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5篇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在新校园里,《开学第一课》与我们再一次如约相见,这一期的课堂主题是梦想专栏,我看完后感受颇深。
有梦就有动力
梦想就像天空中的星辰,虽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我们努力,总有一天可以触摸到它。
课中和我们同龄的付丽娟,从小梦想当兵,经历过一次次严格又艰苦的训练:每天早上长跑几公里,小小年纪的她不堪重负,一次又一次地倒下,却又一次又一次地爬起。
爱上跳伞的她,为了梦想,一天又一天“贴凳子”,辛苦的训练曾一度让她无法承受,但想着自己的梦想,她咬牙坚持到了最后。皇天不负有心人,她成功了。是什么让她坚持到现在?――是梦想给予了她动力。
任何一个梦想都需要动力,而梦想本身就是动力。为了梦想我们需要努力向上,遇到困难时我们要想到自己的梦想,这样你会迸发出无限的动力。
相信经过磨练的人才能散发出最耀眼的光芒!
有梦就要坚持
课堂中的舞蹈女教师廖智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了双腿,刚开始,她认为她的人生就此灰暗了,没有了双腿怎么能跳舞?她陷入了的巨大绝望之中。
经过反思之后,她的心中很快点燃了斗志:她的生命中缺少不了舞蹈,她仍然要像以前那样美丽!
所以,她开始训练,不断地失败,不断地站起,最终,她学会了走路、跳舞、游泳……她犹如一只破蛹的蝴蝶,在阳光下翩翩起舞。
她赢得了自己的尊严,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廖智老师心怀梦想,坚持的结果使她的人生充满了新的希望。坚持是我们要向她学习的,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舞台上她动人的倩影,是她用泪水加汗水换来的。
而我们在平日的生活学习中似乎总是缺少毅力,缺乏持久的学习意志,现在看来这是相当不好的。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寒,做任何事情,唯有坚持,梦想才会离我们越来越近;唯有坚持,我们才可能盼到冰雪消融、百花盛开的那一天。
有梦就能出彩
郑亚波,一位平凡而又特殊的母亲,当她的儿子被查出有智力障碍时,她犹如当头一棒、五雷轰顶。
她深爱自己的儿子,她不想放弃他。听说弹钢琴能让孩子手指灵活,聪明起来,她便自己学一点教一点,就这样,一个没有音乐细胞的母亲为儿子学习了十年音乐。十几年后,儿子长大了,可以和常人一样上中学了,钢琴也弹得相当好,妈妈笑了,她的梦想实现了,她的付出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是啊,梦想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希望,有梦想的人是幸福的、有梦想的人生是充满希望的、有梦想就能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出彩。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每个人都拥有着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每个人都有追求梦想的权利,但是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不会留给懒惰的人,只有那些勤奋的人才有资格向着梦想前进。珍惜我们的梦想吧!带着梦想出发吧,让成功之花绽放!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
9月1日,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观看了《开学第一课》,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当我看到五星红旗飘扬在天安门广场、珠穆朗玛峰、“海口号”战舰、国际赛场……,甚至闪耀在月球时,一股强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伟大领袖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重地向世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了!”,全国上下欢声雷动,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并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1949年10月,当全国人民都沉浸在庆祝新中国成立的喜悦之中时,郭德贤老奶奶等一大批爱国志士仍然被关押在重庆白公馆、渣滓洞,他们面临反动派的威逼利诱,毫不畏惧,并坚持和敌人作斗争。当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时,他们万分激动,亲手绣了一面五星红旗,他们要用这面五星红旗去迎接新中国的第一缕曙光!
1975年,以夏伯渝爷爷为代表的的老一代登山队员,用他们的血肉之躯在珠穆朗玛峰北坡“第二台阶”架起了“中国梯”,以方便后来者顺利登顶。夏伯渝爷爷就是在架设“中国梯”时失去了双腿,他们用自己的身躯,换来了成千上万的登山队员的安全!20xx年5月14日,当夏伯渝爷爷拖着假肢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并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在峰顶的时候,夏爷爷热泪盈眶:“我终于实现了四十年来的登顶梦!”他们勇于探索,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让我深感敬佩!
被誉为“中华神盾”的“海口舰”悬挂着五星红旗,航遍了亚洲、非洲、美洲、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航时3万多小时,航程34万多海里,足足可以绕地球15圈。以严冬叔叔为代表的的海军将士们,舍小家,顾大家,用他们的不懈努力和实际行动,保卫了祖国的海疆,保护了商船、渔船,捍卫了国旗的威严!
20xx年1月11日,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成功登陆月球,并交互拍照,他们胸前的五星红旗格外耀眼,他们用鲜艳的五星红旗向全世界宣布:“月球,中国来了!”这是多少航天人刻苦钻研,奋力拼搏的结果啊!
……
今年暑假,我在天安门广场亲眼目睹了升国旗的过程,当五星红旗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的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世人宣告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幕,脑海里浮现出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而顽强不屈、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画面,浮现出一代代中华儿女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不懈努力、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场面……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立志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为国旗更加鲜艳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星红旗,你是中国的象征,你是我们的荣耀,我为你自豪!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3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美就在我们身边,也许有人会说:“美,就在我们身边吗?我们为什么看不到呢?”其实,美的的确确就在我们身边,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已,女航天员刘洋发现的美是她在浩瀚的宇宙中,看到了太空的美,太空是那么的宽广,那么的无边无际,并且还体验到了太空中失重的乐趣,体验了飞檐走壁和飘在空中等很多生活中很难做到的事,她探索到了太空的美,然后通过一段视频,我们看到了姚明,他在南非大草原上,体验着每天都与动物生活在一起的乐趣,他发现了动物也是非常有灵性的,正因如此,他发现了动物的美,是啊,同学们,节假日时,做完功课,让我们放下沉重的书包,如山的压力,跳出无边的题海,来到大自然中,体验一下花草的芳香,蝴蝶的舞姿,像刘洋和姚明一样尽情探索大自然中的美丽和奥妙,让我们的生活变的多姿多彩!
第二课,我们见到了奥运冠军焦刘洋和叶诗文,是她们为中国赢得了荣誉,是她们创造了中国的美,然后通过一段视频,我们看到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场面,一座 ……此处隐藏10015个字……人,因为‐‐孝心可贵。在这父亲,看着父亲脸上流露出的欣慰与自豪,何洪涛也是快乐的。天下的父母都是伟大的,呕心沥血教育我们,无微不至呵护我们,在我们身上,她们赌下了毕生的心血,这份恩,无以回报,但,也必须学会回报。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尽孝是几千年来不变的道理,它落实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付出,尽孝在趁早,我们的成长伴随的是父母的老去。在我们被幸福包围之时,便应开始尽孝,被爱与尽孝应是相连的,因为被爱着,所以要尽孝,也因为尽孝了,所以获得了更多的爱。
孝,乐其心,不违其忘。何时何地,不要忘了那为我们无私付出的父母,她们教会我们礼,给予我们爱,我们回报她们的应是孝。
既然我们有缘相遇/我就不会把你放弃/你是我生命的继续……这是曾风靡一时的秦勇献给儿子大珍珠的歌。父亲的去世,儿子被查出患有重度感统失调症,身为黑豹主唱的他选择了隐退,悉心照顾儿子。但他的儿子学习起来总要比别的孩子花上千百倍的时间,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终于换来了大珍珠一次又一次的奇迹。大珍珠被爱着,也尽力回报着……
爱是能创造奇迹的,秦勇放弃了荣华富贵,万人瞩目的生活,只为向儿子表达他的爱,谁能说这份爱不无私,不伟大?谁能说天下的父母不伟大,不神圣?大珍珠被他的爸爸无私的爱着,他是幸福的,可他也在不觉中产生着细微的进步,他用行动证明着他的孝心,进步中的他,亦是快乐的,满足的。正因有了父母的爱与呵护,我们的生命才得以维持,得以发展。爱亦是彼此的,父母爱我们将一切赠予我们,虽说无私,但她们都是渴望被爱的,那种被儿女关爱幸福感,是所有父母都渴望的,只是,她们更多的是付出。爱需要即时表达,时光在不断改变着父母的容颜她们不觉间长出的皱纹,白发,都是对我们的一份担忧与爱啊,只有用行动证明自己的孝心,才不枉父母的付出。
爱是美丽的,还是彼此的,爱需要彼此关怀,才会永恒,不要忽略了父母的爱,也不要遗失了心中的爱。被父母无微不至地呵护着,细心地爱着,我们是幸福,满足的;但爱,也需要我们的珍惜,向父母尽孝之时,我们亦是快乐,喜悦的。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4看了央视一套9月4日的《2017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真的感慨万千。首先感谢节目组精心选择的嘉宾和演出艺人。嘉宾们通过分享故事的形式,很真实很饱满的还原了当时的情景,让我更加的感触和意识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前辈们用钢铁般的意志和大无畏的精神为我们闯下来的。
让我印象比较深的嘉宾是秦怡奶奶。白发苍苍的她坐着轮椅给我们讲述了国歌的故事。通常一个国家的国歌,承载着这个民族最深沉的记忆。我们大家一定都在各种场合下唱过无数次的国歌,特别是每次唱起我都有种激动又自豪的心情。可是,在看《开学第一课》之前,我对国歌的印象也许只停留在“作者是聂耳,名字叫做《义勇军进行曲》“这一简单的层面上。然而这次通过秦怡奶奶的分享,我才知道这首让我无数次激动光荣自豪的乐曲产生过程也充满艰辛。
国歌里有一句歌词叫做“把我们的血肉,筑城我们新的长城”。这句话是因为当时敌人在长城的城墙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我们的战士们就义无反顾的用自己的肉体一波一波的挡在了缺口前,直到打退最后一批敌人。“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这些歌词突然变得如此沉甸甸,因为那都是血和命的分量。一朝报国不图返,青山忠骨郁葱葱。而且,因为当时抗战期间条件艰苦,没有钢琴可以边弹边修改,聂耳就拜托他的好朋友金焰帮他一遍遍唱出来,直到改到满意为止。
听到满头白发的秦奶奶讲完这个故事,我的感动也满在心里。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每次我听到《义勇军进行曲》的时候都如此的心潮澎湃。国歌是活的啊!它的每一句歌词都是一个有血有肉让人泪目的故事;它随着战斗的炮声一遍遍被唱响、修正。也许在将士们奋勇杀敌的时候,这个曲调给过他们鼓励;也许在艰难的创作期间,我们解放军的捷报给了“国歌”创作的更多灵感。是啊,战士们每次的为了胜利为了和平的冲锋就好比这首歌曲的产生:没有钢琴,我们就唱出来一遍遍改!没有良好的武器装备,我们就多用策略取得胜利。抗战过程就像这首歌曲一样,虽然艰辛不易,虽然百孔千疮,我们却有坚不可摧的意志,最后取得成功!
有一句话说:“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尽国忠”。谢谢抗战将士们做出的贡献,谢谢分享给我们这些生动故事的嘉宾们,谢谢《开学第一课》做了这么棒的节目。爱国,勇敢,团结,自强。希望新一代的青年们继续把老一辈的精神传递并发扬下去。
最后,正义不容亵渎,历史不会重演!我们也不会忘记那些曾经奉献自己青春和生命的英雄。谢谢你们!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5时间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仿佛一名匆匆过客,转眼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开学日子,随着开学的来临,每年全国中小学生必须要观看的《开学第一课》也如期而至。今年的这期节目将在9月1日晚8:00央视综合频道CCTV-1正式播出,钟南山携手“抗疫英雄”开讲2020年《开学第一课》新主题“少年强中国强”。此次节目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展现我们伟大民族的精神面貌,面对逆境依然可以无所畏惧,迎难而上。
2020年央视播出的《开学第一课》尝试新模式,开启“云课堂”,通过实时连线方式让全国各地中小学生同上一堂课,同步互动交流。这次课堂在武汉和北京这两座城市设置,北京这边的课堂由康辉、尼格买提担任主持人,而武汉课堂那边则是由撒贝宁、朱广权担任主持人。除此之外,两个地方的课堂都设置了一名学生课代表,由他们共同带领我们聆听这堂特殊而有意义的“第一课”。
这次节目向我们传递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同时这也是值得许多人为之而深思的理念。2020年,对于全国人民来说是极为艰难的一年,病毒的侵袭,使得我们的生命健康受到严重的威胁。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为了我们负重前行,积极投身于此次战疫中,他们不畏生死,不计报酬,勇敢地迎难而上,只为了换取我们的生命健康,早日脱离危险。他们大义之举温暖着我们每个人,同时完美地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我们不禁为他们感到自豪和敬佩。
节目中,钟南山院士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讲述个人成长的过程和新冠疫情发生时奔赴武汉一线的故事,给予了我们青少年许多的感慨以及心得感悟,同时激励我们这代人一定要热爱生命,勇于担当。担当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十分重要,可以说是一种责任所在。尤其祖国面临危难之时,身为中华民族的我们更是要担起重任,积极投身。这次疫情的突然袭击,84岁的钟南山率先进入战场,不畏困难,面对疫情,深入调查,研究对策,教导我们如何抗击和防范病毒。钟南山院士这一举动正是体现了担当的责任,危难面前,有担当的中国人是中华民族最美的英雄,所以这一品质,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要具备。
随着《开学第一课》的结束,节目里的所有内容都值得我们再次回顾和感悟。这不只是一个节目,更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堂课”,对于我们而言,节目中我们要学习的人和事有很多。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学会用头脑去思考问题,用双眼去看世界,尽自己所能创造生活创造未来,即使过程艰辛也要坚强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