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虫记读后感(15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领悟呢?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昆虫记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昆虫记读后感1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读完了法布尔写的一本著作——《昆虫记》。这本书里面写了许许多多可爱的小昆虫,法布尔把各种各样的小昆虫都描写得生机勃勃、活灵活现,这本书让我十分着迷,让我受益匪浅。
法布尔是法国一位著名的科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是非常不容易的`,是因为他从小就热爱大自然,热爱昆虫。他出生于农民家庭,从小生活就很困苦,但他依然孜孜不倦,坚持不懈地研究着昆虫。法布尔没有向任何的困难与艰辛低头,不断获得新成果。有一次,他在夜晚研究昆虫,研究着研究着,他感觉身边越来越亮,原来已经到了早上了。还有一次他也在研究昆虫,他爬在地上,许多人都围过来看,可他仍不知晓。一天傍晚,爸爸和妈妈干完活,却发现法布尔不见了,他们心急如焚,在田野里到处找,却怎么也找不到,原来他正在痴迷地观察着“纺织娘”。还有一次爸爸叫他去放鸭子,他却把鸭子放在一旁,自己在水边观察美妙的水底世界,当他正津津有味观察时,有一只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从他身边飞过,他便去追小甲虫,他把这个小宝贝仔细地呵护着,他还捡了许多的小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他回到家时,却遭到了父母的责骂,可这并没有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法布尔是第一位研究昆虫的人,他用自己毕生的精力全部用在了研究昆虫上了,真实的写下了许多昆虫的本能和习性。如:凌晨蝉是怎么脱壳的;屎壳螂是如何滚动粪球;蚂蚁又是如何去吃蚜虫的分泌物的……就是他这种执着,写成了《昆虫记》这部著作。他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重。
《昆虫记》这本著作,很详细地描绘了昆虫的生活,这部书为我们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使我们人类迅速地走进了文明时代。想想法布尔,再想想我自己,他是那么地坚持不懈,那么地孜孜不倦,而我却连做几道题都烦,我真是惭愧。从此以后,我也要学习法布尔的那种精神,在知识的海洋中到处遨游。
昆虫记读后感2郁郁葱葱的盛夏伴随着响亮的虫鸣声,就如我手边绿色封面的书本蒙上一层神秘的薄纱,让人隐约感受到了其中的盎然生机与活力,更让人想要探知。
以前的我不喜欢生活在角落里的“小人物”,且不说它们生活的环境阴暗潮湿,让人不喜,光是他们的外表都难以让人喜爱亲近,更无法将他们与可爱这一词语联系在一起。我不关心他们的生命,更不会在意他们的生活,我只希望他们越远越好。
但当我翻开《昆虫记》,以前的那些看法全部消失了。我在看一本书,可文字一入眼,却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里面的文字生动形象,虫子不再令人讨厌,反而变得可爱有趣,他们的生活方式特别让人向往,我竟想着去做一条丑陋的毛毛虫破茧而为一只美丽的蝴蝶,经历了巨大的艰辛,换来蜕变与绽放。我想那时的我一定万分激动和骄傲,就像是经历了艰难险阻,最终成功。
当把一个渺小的生命不断放大,我眼前的便不再是可以踩在脚底的虫子,而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有着和人一样的生命,会和人一样生活,能似人一般成长。生命没有三六九等之分,人也不能随意支配任何生物的生命,生命即使再讨厌都不可以,更何况这些原本认为的丑陋其实是异常可爱。
《昆虫记》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个世界,我在这个世界中收益颇丰。作者坚持不懈的'刻苦精神令人敬佩,但我感触最深的却是对一个生命应给予怎样尊重,生活在自然中,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每个生命都是平等的,我们应该去认真的了解,去发现、欣赏它们的美丽,应该对每一个生命报以真切的尊重。看吧,那些我曾经最讨厌的虫子,其实也非常可爱呢!
昆虫记读后感3《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照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这本书以忠实于法文原著整体风貌及表达特色为选择原则,让中国读者首次领略《昆虫记》的真实面目。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虫子”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些写“虫子”的书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会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更是奇迹中的奇迹。
这些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法布尔拥有“哲学家一般的思,美术家一般的看,文学家一般的.感受与抒写”。在本书中,作者将知识与人生感悟融于一炉,娓娓道来,在对一种种昆虫、日常习性、特征的描述中体现出作者对世事特有的眼光。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本书的问世被看作动物心理学的诞生。
《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法布尔也由此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桂冠。人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黄蜂”“蝎子”“象鼻虫”在内,都在同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之中,昆虫也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昆虫的生命也应当得到尊重。
《昆虫记》的确是一个奇迹,是由人类杰出的代表法布尔与自然界众多的平凡子民――昆虫,共同谱写的一部生命的乐章,一部永远解读不尽的书。这样一个奇迹,在人类即将迈进新世纪大门、地球即将迎来生态学时代的紧要关头,也许会为我们提供更珍贵的启示。
昆虫记读后感4我有许多书:《小公主》,《城南旧事》,《漂亮女孩夏林果》……但这些书我觉得很一般,只有《昆虫记》才是我真正的乐园。
《昆虫记》,我的乐园。一翻开它,里面的小昆虫争先恐后地往我面前挤,生怕我看不见它们似的。
首先进入我眼帘的是那美丽的孔雀蛾。它的身体是红棕色的,脖子上面有一个白色的小领结。孔雀蛾的翅膀上还有一圈灰白色的花边,多么漂亮啊!孔雀蛾虽然非常美丽,人见人爱,但它的生命却是那么的短暂。它只有两三天的生命时间。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它会拼命的找异性。有些孔雀蛾还没有找到就死去了。所以,美丽的孔雀蛾总是很珍惜时间,不浪费一分一秒。每当我看到这儿的时候,一只只孔雀蛾好似从书中飞了起来,它们成群结队地在我面前翩翩起舞,对我展示着它们独特的魅力。这难道不会让我快乐吗?
其次进入我眼帘的是狼蛛。虽然它很凶残,但我对它还是有着好感。狼蛛长有两颗毒牙,里面含有剧毒,被它咬到的人会马上失去知觉。如果是麻雀,老鼠这些小动物被它咬到就会死去。狼蛛虽然凶残,可它却是一位负责任的母亲。狼蛛妈妈在产卵之前会用吐出来的丝织成一个网,有人的'手掌那么大,织好后,狼蛛妈妈会用最好的丝做成一个小碗,产完卵之后就做一个盖子把小碗盖住,这样就好似一个小球。狼蛛妈妈不管 ……此处隐藏4603个字……的观察。
《昆虫》不仅充满了对生活的敬畏,而且还包含了一些精神。那种精神就是追求真理,也就是追求真理,探索真理。这就是法布尔的精神。在昆虫的指导下,我将继续探索一个神奇的昆虫世界。
昆虫记读后感12这个寒假,我看了法布尔的《昆虫记》,这是一本讲小昆虫的书,这本书令l我十分着迷,原来昆虫世界也有这么多的奥秘呀!
《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布尔,他出身寒舍,一生勤奋刻苦,终于自学成才。在获得硕士,双学士,博士学位以后,就任中学教师,业余时间观察昆虫,他笔下的小虫子,让人看了之后觉得可爱,这一切,都归功于他的毅力。如果没有他没日没夜的观察,人们哪里知道那么多昆虫的秘密呢?
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小昆虫们”,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小虫子们”写出十卷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些写“小虫子”的书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会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更是奇迹中的奇迹。就是这样一个奇迹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人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黄蜂”蝎子”“象鼻虫”这些小虫子在内,也是地球的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小昆虫的生命也应当得到尊重。
昆虫学家法布尔以人性而关照小虫子,千辛万苦写出传世巨著《昆虫记》,为人间留下一座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散文宝藏。《昆虫记》的语言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的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而“小甲虫”则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他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多么可爱的小生灵!我觉得《昆虫记》是值得一生阅读的好书,这本书写的很好,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小昆虫们描写的很生动!
昆虫记读后感13今天我偶然读到了《昆虫记》这本书,刚读完第一个故事,我立刻被书中各种各样的充满传奇色彩的昆虫深深吸引了,嘴中不由惊叹:“大自然是多么奇妙无穷啊”!
在法布尔的笔下,勤劳的蜜蜂,威武的螳螂,唱歌的蝈蝈,凶猛的狼蛛……这些昆虫仿佛都活了过来。在你面前嬉戏、捕食,让你身临其境,留恋忘返。
粪金龟是大自然的清洁工,关于他的故事法布尔费了不少心思,当粪金龟搬运它的圆球时,作者用他那丰富的想象力与出色的观察力为我们描绘出这样一幅画面:它用后腿抓紧这个圆球,再用前腿行走,倒退着前进,每次他都选择走险峻的斜坡,攀登那些简直不可能上去的`地方。他一步一步艰苦的到了相当高的高度。一不小心,努力便成为泡影。此时一个固执勤劳的形象,跃然纸上,我钦佩不已。
我不禁想到,作者能用笔将昆虫们的一举一动记录的如此详细,难道不是依靠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观察吗?看来《昆虫记》不仅教会了我众多的昆虫知识,还有发现昆虫的秘密的诀窍---耐心和观察。当你对昆虫看久了,再回忆起来昆虫的样子,名称、生活习性都已烂熟于心,水到渠成了。
我又想到,昆虫记这本名著,是建立在“有昆虫”这一层面上的,如果人类肆意破坏森林、河流、田地,那么昆虫变成了化石,往昔一切不复存在,那还怎么观察昆虫?《昆虫记》中各式各样的昆虫,包括法布尔在内,他们都不想让这部著作消失吧!
昆虫记用那奇幻的语言带我走进昆虫们的世界,它包含了各式各样生机勃勃的昆虫,让我懂得珍惜自然的可贵;他记述了昆虫复杂多变的生活习性,使我学到了知识、明白耐心观察的重要性。读到它,真是我的幸运。
昆虫记读后感14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阅读一本好书,能净化人的心灵,使我们的视野更开阔,更芬芳。
五年级时,从学了一篇课文《装满昆虫的衣袋》后,我一直渴望着探索神秘的昆虫世界。这个暑假,妈妈给我买了那耐人寻味的《昆虫记》,让我感受到昆虫虽然是渺小的生命,却充满了灵性。
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布尔,他的《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他拥有着哲学家一般的思,美术家一般的看,文学家一般的感受与抒写。在这本书中所有的昆虫都不是独立的存在,它们和人类一样,有着复杂的身体结构,有着微妙的喜怒哀乐,有着杰出的直觉和本能。
我一直不明白在夏日里站在枝头上唱着“知了知了……”的“自由歌者”——蝉到底是害虫还是益虫。通过这次阅读,我知道了蝉是害虫,它是靠着植物的甘甜汁水来维持自己的生命,使植物在它的毁灭下死亡,多么残忍啊!幼蝉在地下“潜伏”了四年之长才能钻出地面;夏日里,在树上尽情歌唱5个星期之后便繁殖下一代然后死亡。
这部书还告诉了我们:屎壳螂是如何滚粪球来储存食物的;蚂蚁是怎样去吃蚜虫的分泌物的;蜣螂的工作比农民的工作还要辛苦,但是蜣螂却比农民还要任劳任怨。诸如此类的种种昆虫故事与奥妙便蕴含其中,耐人寻味。
现在想知道一件事并不困难,可以百度,可以谷歌……可是法布尔却花了一生的心血研究与观察,不知经历了多少挫折与困难,父母的责骂 丝 毫 没 能 阻 止 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我能想象到法布尔为了观察蚂蚁,一动不动地拿着放大镜在草丛旁待了一下午的艰辛;为了扑捉一只小虫,气喘吁吁地追赶着,绊倒了也不管的执着……法布尔的精神让我们肃然起敬。一次实验失败了,他没有气馁,收集数据、分析原因,转身又设计下一次。严谨的实验方法,大胆的质疑精神,勤勉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
多么可爱的小生命,多么有意思的《昆虫记》!
昆虫记读后感15《塔兰图拉毒蛛》是《昆虫记》的一篇,这篇文章中,毒蛛的那些点点滴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重点记述了作者诱捕蜘蛛时蜘蛛如何狡猾地避开以及蜘蛛毒牙的可怕威力,让我看到了它的机敏和强大。不得不说,塔兰图拉毒蛛是真正的生存高手。它虽身怀致命武器,却仍以中规中矩的态度和墨守成规的方法长久而安稳地生存于危机四伏的丛林之中。
塔兰图拉毒蛛的生存方式让我明白了“适者生存”的道理。我们的`生活也需要这种能力。因为生活不能一帆风顺,我们所处的环境也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面对不利于我们生活的环境,我们便要适应环境,而不是去愤恨社会,自我放弃。就像“晚清四大重臣”之一的李鸿章,原本霸气四溢、顶天立地的他,却不幸生活在了腐败的晚清。对此,他没有选择站出来对抗这个即将覆灭的王朝,而是选择适应,融入腐败不堪的社会为其尽一份力量。
伟人的生存法则亦如此,我们也应有此品格。就好像我们现在赖以生存的社会,虽然丰富多彩,但也总是会有一些不满意的地方,也自然会给我们带来苦恼。但面对这些,我们又怎能轻易放弃?当这些逆境向我们袭来时,我们所应做的不是寻死觅活、抑郁轻生,因为如果这样我们便会被冰冷的社会淘汰,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机会。此时最应做的是改变自己的心态,放低姿态去适应这个不利于发展的新环境。不要总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也不要认为适应就是屈服。其实,无论你有多强大,都是社会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你的存亡不会影响任何人。所以,适应和容忍才是生存之道。
《昆虫记》就像这样,以昆虫的视角揭露生存之道,让我深刻地明白了“适者生存”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