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董存瑞》有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董存瑞》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董存瑞》有感1今天,当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完了《董存瑞》这本书时,我心潮澎拜,情不自禁地感叹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从此,中国逐渐繁荣富强起来,并实现了独立自主。而在这段令所有中国人都不能忘记的历史期间,也出现了许多抗日英雄的英勇背影,而董存瑞就是其中的一位英雄!
《董存瑞》这本书讲了年仅19岁的董存瑞在解放隆化的战役中领导战友们接连炸毁了4座炮楼、5座碉堡,这时,总攻冲锋号已吹响,突然他们发现迎面的桥身却是座经过伪装的暗堡,从里面扫射出来的子弹阻挡了前进的'道路。为了减少战友们的伤亡,在找不到炸药支撑点的情况下,董存瑞在桥下高举炸药包并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顿时,一声巨响,地动山摇,敌人的桥型暗堡被炸得粉碎,但董存瑞却光荣牺牲了,牺牲时,他才十九岁。
当我看完这本书时,感想万千。董存瑞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一条前进的道路,也为新中国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想想,就是有了成千上万个像董存瑞这样的革命英雄用他们的心血和生命才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才换来了我们现在幸福美满的生活。
现在我们每天都衣食无忧,生活在温暖的家庭中,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学习。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还会有现在美好、快乐的生活吗?每想到这里,我就想起了一首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一心救中国……”
同学们,正是有了共产党,才有了新中国,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安康的生活,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每一天的幸福生活,并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也为祖国的建设尽一份力,报效祖国!
读《董存瑞》有感2董存瑞愤怒了,他抱起炸药包,跃出战壕,决心要炸毁碉堡,为战友们开辟一条通往胜利的道路!我想这就是大无畏的集体主义牺牲精神,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战友们的`安全,不顾自己的安危。我们要向董存瑞学习,做事要为国家、集体、他人着想。
董存瑞冒着枪林弹雨前进,他左腿已经负伤,但仍然顽强地冲到碉堡下面,可是没有找到可以放炸药包的地方,远处冲锋号声再次响起,如果不能及时炸掉碉堡,那将导致更多的战友牺牲,危急关头,他毅然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开导火索,大声喊道:“为了新中国冲啊!”一声巨响,碉堡被炸毁了,董存瑞光荣地牺牲了,他用年仅19岁的生命为战友开辟了胜利的道路,为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道路。
董存瑞虽然牺牲了,但他永远活在我的心中,他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永远值得我学习,我将深深地缅怀他,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好好学习,不辜负革命先烈的期望,报效祖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读《董存瑞》有感3爱祖国,祖国爱。不言而喻,爱祖国就是身为华夏儿女的我们理应热爱祖国;祖国爱就是我们华夏儿女的爱国心。
之所以我会想到这两个词,是因为我读了《董存瑞》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合上书,我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腔对敌人的恨,一股对董存瑞的敬意,在我的心里油然而起。
文章讲述了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故事。抗战胜利后不久 ,又爆发了内战,经受过战火考验的董存瑞,已成为真正的革命战士,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8年 5月,在解放隆化的战役中,董存瑞被任命为爆破队长,为了配合总攻,他们接连炸毁敌人的碉堡群。这时,总攻冲锋号已经吹响,突然他们发现迎面的桥身却是座经过伪装的暗堡,从里面扫射出来的子弹阻挡了解放军的前进道路。为了减少战友伤亡,在找不到炸药支撑点的情况下,董存瑞在桥下高举炸药包以身殉国。
为了新中国,为了人民能够幸福的生活,为了自己庄重的承诺,年轻的董存瑞义无返顾地牺牲了自己,可是他的爱国精神,为新中国以身殉职的情怀却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曾记得汉朝文学家司马迁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国家而死,必是重于泰山,董存瑞正是为着这座心中的泰山而死。生与死,千百年来只是一线之差,就是有气和断气。董存瑞的事迹告诉我们:重于泰山的死,即使失去了生命他也是那么的`悲壮,他的精神与情怀也将像一座丰碑一样永存于人们的心中。
作为中国人,一旦敌人的枪弹要毁掉我们的锦绣河山,我们定会愤怒不已。满含着离别的苦楚,母亲勉励他们的爱子、妻子鼓励她们的丈夫去前线奋勇杀敌,为国效命。作为一个中国人,必定会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积极支援前线,捍卫我们的锦绣河山、捍卫我们的尊严,最终也必将会取得光荣的胜利!
每当我回想起董存瑞的惊人的壮举,我就深感惭愧。我们是未来祖国的接班人,可是在学习上遇到一点挫折就打退堂鼓,甚至是放弃。这样怎么能面对革命先烈呢?董存瑞为了民族解放。克服了重重困难,赴汤蹈火 ,为国捐躯,我们遇到的这点困难与他们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在说正是因为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我们不可以因为一点小事就打退堂鼓,那么明天又怎么又为祖国做贡献呢?我们怎么对得起先烈的英灵呢?
我们应该把先烈们的精神作为动力,勤奋学习,为中国做贡献,把中国建设的更加美丽,富饶。
今天,我们虽然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但是,我们还是会面对着种种的挑战,尤其是科学的挑战。因此,我们首先要做一个好少年,认真地学习。注重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决不做有损国家颜面的事情。
爱国,决不仅仅是两个字的问题,而是一种概念,一个深刻的道理,是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永远都不可以遗忘的东西。它也是一面旗帜,一面精神的旗帜,永远鼓励我们中华儿女奋发图强、自强不息。
点评
文章立意深刻,语言通顺,层次清晰,结合实际紧密,说理比较透彻,尤其可喜的是,作为一名中学生的读后感,观点比较新颖、独到,引用也很自然、贴切,体现了较好的阅读和写作功底,是一篇少见的范文。
读《董存瑞》有感4我最近看了《董存瑞的故事》这本书,令我非常感动。故事写了年仅19岁的董存瑞在解放隆化的战役中和战友们,接连炸毁敌人的碉堡群。这时,总攻冲锋号已经吹响,突然他们
发现迎面的桥身却是座经过伪装的暗堡,从里面扫射出来的子弹阻挡了解放军的前进道路。为了减少战友伤亡,在找不到炸药支撑点的情况下,董存瑞在桥下高举炸药包并高喊:
“为了新中国,冲啊!”突然间,一声巨响,地动山摇。敌人的桥型暗堡被炸得粉碎。
我看完这本书心里特别感动,董存瑞为了后继部队的不断前进,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中国的解放,为了人民更好的生活,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舍身为国的精神,激励着成
千上万的革命英雄不断前进。就是一个个象董存瑞这样的共 ……此处隐藏3843个字……解决问题时,不至于束手无策。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成为了所谓的“书呆子”,只懂得一味的读死书,真正遇到困难时却不知变通,难道国家要指望这样一群人来报效祖国吗?是以,学前教育必不可少,不止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读书,更要明白国家的繁荣富强跟他们密不可分,他们是国家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
毛主席曾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夙愿。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而教育是立国之本,那么孩子接受家庭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
读《董存瑞》有感11我读了《董存瑞的故事》这本书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觉得董存瑞是一个不怕敌人,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革命战士。
故事叙述了1945年秋,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董存瑞为了把最后一个碉堡炸毁,做出一个英勇的选择。董存瑞在其他战士掩护下冲到桥下,他发现桥下无法放好炸药包,在思索办法的时候。这时主攻的号角响起来了,董存瑞看见很多战士在敌人的枪下倒下去,他为了不让更多战士牺牲,毫不犹豫地举起炸药包,拉着导火索并高呼:“为了新中国,前进!”一声巨响,地动山摇。敌人的桥型暗堡被炸得粉碎。
看完这个故事我的眼睛湿润了,我被董存瑞的英勇行为感动了。他从小就有保卫祖国的`信念,他在战斗中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前进的道路。董存瑞牺牲了,可他爱国、为国的精神却令人久久不能忘怀。董存瑞他舍身为国的革命精神,激励着千百万人为革命英勇奋战。董存瑞的英名永垂不朽。他舍身炸碉堡的事迹传遍了中华大地,为了新中国不惜牺牲自己。我觉得董存瑞他非常伟大。我应该学习他那种舍生忘死的精神。董存瑞虽然牺牲了,他那视死如归、英勇奋战的革命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不断奋发进取、勇往直上。
好好学习是我现在该做的。因为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能建设祖国,发展祖国,报效祖国!
读《董存瑞》有感12“为了新中国,冲啊——”董存瑞毅然大步跨到桥底中央,昂首挺胸,左手将炸药包高高擎起,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敌人已经杀过来了,由不得多想,董存瑞的脑子里只有新中国,无数勇士已经倒在了前进的路上,他一想起来就怒火中烧。一声天崩地裂的巨响,久久回响在历史的天空……
董存瑞为了杀敌人,为牺牲的同胞报仇雪恨,暗自下了决心,一定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建设新中国。他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立下许多大功,上级认为他吃苦耐劳,勇敢机智,批准董存瑞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啊,董存瑞终于成为共产党员了!我也真高兴,真心地祝福他。董存瑞从不摆架子,与战士们并肩作战,什么脏活累活苦活,他都一个人担着。
于是,当我弹钢琴很累时,我就想起董存瑞,他连死都不怕,我这点累算什么?当我不想写作业,想看电视时,我又想起董存瑞毅然拉响导火索的情景,我们现在这么幸福,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当我竞选大队干部失败,妈妈嘲笑我“真没用”时,我想起董存瑞不怕困难,不怕嘲笑,我觉得失败一次没关系,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要直面挫折!我又想起有多少英雄为了人民的利益,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一切,直至生命。虽然现在没有战争,没有战火纷飞,也没有硝烟弥漫,但是我们应该更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因为这是先驱者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董存瑞,不朽的`英雄,你是一座光辉的丰碑,你那高大的英雄形象,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你的这种革命精神将世世代代传下去,永垂不朽,让子子孙孙都来瞻仰你!
读《董存瑞》有感13今天早晨爸爸给我读了一个故事,名字叫《董存瑞》。董存瑞叔叔那种为了早点成立新中国而不顾牺牲自己生命舍己为公、热爱祖国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1948年5月18日董存瑞叔叔所在的解放军部队去攻打隆化,可是桥底下早就有了埋伏,敌人的碉堡非常牢固,董存瑞叔叔为了早点打垮碉堡就用自己的身体做了支撑架,他为什么要用自己的身体做了支撑架呢?因为他知道如果不早点炸掉碉堡就会有更多的战友牺牲,所以他用自己的身体做了支撑架,他一手撑着炸药包另一手拉起导火索,他望着战友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然后用力一拉导火线。最后他终于炸毁了敌人的碉堡。
董存瑞叔叔牺牲的.时候才19岁,要是我们可能还在上学呢。爸爸告诉我,我们的国旗、红领巾,都是象董存瑞那样英雄们的鲜血染成的。这些英雄他们为了国家的抗战胜利,为了革命事业,为了自己的战友,勇敢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为国殉身,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虽然现在不再是战争年代了,可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也应该向这些英雄们学习,学习他们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遇到任何困难都不气馁,而是勇敢地坚持下去。我们会永远缅怀这些英雄的。
读《董存瑞》有感14故事的大概是这样的:在解放隆化中学的战斗中,解放军战士个个勇猛向前,把敌人杀得节节败退,正当战士乘胜追击时,前方突然出现了敌人的暗堡,机关枪向战士们扫射,冲在最前面的战士牺牲了不少,战士几次冲锋都没有成功,董存瑞主动要求去炸毁暗堡,可是他发现炸药无法摆放,于是就用自己的双手托起了炸药包,为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的生命。
啊!董存瑞战士为了新中国,为了革命的胜利,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谱写了胜利的凯歌,由此我对董存瑞无比的敬佩,也是我想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浴血奋斗,流血牺牲,用宝贵的.生命换来的,我们应该永远铭记,我们要继承先烈遗志,学好本领,将来建设祖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
评语:现在的孩子喜欢动漫人物,喜欢明星,但是崇拜革命英雄的人确实不多,小作者用自己的笔写出了自己的感受,十分难得。
读《董存瑞》有感15读《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有感读了《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故事,我深深被董存瑞的英勇献身精神所感动。故事讲述的是1945年秋天,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董存瑞为了把最后一个碉堡炸毁,做出了英勇的抉择。董存瑞在其他战友的`掩护下冲到桥下,他发现桥下无法放置炸药包,就用枪托拼命的砸,可是却没能砸出放置炸药包的坑。正在这时主攻的号角吹响了,他看见很多战士被敌人的枪击中,为了不让更多战士牺牲,他毫不犹豫地左手举起炸药包,右手引燃导火索并高呼:“为了新中国,前进!”一声巨响,地动山摇。敌人的桥型暗堡被炸得粉碎。看完这个故事我的眼睛不禁流泪了,我被董存瑞的英勇行为感动了。他从小就有保卫祖国的信念,他在战斗中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前进的道路。虽然他牺牲了,可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不能忘怀。他舍身为国的革命精神,激励着无数革命英雄为了我们的国家,为了人民的解放不懈奋斗着。董存瑞的英名永垂不朽。他舍身炸碉堡的事迹传遍了中华大地。我觉得董存瑞非常伟大。虽然他牺牲了,但是,他那视死如归、英勇奋战的革命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奋发进取、勇往直前。与董存瑞相比,我觉得自己真是渺小。平时遇到一点困难一点挫折就会垂头丧气,叫苦叫累。董存瑞的英雄事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决心要向他学习,做一个勇于拼搏、不怕困难、不怕吃苦,在今后的学习中再接再厉,争取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