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体会 > 读后感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15篇

时间:2021-07-27 23:27:50 收藏本文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15篇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15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1

用时一个月,终于把这本页数多达8千多页的书籍,读完。昨晚上,读完以后,脑子里真的有很多的想法,就像当年明月讲的那样,看历史,只有2个字,悲剧。跟随着朱元璋,从一无所有,到建立明朝,在崇祯皇帝的无数次自救计划失败,到最后的不甘心的自缢,那种对于国家的情怀;以及各个首辅,愿意的不愿意的,好的坏的,精明的和稀泥的,最后的下场,貌似都是一样的,没有一个好的下场,被挖坟的居多。

那一刻,突然明白:为什么,读史会使人明智。因为不管处于什么样的朝代,身为人臣,总是那样,有忠心的,也有奸佞的,你真的会在那个历史条件下,看到一个很大的格局,这个格局,是在你现实生活中,不会去考虑到的,也许是历史的沧桑巨变,也许是一路的下坡路,你会看到,很多很多的东西。

记忆最深的的东西,是最后结尾的地方,那首诗,那四个字:相信未来。就算是自己的一生,你也会经历很多很多的东西,人生真如过山车。昨天看自己人人网,很久之前的那个动态,讨厌人生的起伏不定。讨厌的东西,也是会去经历,注定的东西,真的不会逃过去的,那天,同时觉得,自己以前没有活的那样纯粹了,以前可以一觉到天明,现在不会 ……此处隐藏9087个字……么纯粹讲历史。这本书以幽默的口吻讲,有时给一些赋有哲理的话,显而易见,这本书更能吸引读者吧。一本书不从商业价值来说,被写出来的使命就是让人看,没人看那就不值得写出来。

《明朝那些事儿》值得我们一看,虽然书很厚,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看。多读点书终归是好的。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15

历史是什么?历史就是那些残台断瓦、古庙荒冢吗?就是那些发黄的书本吗?不是,历史本身很精彩,历史可以写得很好看。《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以小说的形式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朝代的崛起。

朱元璋生于乱世之中,背负着父母双亡的痛苦,从赤贫起家,他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依靠。他曾经乞讨过,他曾经当过和尚,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他经历千辛万苦,无数次躲过死神的掌握,从死人堆里爬起来,掩埋战友的尸体,然后为了给所有被害死的百姓报仇,他继续前进,继续战斗。最后,推翻了元朝,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宣布即皇帝位,定年号为洪武,国号为明。从此以后,天下百姓被元朝统治了68年后终于迎来了一个新的朝代。

“我真的好想再活五百年。”,每当听到这气势磅礴的歌曲,我都会想,那些处于权力顶峰的帝王们,他们步入人生暮年,看着锦绣山川,遥想着当年的丰功伟绩,但这一切在历史的面前的多么的渺小,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下,他们会做何感想?朱元璋从社会最底层,凭借自己的勇气与决心,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最终成为了大名天下的创造者。是的,其实命运之神并不存在,他也不会将什么宝剑和天下交给一个乞丐,在那绝望的日子里,并没有人去同情和可怜这个人,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明白了坚强的意志和勇敢的决心可以战胜一切困难,执着的信念与无谓的心灵才是最强大的武器。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