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爱心树》有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爱心树》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爱心树》有感1有一本书我第一次看的时候,嘻嘻哈哈,很开心。重复看的时候,开心的感觉越来越少,迷茫的时间却越来越多。而今天当我第6次看完时,有一股酸酸涩涩的感觉从心底深处弥漫开来,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本书叫《爱心树》。
《爱心树》讲的是一个男孩和一棵大树之间的故事。男孩小时候天天陪大树玩,在树下采集掉落的树叶,开心的时候爬上树枝荡秋千,饿了吃树上的`苹果,和大树玩捉迷藏,玩累了就在树荫里睡觉,大树非常快乐。但是小男孩一天天地长大,却不停的向大树索取。需要钱了,摘光了树上的苹果;需要造房子,砍光了大树的树枝;需要造船出游,砍掉了树杆;最后年纪大了什么也不需要,只想找个地方坐下来,大树还是快乐的挺直它的树墩,让男孩坐下了。
大树为了男孩,把自己拥有的全部都奉献给了他,却从没有向男孩要过回报。我幡然醒悟,我不就像这个小男孩吗,妈妈不就是那棵大树吗!妈妈平时把我照顾得无微不至,而我一直接受得理所当然,却从来没有想过要为妈妈做些什么。妈妈知道我最喜欢吃牛肉,每次饭桌上都会变着花样做着青椒牛柳、黑椒牛排、五香牛肉。而令我羞愧的是,我绞尽脑汁的回想着脑子里那点可怜的信息,却怎么也记不清妈妈最喜欢吃什么。每年我的生日,妈妈总是第一个送给我祝福的人,而我却至今也不记得妈妈的生日究竟是在哪天。记得前年我被开水烫伤,疼得整夜都在哭闹,是妈妈彻夜未眠,衣不解带的照顾我。我的手愈合了,妈妈却累病了。
“叮铃铃”门铃响了,是妈妈回来了。看到妈妈手上提的牛肉,只觉得鼻子一阵酸楚,眼眶湿润了,我一头扎进妈妈的怀抱,暗下决心,我绝不能像书中的小男孩这么自私,从现在开始,我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好好听妈妈的话,为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读《爱心树》有感2今天下午,老师给我们讲了一本绘本,名字叫《爱心树》。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一棵树,每一天都会来同样一个小男孩,男孩每天都要和树玩游戏,可是男孩长大了,经常找树要东西,树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小男孩,却不要求回报。让我热泪盈眶。
我身边也有一棵树,那就是我们的阮老师。每当我们学习落后时,她总是用最真诚的.心给我们辅导,每当我们比赛输给其他班级时,她总是用最清脆的嗓音鼓励我们,就这样,她默默地付出了很多,却没有向我们索取过什么。还记得,那是一个一年一度的母亲节,老师每天晚上都加班给我们做ppt,给我们准备材料,直到晚上十一二点才弄完。母亲节下午,老师还专门把美术老师请来,在黑板上写了“感恩母亲”四个大字,迎着阳光的折射,老师的鬓角爬出了几根细细的银丝,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老师的爱。
这就是我的“树”,怎么样?你一定也希望有一棵这样的“树”吧?我以后才不会做像小男孩那样的人,我要做一个懂得感恩的好孩子。
读《爱心树》有感3今天,廖老师让我们读了一篇名为《爱心树》的文章。文中的那棵大树倾尽全力帮助一个男孩,却毫无所求,最后只剩下一截老树桩,还在尽量满足男孩的要求,可老树自始至终都很快乐。
文中的大树和男孩其实就像是天下的父母和做儿女的我们。父母辛勤劳动,含辛茹苦不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健康成长吗?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父母的索求也越来越多。父母毕竟已不再年轻,为了”养家糊口“却依旧努力地工作。这,难道不就是大树那无私奉献可贵品质的一个写照吗?而那个小男孩,也就是我们,动不动就要父母买这要那的,一点也不会体谅父母,经常挥霍父母的血汗钱,而且还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这难道不正像是文中那男孩的所作所为吗?可我们的父母在为我们付出时总是很快乐。因为他们认为,儿女的快乐就是他们的快乐。在如此伟大无私的爱的面前,我们能不惭愧吗?
由此,我不禁想到不久前去世的丛飞叔叔。他是一名歌手,一生致力于慈善事业,先后收养和资助了一百多名山区贫困学生、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同时还向慈善机构捐赠数额巨大的.现金。可这样的好人却得了癌症。临终前,他把所资助的孩子都叫到病床前,叮嘱他们要乐于助人,多社会作贡献。在孩子们含泪点头后,他才含笑离开了人间??
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老树这种高尚品格的不只是父母、丛飞叔叔,还有许许多多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他们每时每刻在我们的背后为着社会为着他人着想??
是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简评:我们在读文章时,会被其中的人或事感动,也就会自然地联想到自己及身边的人,二者的结合就是读后感的内容。习作由读《爱心树》,想到了父母、丛飞和自己,悟出了人间需要爱和报恩。(指导老师:廖华锦)
读《爱心树》有感4老师给我们说完了这个故事,我觉得大树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
妈妈为了我到句容上学,连工作也不做了。每天早上送我去学校,下午放学又要接我回家,还要做饭,洗衣服和辅导我家庭作业。
听爸爸说我小的时候很不乖,晚上睡觉喜欢踢被子,妈妈总是半夜三更还要时时起来,帮我把被子盖了又盖。
有一次放学的路上,突然下起了大雨,可是只有一件雨衣,为了不让我淋到雨,妈妈毫不犹豫地帮我把雨衣穿上了。到家我才发现她从头到脚全都被淋湿透了。
去年冬天,下了雪天气很冷,第二天早上路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但是快要期末考试了,我不能缺课,妈妈只好让我坐在车上推着我去学校。路上不断的看到有人滑倒,我坐在后面感觉到妈妈很小心地坚持着,生怕一不小心把我跌倒。本来十分钟的路程足足用了一个小时,到了学校我见她已经满头大汗了。
她为我奉献了自己不求回报。我长大了一定要好好孝敬妈妈,报答她的恩情。
读《爱心树》有感5这是一个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男孩不停地向树索取,树为男孩献出了自己的一切,无怨无悔。故事最感人的地方就是树的无私,无怨,最催人流下泪的是树奉献出了一切,却很快乐。
看着看着,就想到自己的父母,老师,朋友。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不是无牵无挂,父母给予生命,老师为其启智,朋友为其排忧解难。他们都是我们生命中的爱心树,在我们需要他们的任何时候,都会毫无怨言地帮助我们,支持我们。而我们, 多像那个男孩,有了快乐独自享受,有困难,有挫折时,才会想起他们。 如果不是爱,又怎能让树奉献了一切还无怨无悔呢?在整本书中一起贯穿全文的最让人感动的一句话,就是“树很快乐”。树枝被砍光了,树干被砍断了,已经牺牲到了没有什么可以牺牲的份上了的树,依然还是那么一句话。当看到结尾处那个被唤为男孩的老人,佝偻着身子坐在树桩上,“树很快乐”那几个字又一次跳入眼帘时,这怎不叫人感动?
我们也可以从这本书 ……此处隐藏2686个字……同时,我们也要懂得、学会报答父母对我们的爱。
读《爱心树》有感11今天下午,老师给我们讲了一本叫《爱心树》的绘本。从前,有一棵树,每天都有同一个小男孩来。男孩每天都和树玩游戏,但是当男孩长大后,他经常向树要东西。树把一切都给了小男孩,但他没有要求任何回报。让我泪流满面。
我旁边还有一棵树,那是我们的阮老师。每当我们学习落后的时候,她总是用最真诚的心给我们指导,每当我们输给其他班的时候,她总是用最清晰的声音鼓励我们。就这样,她默默付出了很多,却不向我们索取什么。
我还记得那是一年一度的母亲节,老师每天晚上加班给我们做ppt,给我们准备材料,一直到晚上十一点或者十二点才做完。母亲节那天下午,老师特意请来了美术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感恩的'妈妈”几个字。面对阳光的折射,几根细细的银丝从老师的太阳穴里爬出来,让我深深体会到老师的爱。
这是我的“树”,怎么样?你一定也希望有这样的“树”吧?
以后就不会像个小男孩了。我想成为一个懂得感恩的好孩子。
读《爱心树》有感12第一次读《爱心树》这本书,就引起我的深思,感慨颇多。
孩子爱这棵树,树也爱这孩子。孩子总是在树上荡秋千,饿了就吃树上的果实,生活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可孩子逐渐长大,需要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他开始向树索取。树把自己的苹果,还有树枝,甚至自己的树干都献给了孩子,树不求回报,不需感谢,感到非常快乐。
这棵树很无私很伟大,可这种爱值得吗?不,我认为不值得,是错误的。这样致使男孩养成依赖他人的恶习,而无法独立生活。应该鼓励孩子自己去赚钱,自己去努力,自己去创业。这样才是有尺度的`爱,才是智慧的爱。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少吗?我的奶奶就是这样一棵“大树”,我那可爱的“小公主”妹妹就是那“男孩”。每次我和妹妹去奶奶家,奶奶必定亲自来迎接,早早地等在门口,不时地朝外张望。一看到妹妹,马上低头说:“哎呀!这么远的路,快快快!快点进屋。”说着抱起小公主,笑容满面地进了屋。我们明明是一路坐车过来的,哪里会累啊!进了门,奶奶准备了许多零食,亲自送到妹妹面前。妹妹连句谢谢都没有,撕开包装,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垃圾也随手乱扔。奶奶看了,也只是笑了笑,默默地帮她捡起来。
唉!奶奶就像故事中的“大树”那样,对妹妹百依百顺。爱孩子当然可以,宠孩子,却不宜。正确的爱一定要有尺度,更要有智慧。
读《爱心树》有感13今天我看了一本名叫《爱心树》的绘本,书中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
《爱心树》讲了一棵大树很喜欢一个小男孩,小男孩每天来爬树、摘树叶、吃苹果、做游戏……男孩很开心,大树也很开心。可是,男孩渐渐长大,不再与大树一起玩耍。男孩希望获得金钱,大树把苹果给他去换钱;男孩需要建立家庭,大树把树枝给他造房;男孩希望去远航,大树把树干给他造船……当那个已经变成老人的男孩再回到大树身边时,大树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给他。不过它还有个树墩,可以让男孩坐下来休息……
看完这本书,我想到了我的爸爸妈妈对我无私的爱,爸爸妈妈总是想方设法满足我的要求,他们的.付出从来不奢求回报,不正如书中的大树吗?而我不正是书中的小男孩吗?不,我不要做书中那个贪得无厌的男孩!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好孩子,长大以后好好孝敬他们!爸爸妈妈,你们爱我,我更爱你们!
读《爱心树》有感14看了《爱心树》这本书,我很感动。觉得大树就像妈妈,小男孩就是宝宝。
从小时候大树妈妈就跟小男孩捉迷藏,给小男孩荡秋千,长大后大树妈妈为小男孩付出很多,只要小男孩有需要,大树妈妈就会给他自己身上的苹果,树枝,树干,使小男孩换到了钱,造起了房子,做成了小船去远航。而大树妈妈只剩下一个老树墩,当小男孩老了,走不动了,但他还是大树妈妈的孩子,大树妈妈还是很爱他,当孩子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坐坐,大树妈妈让小男孩坐在了它的老树墩上,小男孩又跟大树妈妈相依在一起,大树很快乐。生活中像大树妈妈那样,总是无私地付出的爸爸妈妈,有很多很多;像小男孩那样的,接受到爸爸妈妈关心的宝宝,也有很多很多。
早上,我们在父母催促下上学,晚上我们在父母的叮嘱声中上床睡觉。因为有了爸爸妈妈的关爱,我们才能快乐的'长大。只要用心去观察,你会发现妈妈的爱很深,期望我们做到更好更优秀。所以我们不要忘记妈妈的爱,要用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
读《爱心树》有感15《爱心树》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小时候经常跑去和一棵大树玩耍,采集树叶,藏猫猫,荡秋千??只要小男孩快乐,大树就会感到幸福!男孩渐渐长大了,他要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不和大树做伴了,大树感到孤寂。有一天男孩来了,他向大树要钱,大树无怨无悔给小男孩自己的果实,让男孩卖掉换钱生活;很多天过去了,小男孩因为结婚,又来要房子,这棵大树让小男孩砍走树枝造房子,小男满足了,大树很快乐!后来,小男孩又想去远游,大树又让小男孩砍掉树干做船。船驶走了,大树很快乐,但是心里有些??(我想大树可能更多的是对孩子的眷恋)。过了好久,这个身心疲惫的男孩又回来了,大树说:“我什么都不能给你了,我只有老树墩”。看着孩子坐在自己的树墩上休息,大树很快乐。
文中的大树奉献了自己的果实、树枝、树干甚至是自己的生命,它无怨无悔,不求回报的付出,为的`却只是能让小男孩快乐,希望小男孩能获得他所想要的幸福。这样的爱多么伟大,多么无私,多么令人感动。想想在我们的身边不也存在着许许多多这般伟大、无私的爱嘛。可曾感受,我们的父母就是这样一棵“爱心树”。或许在孩子们看来,父母的爱早已成为习惯,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但是站在这一刻,当自己面向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时,要自己真正地踏上新的旅途时,回过头看看过去的点点滴滴,虽然有些往事已渐渐变得模糊,但父母对我的那份爱,那种感觉,就如记忆的鹅卵石,无论时间的溪流怎么冲刷,永远都不会淡忘,那是种心灵的触动。可曾感受,我们的老师就是这样的“爱心树”,为了能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为了能让孩子们在欢乐地天空中翱翔,为了能让孩子们健康茁壮地成长。老师们把毕生的精力毫无保留地给了学生,就像一只蚌,用爱的汁液一点一滴地孕育沙砾,直到把它孕育成一颗珍珠,不求半点儿回报。还有警察、医生??很多很多的人,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样无私、伟大的爱。付出了,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过回报。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爱,我们的生活变得五彩斑斓;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爱,我们是如此的幸福与快乐!
但在感动的同时,我对文中的小男孩不管不顾一味索取,不懂关心,不懂感恩的行为有着一种心痛的感觉。怎样爱孩子才是真正的爱?要让孩子获得真正幸福,就必须让孩子们真正懂得做人的道理。为了让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成为有用之材,就不该只是盲目爱的付出,要适时适机地引导教育。孟母三迁、五子登科、断机教子、岳母刺字等,这都是教育孩子很好的例子,爱需要理智,爱是无私的却是有度的,我们在付出爱心的同时,也要教孩子学会知足,学会感恩,学会做人的道理,教他们以同样的方式去爱社会,爱自然,爱身边的一切,这才是真正的爱!伟大的爱!在得到爱的同时,也要学会传递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