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摆渡人》有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摆渡人》有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摆渡人》有感1这是一个摆脱现实的感人故事,引人深思。故事展示出摆脱现实的勇气和信念,让现实中的人羡慕拥有这种坚持的人。
15岁的迪伦,平时生活在单亲母亲的唠叨下、学校同学的不友好、自己仅有的一个可以说知心话的好朋友还因为家庭原因被迫离开了自己,唯一让她感到生命中还有所惊喜的是约好了去见自己从小未曾见面的父亲。
可是意外比惊喜更早的到来,在去往与父亲见面的火车上,火车发生了意外,意外发生在一条长长的隧道内,隧道内没有任何的光源,她只能依靠想象和身体去探索着找到出口。在自己到达出口后,见到了他。
崔斯坦,一个与迪伦年龄相仿的男孩,但却是掀起迪伦一生中惊天骇浪的角色。走出隧道出口的迪伦,发现了种种不同寻常的现象,原来的景色瞬间变得模糊,而眼前的一切变成了荒原。在众多疑惑下,迪伦通过崔斯坦并不耐烦的讲解,知道了自己并非是火车事故的幸存者,而是遇难者。
但是年轻的迪伦并没有因为自己的遭遇感到遗憾,这跟她在生活中的处境一定是有关的,并没有表现出对失去生命的眷恋。反而平静的接受了现实,开始了一段由崔斯坦陪伴的旅程,旅程的终点是一个空空的另一个世界。而崔斯坦就是迪伦的摆渡人,他的职责就是帮助无数灵魂到达另一个世界,然后再去摆渡另一个灵魂,周而复始,经历过了无数次的循环,而迪伦只是他的任务中的一个。
这一段旅程十分艰辛、危险,因为随时可能会遇到路上的恶魔吞噬掉迪伦的第二次生命,也就是会让迪伦彻底的消失,从而无法到达另一个世界。迪伦和他的摆渡人在不断的接受着旅程中的意外,而最大的意外是,迪伦和崔斯坦相爱了。
迪伦和崔斯坦的相爱,让故事变得更加迷人,因为崔斯坦知道自己的职责只是送迪伦去另一个世界,而他并不属于任何世界,他无法跟迪伦一直在一起。在到达另一个世界的入口时,迪伦必须自己一人走进去,但是显然两个相爱的人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崔斯坦为了让迪伦自己走进去,欺骗了迪伦,他告诉迪伦会在身后跟着她,一直陪着她,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崔斯坦在进口的外面,看着迪伦因为伤心而痛哭,崔斯坦感受到了无比的心痛,但他却无能为力,因为他知道自己不属于任何世界。一个明知道会是无法在一起的结局,耐何却发生了爱情,看似很美,实却残忍。
迪伦在和崔斯坦分开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但是迪伦并没有放弃,既然自己能够来到这个世界那是不是也可以回去原来的荒原。最终迪伦打听到了如何回到原来的荒原,甚至回到原来的真实世界。她下定决心,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危险,她要回到荒原去找崔斯坦,她愿意永远和崔斯坦一起生活在荒原。而此时她有了更大胆的想法,她要和崔斯坦一起返回那个真实的世界,那个可以发生爱情的世界。
迪伦鼓起了勇气,往回了荒原,而荒原对她意味着随时会发生第二次死亡,意味着她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但是为了崔斯坦、为了爱情,她愿意冒险。崔斯坦在完成了迪伦的摆渡任务后,又迎来了自己的任务——另一个灵魂。但崔斯坦却把心留给了迪伦,他开始对任何事情都变得毫无兴趣,崔斯坦知道自己是爱上了迪伦,而且爱上的是一个永远无法再见的人。
经过了无数的危险和困难,迪伦意外的出现在了崔斯坦的眼前。
两人见面后,重温爱情的味道。迪伦告诉崔斯坦她的想法,她要带领崔斯坦返回自己的世界,虽然她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但是她要和他一起去尝试。崔斯坦始终无法相信这种方式,但是还是听从了迪伦的建议。
这是一次返回原来火车事故地点的旅程,这次的旅程要比原来顺利得多,但是绝望的多,因为他们不知道这样做有没有意义,而迪伦的坚持让这次旅程最终有了结果。
最终的结果,迪伦找到了原来的自己,在她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被救了,回到了原来的世界,身体的伤痛让她无法正常思考,但是她知道这次回来是为了崔斯坦。在迪伦被抬出隧道,正要送到救护车上时,她看到了他。
“嗨”崔斯坦走过来向迪伦打着招呼。
“嗨”迪伦轻声回了一句,嘴唇颤抖着露出了微笑。
“原来你在这里”。
“我在这里”。
故事结束了。
故事结束的很美好,一句“原来你在这里”一句“我在这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美好的结局。迪伦的现实世界受尽了唠叨和嘲笑,感受到了离别的痛苦,所以到了荒原的世界她需要一个爱她的人,因此崔斯坦出现了,迪伦和崔斯坦相爱了。
崔斯坦在知道爱上了自己无法在一起的迪伦,内心非常矛盾,这种矛盾让他必须用谎言让迪伦去做正确的事。迪伦在到了另一个世界以后,为了自己的爱情,义无反顾的选择了要去寻找崔斯坦,而这里面的危险在爱情面前,迪伦选择了爱情。面对爱情时的勇气和执着,让迪伦看谈了生存、死亡,不管遇到任何危险,自己都有足够的信念去追求自己的爱情。
迪伦与崔斯坦重逢后,虽然困难重重,但是在爱情面前却不值一提,而迪伦也用自己的坚持让崔斯坦愿意跟她去尝试,去创造在一起的机会。
佩服崔斯坦在面对明知无法再见,却用善意的谎言让迪伦开心离开的勇气。佩服迪伦可以用再一次的“生命”去“豪赌”一个无法遇见的结果的坚定。佩服迪伦可以用自己的信念让崔斯坦相信可以成功的坚持。
最终,迪伦成功了,崔斯坦成功了,他们成功了。
读《摆渡人》有感2晨光透过半掩着的窗帘,射进房间。桌上的《摆渡人》静静地躺在那儿,吸引着我的眼球。那神奇的故事,那浪漫的爱情,依然在我眼前回荡……
这本书描述了一个女孩儿在看望了父亲的道路上遭到了车祸,成为了唯一一个死去的人。她的灵魂来到了“荒原”,并在那里遇到了她的摆渡人。摆渡人带她穿越荒原,躲避恶魔。在这期间,女孩儿和摆渡人渐渐相爱。但是,当女孩来到灵魂所在的地方时,却不得不与摆渡人分别。而后,她又重新返回了荒原,寻找那消逝了的爱情。在荒原上,她遇到了自己曾经的摆渡人。他们回到女孩死去的那列火车边,女孩儿进入了自己的身体,活了过来,摆渡人也由此拥有了自己的生命。
这,让我感受到了生与死的界限。有时,他们只是一秒钟的区别,却把人划分到两个不同的世界。许多人都惧怕死亡,而死,又何尝不是新的生命的开始?它人们想象中的冷血,残酷,可怕,它只不过是一场冒险,一场时间的把戏,一个新的起点。当摆渡人诉女孩,她已经死去了的时候,女孩并没有害怕。事实如此,你又能怎么能改变?生与死,不足以为奇,不足以为惧也!
对于许多人来说,死亡更是一种解脱,一种赦免。
记得小时,好朋友笑笑的爷爷生了重病,医生说到剩下的.时间不多,笑笑的家人都唉声叹气,天天吃不香,睡不好。她的爷爷时而发高烧,时而高血压 ……此处隐藏11016个字……需要迎合他人。
读《摆渡人》有感13当我开始要读《摆渡人》的时候,就有人留言要我分享读后的感想。那时候我不确定我能写出什么真正的感想,因为我不知道这本书将会带给我什么样的感觉,仅仅是亟不可待的读完整个故事?还是震撼心灵的久久回味?初读时我不确定,此刻,我依然不确定,只因为读完它后,我久久不能从故事中自拔,我每做一件事我都会想到书中的某个故事情节,以至于到现在我更加不知道读完它是何感想。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15岁的女孩迪伦,是火车事故的唯一遇难者,当她走出火车隧道的时候,遇到了自己的摆渡人崔斯坦。两人在摆渡过荒原的过程中产生了超越各自身份局限的情感——爱情。当崔斯坦将迪伦按照规定摆渡过荒原,在最后离别的两个世界的分界点,他倾诉了自己一直压抑的情感,迪伦也因此确定了双方的爱情。而恰恰是这份感情导致迪伦坚持违背常规,冒着被魔鬼吞噬灵魂的危险返回荒原寻找自己的摆渡人崔斯坦。故事最后迪伦如愿带着自己的摆渡人,在坚强的意念支撑下重返人间……
3月8日,我摘录了两段文中的文字,其中一段是这样的:“她也尽力去想象如果一个人没有了自己的身份是什么样的感受。自我完全是由身边的人界定,永远没有独处的时刻,甚至连自己本来的相貌都不知道。她想不下去了。这一次她很欣慰自己还是自己。”这就是迪伦眼中的崔斯坦——她的摆渡人。这是她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了解了什么是摆渡人――一个不知道自己是谁,一切都任由命运安排,每一个摆渡人只负责完成自己的任务,从不考虑界定之外的事。他们真的由身边的人界定自己,界定自己的姓名、出生、语言,甚至相貌,他们真的不知道自己是谁。崔斯坦在长期的摆渡生活中失去了自我,他不敢直面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他曾经也厌恶过这样平淡的生活,但他从来没有勇气,或者说是足够坚定的信念去改变什么,只因为他已经在平淡的时间长河里丢失了自己。了解了这些的迪伦她庆幸自己还是自己。
可实际上,我们又是如何界定自己的呢?是通过职业界定自己是一名打工者或生意人?还是通过家庭界定自己是位父亲或母亲?也许这样的界定还是简单的。你会发现,即便你告诉自己已经界定的身份,你还是依然会感到迷茫。和大家在一起时你是这样的自己,而独处时你又是那样的自己。我们的自我也许真的完全是由身边的人界定的,我们也许真的不知道真正的自己是什么样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摆渡人——那就是自己,那个内心真正强大坚强的自我,我们内心深处灵魂的力量。我们总是禁锢自己的灵魂,总是不够坚定。禁锢我们的是来自内心深处的顾虑和担忧,是对未知生活的恐惧。故事中的迪伦,即便是凭着自己的一厢情愿,摸索着在时刻会失去自己灵魂的危险荒原中寻找着她的摆渡人。没有太多的信息,她对荒原的了解寥寥无几,甚至仅是靠自己的推测在寻找,但她依然坚信自己能找到。
我们的朋友圈里永远都是我们想让别人看到的自己,没有真正的心声。我们面对未知的生活,总会感到迷茫,无知。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我们是一个个形态百千,本质却相同的崔斯坦,像迪伦这样坚定的'人不少但也多不到哪里去。也许是我有点悲观吧,我觉得这样很懦弱,我们没有勇气面对自己内心深处呐喊的灵魂,更有甚者,有的时候,我们麻木了,听都听不到灵魂的呐喊声,但是我不想像崔斯坦一样的活着,我想像迪伦一样的活着……
另外一段话是这样的:“在那个年代,你们那里的人们要比现在虔诚得多。他们不会质疑教会,而且对教会传导的东西深信不疑。他们把我当成了天上派来的信使——大概,也就是你们口中所谓的天使。他们不敢对我妄加怀疑。现在的人就要麻烦得多。他们全都觉得在积极享有各种权利。”对于宗教和信仰,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我自己本身的认知就是云里雾里,所以不够格在这里谈论。但是我知道,不要因为无知而信仰,也不要因为无知而不信仰,这已是我最深刻的理解了。
读完这本书感想很多很乱,我承认自己确实不知道该和你们分享些什么。这是一本值得去读的心理类书籍,我没有读原版――英文版,我读的是译本,付强的翻译对人物心理的表述细腻而深刻,笔触柔软而周到,对周围景物的描写也是栩栩如生,映衬着每一种心理的变化。我想每一个内心细腻柔软的人都会喜欢这本书。读完了你再看看封面上的那句话:“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你会觉得,其实,真正来讲,迪伦才是崔斯坦的摆渡人……
读《摆渡人》有感14读完《摆渡人》后,我感触颇深,想想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一个需要罢渡人的旅程呢?当我们刚刚出生,来到这个陌生的人世间时,父母就是我们的摆渡人,家就是我们永远的安全屋。我们在懵懵懂懂的年纪,遇到过许多困惑和磨难,是父母引领着我们,给我们帮助和安全,让我们勇敢的长大。
当我们自以为长大,自己可以面对这个世界时,你会发现,之所以你能再这个世界走下去,你其实遇到过许多其它摆渡人。老师就是你通向知识世界的摆渡人。他们用智慧为你在无知的沙漠里,给你打造你的安全屋,让你一站站的.,闯过困惑的黑暗,走向成功的光明。当你在生活中遇到苦难的恶魔时,朋友就是你的摆渡人,他们无私的帮助你,使你从摆脱困苦。
可是你也许更需要像崔斯坦一样的摆渡人,他不但会尽职尽责的履行义务,还会根据不同的摆渡对象,而用不同的方法。尤其是,当你对他依赖付出真成时,他会用自己的方式理解你,爱护你。成为你心灵上的摆渡人,你会永远的把他放在心里,不管任何磨难都难以让你忘记的心灵上的摆渡人,情感依托的摆渡人,可以与他一起闯过这繁杂人世的摆渡人。我们每个人都像迪伦,都不顾一切的寻找崔斯坦似的摆渡人。可是这条路又是何其艰难。
读《摆渡人》有感15“每一个镌刻着爱与善意的灵魂,都会成为我们生命的摆渡人。”今天我把《摆渡人》这本书读完了,内心感觉很温暖。
《摆渡人》这本书是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写的一本畅销小说。书的开篇就展示了一个十五岁的少女的生活,从小父母离异,有一位爱唠叨的母亲,陌生的父亲、无聊的学校生活…普普通通的一个女孩,在遭到了之后一连串匪夷所思的事情后,迪伦在一次列车意外脱轨中,失去了生命,她的灵魂在黑暗中看不到光亮,她还在困惑中,挣扎着爬出了列车,看到了唯一一个人,带领她通往另一个世界的人——摆渡人崔斯坦。迪伦并不知道其实自己已经死了,而是认为自己是那场意外中的幸存者。不断的问崔斯坦各种关于列车脱轨的意外的问题,最后崔斯坦告诉了她,她已经死了的真相,迪伦也逐渐接受肉体死亡的事实。
在他们向着另一个世界迈进时,一路上遇到了很多恶魔的攻击,但他们丝毫没有任何想要放弃的`意思,而是勇敢的向前迈进。情窦初开的女孩在一次次的危难中,渐渐喜欢上了她灵魂的摆渡人,她发自内心的关心与信赖,也渐渐唤醒了摆渡人内心深处麻木已久的情感。但当迪伦到达目的地时,她却决定要永远与摆渡人在一起,后来跨越了所有障碍,返回人间。二人的对话让人感到很温暖:“嗨!原来你在这里。”“我在这里。”不论命运怎样安排,“我”一直在“你”目光所及之处,温暖又甜蜜收尾,让我们知道了在摆脱恶魔和危险后,失而复得的信款和温暖更让让人珍惜。
整本书,若说是摆渡人引领了女孩的灵魂,那么某种程度上,女孩同样也是摆渡人灵魂的摆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