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体会 > 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时间:2023-04-04 00:07:41 收藏本文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

【装备点工具】

嗯,最近在读一点关于教育孩子的书,所以阴差阳错就看到了这一本,《亲爱的安德烈》,很早就听说它的大名了,最近总算是读完了它,虽然只是在微信读书上草草地翻了一遍,但还是颇有些启发的。不过我的小孩才五六岁,而书中的安德烈已经十八岁了,年龄上还是有很大差距,不过无碍,就当是看看作者是怎么和青春期的孩子互动的吧。孩子的想法总是有些共通的,提前知道一点也好。关于为什么最近想读点子女教育的书,那是因为我感觉到自己在孩子的教育上面还是缺少些理论指导,实践这一块一直是有的,每天和孩子的互动啊,怎么和他们说话,怎么让他们学会做家务,或是和他们沟通做家庭作业,又或者是学习礼貌,等等,在教育子女的实践这块肯定一直是有的,而且我也一直觉得自己应该是懂得如何教育孩子的,但是很遗憾,在经过了长时间的摸索之后,我发现并不是这样的,我只是觉得自己懂了,但还是有很多盲区,而且子女的心理发育也不会以大人的想法为转移,他们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强求不得,另外就是,哥哥不是那么让人省心,或者说哥哥表现得不像妹妹那么懂事,那么乖,那么符合大人的期待,这也让我有点失落,感觉完了,BBQ了,这孩子不太喜欢学习啊 ……此处隐藏10259个字……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中国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差异。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篇章是《给河马刷牙》,内容是作者安德烈对他的母亲说:“我觉得我将来的事业一定比不上你和爸爸……,要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而龙应台回答:“对我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我要你用功读书,不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能拥有有选择的权利……”“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

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读完这一段,龙应台对要求儿子读书的精辟诠释,带出另一种想法,“用功读书”其实是让自己有更好、更多的选择权。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不是为了谋生,这才会在心中产生成就感,而成就感会给我们快乐。为了传递这一信息,我也特意让女儿也读一读这本书,特别是对于龙应台关于“读书”的精辟见解,我们母子之间还进行了一次讨论:想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竞争能力,就必须努力学好本领。为了将来的快乐,今天必须用功读书。看来“用功读书”并不是我们中国孩子的“专利”,我们崇羡的西方人要用功读书。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