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体会 > 读后感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时间:2023-04-17 12:05:10 收藏本文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篇1

我喜欢读小说,喜欢享受读完一本厚厚的小说后的成功感,喜欢品位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也喜欢去体会里面阐述的一些道理。而这一切都是源于一部曾获过“茅盾文学奖”的小说《穆斯林的葬礼》。

还记得第一次拿到这本书是在高一,开始就特别喜欢作者的名字“霍达”,他给了我一种十分豁达的感觉,本以为她的书也一样的豁达,然而我错了……

怎么也忘不了在漆黑的夜晚,房间里只有台灯那微弱又明亮的灯光,我的周围除了习题集外还有一张张擦完泪水的面巾纸……午夜1:46分,我闭着哭红的双眼,沉重的合上了这部让我心系的著作……

一个穆斯林的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一样交错复杂的爱情悲剧。回族的女作家霍达用50余万字把一段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真实故事用平凡的词句展现在读者眼前,使我在其中留恋往返,久不能寐。

韩子奇:从一个流浪天涯的“耶梯目”到名满京都、闪耀英伦的中国“玉王”,其人生创业饱含艰辛,终获成功;但在个人情感上却至死都是一个失败者,面对妻子梁君璧以及亲手拉扯成人的妻妹梁冰玉,主人公在始料未及的战争年代产生了不同的情感纠隔,最终不能自持,含恨而终。

韩新月:一个十九岁的花季少女聪慧而美丽,却在还未绽放时就过早的调谢。令人惋惜悲伤。她与她的大学教师相爱,是那样的单纯,然而灾难却正在向她悄悄走来。虽然先天的疾病夺去了她的肉体生命。但养母段然拒绝她与楚雁潮的爱情却使她的.精神生命永远不能苏醒。

梁君璧:一个深受旧社会束缚的无知女性,用她自私的观念毁掉了天星和亲月一双儿女的爱情。新月以随风而去,而天星仍在,看着母亲为他精心布置的婚姻,他又能怎么办?也许这就是真主的安排吧!

楚雁潮:韩新月的大学教师,语言功底很深,着手翻译著作,同韩新月相爱却遭到世俗伦理和宗教信仰的双重阻碍,却依然爱得执着。

楚雁潮的痴,新月的情,韩子齐的无奈,韩太太的信仰,冰玉的爱……那都是牵我心的线,文字是没有生命的,但是它却把我泪扯了出来,好像我在经历着所有故事的发生。我为之动情为其流泪。给我最深的还是楚雁潮和新月的那份爱情,韩子齐与新月的父女情,天星与新月的兄妹情。人,最为之动容的还不是情吗?亲情,友情,爱情……

我佩服霍达的思维,这部小说结构安排巧妙,让两条不同时空的线索交错发展,最后很自然地汇合在一起,序曲和尾声也前后照应,使整部作品显得缜密严整,浑然一体,可见作家匠心独具。全书语言清丽优美,意味深长,读来如品清茗,回味无穷。

好的文字,精细的思路总是一次次的吸引我闲时拿起这部著作,再次去书中的世界里游历……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篇2

“在这个世界上,我是人,我有权利生活,我有权利爱。”

韩新月,楚雁潮不就是这样的人么?韩新月的生命列车快要到达终点时,她也不会忘记与死神搏斗一番,憧憬她美好的校园生活,忘不了她日夜思恋的楚雁潮,她多么希望看到她的亲生母亲一眼!她的生命再也忍受不了这世间的纷杂错乱,可她那颗拥有少女炽热的心飞属于她的那一片土地。

楚雁潮,明明是韩新月的老师。但在她住院期间,他明知新月将不久离开人世,但他为了追求他心底的爱,给予韩新月无微不至的照顾与对她“肝胆相照”的心,即使他知道他们不能永远在一起,即使他知道韩新月的逝去对他来说是多么的痛苦,可他依旧无怨无悔。

没关系,这些都不能阻隔两颗年轻的'心一起旅行。可是,地利,人和,却天不时,世间最美好而纯洁的爱情也融化不了上天颁布的那冰冷的圣旨。

也许韩新月太累了,不愿反驳,不愿反抗,被天宫的宫使无情的从楚雁潮身边掳走。但,这两颗纯粹而充满梦幻的心不是普通人能够左右,一起,一起,逃离那混沌的世界,去寻找那充满欢声笑语的栖息之地。

啊!两个年轻人因为心底的纯粹、热情,向着太阳奔跑,那片明亮。

世界本无情,洁白的墙壁,外表光鲜美丽的高楼大厦,方便人们出行的车辆,都是冰凉的。是谁,那么善良,那么大公无私,悄悄地向它们传递着热量,不惊动一片云彩?是爱。为什么要这样?只因为它内心盈满热情,盈满纯真,盈满纯粹。

霓虹灯活在世上,那么温柔;萤火虫在林间照亮树木,那样引人注目,它们没有人类高级,不会说话,却有着比人们纯洁和热情去细细品味这世间它们给传递的爱与温情,它们脸上挂着的笑靥,是他们幸福的象征。

仰望天空,是那么的漆黑,此时窗前托腮凝思的少年为这凄美的爱情故事所感动,为这世间的温暖所感动。

凝眸处,泪水一滴滴打湿了窗台,看完书后哭了一个晚上的我在床边静静想着韩新月,楚雁潮,想着他们如果在一起,这世界也不算辜负他们了。

时针与分针完美交替在十二点,困意悄悄爬上身来,我默默地许愿,只愿我拥有一颗纯粹而善良的心,我愿热爱整个世界;我愿对我身边的人、物报以热忱的心去对待;也愿我掬一捧热泪献给这美好的世界,我也尽全力向着晨曦奔跑,纵使伤痕累累……只希望这世界能陪伴我一起编织美好而梦幻的经纬来抚慰我在布满荆棘的路上划下的伤口,感受时尚的至亲至爱。

希望上天能听到我的愿望,我愿永远保持心底的纯粹去热爱整个世界。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篇3

《穆斯林的葬礼》老早以前就听老妈说好看,可那时的我根本不喜欢看书因为我比较好动看书似乎太不适合我的脾性了。所以这书名就留在了我的记忆中了。前段时间还有人让我推荐书给他我好不犹豫的就说出了《穆斯林的葬礼》但我确实是没有看过。感谢静姐了让我有机会看到这书让我这星期过的也比较充实。

书我看完了太伤感了,书中的每个人物都让人觉得??痛。不知道霍达写的人物在现实中有没有原型我希望没有。

韩子奇一个出奇的人物创造了玉界了奇迹,前半生在北京奋斗着享受着自己的安逸的生活有妻子、有儿子也有辉煌的事业一切是多么的'完美啊!可事实造人战争的来临他为了自己的玉抛妻弃子远离家乡漂流到海外十年当然走的时候他没有想到战争的烟火会波及到海外吧,在海外的战争中他得到了爱情其实事业上也还好吧,十年夫妻共风雨其实也是幸福的也有美好的回忆啊!可是当这两种幸福碰撞他的人生又开始有质的变化了,他选择了留下选择了逃避因此他开始了后半生懊悔,对不起心爱恋人对不起他的原配妻子他的儿子也对不起自己的女儿,他在家时低着头过日子的一切都在愧疚中度过。可到头来他什么都没有了爱人爱女以及他的玉也远离他了世上没有任何动西可以抚慰他的心了……

碧儿一位标准的中国式妇女有着完美的家庭风光的地位,以她的聪明才智留住了丈夫赶走了妹 ……此处隐藏9075个字……病魔作斗争,新月用喃喃的声音说道:生命……生命……韩太太用决绝的态度拒绝了楚雁潮对新月纯真的爱,楚老师被拒在回回的门外,并违心的答应了韩太太的无理要求,一个悲情故事不可避免的展开了……

当新月得知自己真正的母亲是梁冰玉时,那颗脆弱的心脏彻底的垮了,年轻的心灵再也承受不住太多的苦痛,多年来韩太太对新月不冷不热的态度,看似母女却无法感受到真正细腻的母爱,在母亲梁冰玉尘封了十六年的信笺中得到解释,太多的不幸强烈的撞击着岌岌可危的心脏,新月倒下了,生命的烛光已到了尽头,她知道,明天是遥不可及的了……

当新月带着对光明的留恋,对生命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对燕园的渴望,对家人的爱恋,对亲生母亲的眷恋,对楚雁潮的依恋,当一切都难以实现了,新月用生命中最后的一丝力气喊出了:“楚……”,一切就都结束了,新月再也难圆了,生命的终结也许是对新月最好的解脱啊。

楚雁潮没有能在新月生命终结时陪伴她,“啊……”楚雁潮用一声撕心裂肺的呼喊震响了天地,心灵崩溃了,天地间的一切都失去了颜色,那一刻,楚雁潮的心,死了……当楚雁潮来到已经冰冷了的新月身体旁,轻巧的揭开新月身上“卧单”的一角,新月静静地躺在那里,静静地闭着眼睛,静静地闭着嘴唇,洁白细润的面颊上泛着淡淡的红晕,泪水滴落在新月的脸上,“新月,新月……”楚雁潮的呼喊再也不能叫醒新月了,新月已经放下了所有的牵挂,在也不会回来了,楚雁潮心碎了,绝望了,疯狂了,扑上去疯狂的吻着新月的脸,她的眼睛,她的嘴唇,这是他们的初吻,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是初恋的吻,也是诀别的吻……

穆斯林的葬礼上,隆重庄严而简朴,没有任何陪葬物品,新月书籍,妈妈的照片,字字含泪的书信,楚老师送给她的巴西木和留声机,还有割舍不下的校徽,全都带不走了……

楚雁潮用自己的身躯为新月去试墓穴的大小,用跪着的双膝和坚硬的臂膀迎接着新月身躯进入“拉赫”,诀别的心情无法用语言来描述,此刻,我的泪水盈满了,心被揪紧了,连呼吸都不那么顺畅了,生离死别的场景让我干叹良多啊……读这篇描写回回的巨著《穆斯林的葬礼》,多次让我的泪腺遭到折磨,这是一个现代版的‘梁祝’,悲情的故事压抑了心绪,感谢作者霍达为我们带来了独特的视角,真挚的的情感,深刻的内涵,揭示了穆斯林民族在政治宗教中对人生的追求和困惑,人物性格栩栩如生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当梁冰玉站在新月的墓地前,她看到了一个中年男子的身影,仿佛千年以来就伫立在那里,一把小提琴奏出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协奏曲,悲惋,凄凉,仿佛是一对生死恋人的诀别,令人不忍聆听……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篇12

今天,我读了《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这本书是回族的霍达写的,记叙了最纯美的梦想,最凄美的爱情和最痛楚的命运,写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新月刻苦学习,发愤图强,考上了她梦寐以求的大学——北大,因为父亲受了伤,心脏受不了,最后才发现她早就患有二尖瓣心脏病,不久就要永别于世。并且她的妈妈很久以前就离开了她,她的身世是多么悲惨,她和她的老师彼此爱着对方,这是多么凄美的爱情呀!她拥有着世上最痛楚的命运。

十八岁啊!这个才刚满十八岁的小女孩就要走了!就要离开这个美丽的学校了!就要离开她的亲人,爱人,朋友们了!她无法完成自己的.事业,无法完成自己的爱情,更无法见到自己的亲生母亲了!因为死神正一步一步的走近她,十八岁的青春完了!一朵生命之花即将凋谢!

尽管她患有这么严重的病,但在医院里还不退缩,躺在病床上认真复习书本,练习英语。真是天公不作美,老天为什么要让这么可怜的她离去呢?

我有时真的不明白,我们的身体那么健康,有没有新月那么痛楚的命运,人家为什么那么坚强,那么刻苦呢?难道非得等到自己也面临死亡时,才醒悟,才后悔呢!21世纪的孩子那么幸福,可自已却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为什么就是这样贪婪呢!

最后,我希望大家向新月学习,她是多么悲惨呀!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篇13

啊,安拉!宽怒我们这些人:活着的和死了的,出席的和缺席的,少年和成人,男人和女人。

啊,安拉!在我们当中,你让谁去生存,就让他活在伊斯兰之中;你让谁死去,就让她死于信仰之中。

啊,安拉!不要为他的报偿而剥夺我们,并且不要在他之后,把我们来作试验。——穆斯林葬礼上的祷辞

第一次听说《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是听至交好友介绍的。说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也很感人,曾感动了一辈人,当然也感动了我的这位好友。鉴于他的强烈推荐,我不禁有种马上要看的冲动,但更有几许怀疑,这书真有他们传的那么好么?说她好,她到底好在哪呢?书拿到了,粗粗一看封面,很平常,简单的文字和几笔图画,一弯月牙一行回文,看不出有何奇特,感觉是很普通的一本书,洋洋数十万字,也没有感到什么奇特地方。匆匆粗略看完这本书,才在脑海形成一个大概格局,但我再次欣赏此书时,却得到了更多的.感触,惊叹于回族女作家霍达的笔触,可以让人陶醉在那样的意境里,让我真实地感觉到和主人公进行一次零距离接触,为他们欢乐,为他们痛哭,当一个个的送他们离开人间的时候,也为他们生死离别折磨的痛彻心肺,甚至于担心自己葬礼先于书中葬礼而举行。默默地,我流着泪,以特有的方式向已逝去的人表示我最沉痛的哀悼!

这本书巧妙地将玉与月作为线索贯穿整部小说,讲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读来着实让人心动!韩子奇是梁君璧、梁冰玉的父亲梁亦清收留的孤儿。为了师傅临终的遗憾,也为了他自己爱玉如命的嗜好,他和梁家的大女儿梁君璧结成了连理,并成了梁家的主人。随后,他通过自己的努力,选择了和他师傅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也成就了他在这一行业的顶尖地位。然而,抗日战争爆发了。为了他心爱的玉,他背井离乡,携带了他的全部玉器来到了英国。而战争的硝烟同样弥漫到了英国。在痛苦与绝望中,韩子奇与相依为命的梁冰玉相爱了,他们在绝望中努力找到了希望。并有了爱情的结晶——新月。在国外飘泊了数年后,还是为了玉,韩子奇回到了妻子的身边,带着女儿,守住了他的玉,继续做着玉的奴隶。

六十年代初,韩新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大的西语系,也就是她亲生母亲梁冰玉曾经就读过的燕京大学的前身。在北大,新月和他的年轻英文老师楚雁潮深深地相爱了。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命运偏偏就是如此的残酷,新月,一个十七岁的姑娘却在他风华正茂的岁月被检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那是一种不治之症。在楚雁潮的支持、鼓励下,新月勇敢地与病魔作着斗争,即使病魔缠身,她还是积极、乐观地生活着。想着等到病愈那一天重新回到校园。而另一方面,对于新月来说,最渴望得到的就是母爱,从他记事起就似乎没怎么受到过母爱,一位母亲该担心的,该操心的事,全是由疼爱自己的姑妈所取代,似乎姑妈更像妈妈。每当新月看到写字台上那张六寸大小与母亲的合影时,才会感受到隐约的母爱。她不知道,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当新月了解到了事实的真相后,她微弱的心脏难以承受如此沉重的打击,和楚雁潮的真挚爱情也最终没能留住她的生命。新月带着无尽的遗憾闭上了眼睛……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