漂流”、“钢铁人”、“庞贝”等等,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最为喜爱的电影,那就非“泰坦尼克号”莫属了。“泰坦尼克号”于一九九七年十二月正式在全球各地上映,当时我还没出生呢!幸而爸爸妈妈将“泰坦尼克号”的DVD保存下来,我才有幸见识到此部曾荣获第七十届奥斯卡金像奖影片、导演奖等十一项大奖,造成一时轰动的电影巨作。

“泰坦尼克号”的内容背景乃一九一二年泰坦尼克号邮轮在其处女首航时触礁冰山沉没的事件,及凯特温斯蕾与李奥纳多卡皮欧所虚构饰演的不同社会阶层成员的恋爱故事。我与大部分的“泰坦尼克号迷”一样,对于电影中男女主角“你跳,我也跟着跳!”的深情告白印象深刻,也特别感动于杰克为爱而死,萝丝为爱而生的凄美爱情。萝丝并不迷恋于未婚夫匹兹堡钢铁大亨之子卡尔的财势地位,而独钟于真诚坦率的杰克,准备下船后与他一同生活,却不幸遇到泰坦尼克号的沉船意外,拆散这两位恋人,使他们阴阳两隔。剧中当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即将沉没之前,船员要求乘客穿上救生衣登上救生艇,但因救生艇数量不足,只限妇女与小孩优先登艇,萝丝本已登上救生艇,但为了与杰克在一起,又从救生艇跳回达尼号上,看到这一幕,不禁令我动容,我想,这就是“生也相守,死也相从”的刻骨铭心的爱情吧!而当泰坦尼克号沉没时,杰克与萝丝互相紧抓对方,却因水的冲力太强而松开了。杰克迅速找到萝丝,并发现一扇漂浮在海上的门板,但因门板仅能承载一人的重量,所以杰克让萝丝留在门板上,自己却泡在冰冷的海水中,并用最后的一丝力气要求萝丝承诺不会放弃,会好好的活下去……看到这里,我已热泪盈眶,感动不已,原来真情至爱是可以为对方奉献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换取对方存活的机会。相较于当时上流社会常以婚姻作为换取财势地位工具的作法,杰克与萝丝的爱情更加显得真实、高尚而弥足珍贵!

此外,电影中还有几个地方令我感触良深,其一便是泰坦尼克号在撞上冰山之前,其实早已数度收到来自其它船只的警告讯息,但为了要创下快速横越大西洋的纪录,对于这些警告全都不予理会,不但未曾减速,而且继续向前航行,终酿成二十世纪最惨重的灾难之一,使一千五百多人葬身海底。我想,如果当时泰坦尼克号的船长史密斯先生能更审慎的评估冰山的危险性,更谦虚的听取来自其它船只的警告讯息,或许便可挽回这个惊骇世人的悲剧。因此越是坐在上位的决策者,肩负重责大任,越应思虑周详,而后做出正确而果断的决策,才不致铸下大错。

而另一个导致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死亡人数飙高的原因则是救生船数量不足,当时总共有两千多人搭乘泰坦尼克号,但实际上救生艇仅可载一千多人,这又是一项致命的人为疏失。雪上加霜的是当时泰坦尼克号号称“连上帝也沉不了的不沉船”,因此当船难发生时,大多数的乘客们仍未意识到危险,故疏散乘客时许多人不愿意上救生艇,导致许多救生艇根本没坐满人便放下,因此沉船时许多人便与泰坦尼克号一同沉没,有些乘客虽然逃离了船身,亦在沉船时一起被吸入海里,或泡在冰点的海水中失温而死。这也警惕我们应时时留意身边的危险,当灾难来临时更应提高警觉,而非浑然不知。

此外,这部电影场面的壮观浩大亦令人叹为观止,不论是船上豪华富丽、美轮美奂的餐厅、酒吧、客房等设备,或是沉船时海水冲涌进船舱,船裂成两半,船尾被船头往下拖形成九十度后下沉等等壮盛惨烈的场景,加上一些精采刺激的片段与唯美浪漫的镜头,让我感觉欣赏这部电影彷佛经历了一场美妙的视觉与听觉的飨宴,令人回味无穷。

总之,“泰坦尼克号”是我观赏过的众多电影中最能触动我心弦、最令我喜欢的一部影片,不仅剧中凄美的爱情故事深深感动了我,电影里的许多情节亦触发我深入省思,真希望此部电影能再度搬上大银幕,让我得以再次沉醉于“泰坦尼克号”的感动中。

《泰坦尼克号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