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体会 > 读后感

《钓鱼的启示》读后感(通用7篇)

时间:2021-08-18 08:05:36 收藏本文
《钓鱼的启示》读后感(通用7篇)

《钓鱼的启示》读后感(通用7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钓鱼的启示》读后感(通用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钓鱼的启示》读后感1

今天,我们终于学完了13课——《钓鱼的启示》,这是一篇令人回味、发人深思的文章。

文中严厉而又慈爱的父亲要儿子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是因为离捕捞鲈鱼的时间还差两小时,可是儿子还是做了一番思想斗争,最后,通过父亲的教育后把鲈鱼放了回去。

成年后的作者成为著名的建筑师,他一直记者”父亲“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不拘小节、甚至是不道德的行为,只不过我们没有去重视它。比如说:为一点急事闯红灯,上课着急把同学的铅笔盒弄倒了,捡到别人的物品占为己有······这些生活中简单的是非难道不是常常在考验着我们的道德吗?

当我读到”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人的’鱼‘,“我不仅想起国庆长假里的一件小事。我们全家在黄山旅游,早上我们一家三口在景区的小街排档吃早餐,一共吃了20元,结账时,妈妈给了老板一张一百的整钞,老板数来数去找了妈妈几张十元、二十元的散张,妈妈看了看,又数了数,笑着对老板说:”我们可要白吃了,你把一百元换成零又还给 ……此处隐藏2471个字……校走去。这是道德在考验我们吗?我想,不行,身为一个少先队员,我不可以这么做,我一定要将钱还给那个老板,做一个有道德的小学生。可那是一元钱呀!老板不会有什么损失的!又一个想法冒了出来。最后,我们将钱还给了老板,经受住了道德的考验。

《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使我受益匪浅。

  《钓鱼的启示》读后感7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五课《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

课文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在鲈鱼捕捞日的前一个夜晚,父亲和“我”去钓鱼。“我”好不容易捞着了一条大鲈鱼,可是因为还没有到捕捞鲈鱼的时间,父亲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我”非常不愿意,但是父亲非让“我”放回去,最后“我”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湖中。

长大了,“我”才觉到,父亲当时是对的。正是父亲当时的严格教育,使“我”从小就有了道德实践的勇气。所以“我”不但理解了父亲,还对他充满了感激之情。

如果父亲当时没有让“我”放掉这条大鲈鱼,而是带回家去,那么,作者在建房子的时候,就会用低质量的建筑材料,房子就会很容易倒塌,会使很多人失去宝贵的生命。

在这篇课文中,我知道了我们长大的时候,都会有一些跟“大鲈鱼”这样的诱惑,引诱着我们。我们不能因为别人给了你一些金钱、荣誉、地位,你就做出不道德的事情。

道德的抉择是很难的,然而它是高尚的,在是与非之间,显示着巨大的道德力量。其实,是与非的问题,在我们的身边,是每天都有的。比如:在没有人的时候,地上有5块钱,你是否据为己有?你喜欢同学的那块橡皮,想让同学送给你,可是她不送,你是否去偷偷拿走?在没有人的时候,你是否乱扔垃圾……这些,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道德抉择。

每个人都要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钓鱼的启示》读后感(通用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