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体读后感15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体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体读后感1小说讲述了地球人叶文洁偶然间发现了另一个地外文明——三体星人(一个有着三个太阳的地外文明),因为三体的不确定性导致三体人必须找到另外一个适合生存的星球,进而入侵地球的故事。在地球人和三体的数百年的争夺中,其他的更高级文明消灭了三体星和太阳系。其神来之笔来自于将基本物理定律变成武器,原来宇宙是十维的,因为文明间的争夺,于是不断的使用降维武器导致宇宙不断的降维,并最终归零。大刘用人类社会的竞争推广到了整个宇宙: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文明不断扩张,但宇宙的总资源有限,并引入了猜疑链和技术爆炸。进而引申出整个宇宙社会学,在宇宙中,每个文明都如同在黑暗森林穿梭的带枪猎人,小心翼翼,提防着别人的冷枪,也随时准备消灭被发现的敌人。已故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就曾不止一次的警告人类,不要对宇宙发出各种讯号,就如同在森林里啼哭的婴儿,引来的大多豺狼。
人类是一个很奇怪的物种,我们总习惯于给自己找到一个明确的目标,或者寻求一个竞争对手,不然就很容易迷失自己的方向。我们不断的在战争与和平间轮回,在毁灭与创造间徘徊,只是因为我们无法找到新的共同体。我们很容易在自然灾害面前表现的异常团结,却在现实中相互推诿。世界纷争不断,战争从未停止,也许真的只有在共同的外部敌人面前我们才能搁置争议,一致对外。
太阳存在了50亿年,宇宙的年龄是138亿年,太阳还有50亿年的寿命,而40亿年后仙女星系将和银河系发生正面的.碰撞。这些冰冷的数字昭示了我们人类绝对无法偏安一隅,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当我们从海水爬上陆地,当我们的智人祖先一路走来,就注定了我们未来的道路。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自然科学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无法逃避,就必须坦然面对。即便是没有触发三体文明,人类也逃不出“歌者”的二向箔,在大神级文明面前,人类如同蝼蚁,但蝼蚁尚存斗志,况且人类呢?有道是“朝闻道夕死可矣”我们用整个人类的文明,见证了整个宇宙的运行真相。灿若星河,浩淼无垠的苍穹之间,众多星际文明如同初春的花蕊,脆弱而又坚忍,在自我的星球上绽放出不一样的精彩瞬间。
夜晚,抬头仰星空,城市的灯光让整个天空略显寂寥,西边那个我们最近的行星——金星显得异常明亮。忽然怀念起儿时的夜空,那每一颗闪闪的星星也许都是一个文明的摇篮,而住在他行星上的地外文明,同样满怀好奇的凝视我们。
三体读后感2三体三部曲以个人的理解来讲就是从三个空间范围开始上演的一部人类探索太空而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分别是社会地球和宇宙,第一部讲述了人类社会上的大事件,对社会科学造成的打击和对科学家的残忍杀害,并开始封锁科技发展方向。第二部讲述了由于对人类社会暴政的不满和失望,人类开始向外星文明求助,并且得到了回应,从而建立了相互通信的组织,帮助外星人快速发展文明,以便得到他们的帮助,从而拯救地球。第三部讲述了外星文明通过不断的发展,经过几十光年的时间,已经接近地球并发出了探测器,当所有人都以为是和平使者到来的时候,实则是外星文明攻击地球的开始。进而上升到宇宙空间的科技大战。
书中讲到了外星文明的特质和生存环境背景,以及想要占领地球的原因,而人类劣性的种种狂妄和傲慢,最终使得地球走上灭亡之路。三部曲里面的所有角色都是现今人类的代表,正因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不管重新选择几次,作出多大的努力,人类还是会屈服于自己的内心信仰,把地球推向死路。
人类牺牲自我精神已经远远离我们而去了,不会再有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思想觉悟,每个人都心怀揣测的试探敌对的位置,选择沉默或者开枪,黑暗森林法则小到人与人之间,大到宇宙之间,无论发展到多么强大的文明,总会有无限大的文明对其造成着潜在的危险,无论暴露与不暴露都会面临灭顶之灾,正所谓“消灭你,与你何干”。
刘慈欣强大的脑洞模拟着人类社会将会面临的宇宙级灾难,又预演了人类最后的结局,更像是一种提醒,沉睡的人类,是时候该觉醒了,不要在深度的虚幻生活中嗜睡了。就像是我偶然间看到一个评论“20xx年了,竟然还相信有外星人”下面回复道“20xx年了,你竟然还不相信有外星人”。
如果我们都相信有外星人存在,那么现在社会乃至世界的格局都将会大不一样,我们也许会再一次技术性爆炸,也会消去猜疑链,我们有了共同的敌人,从而快速发展文明,更好的保护自己文明的延续。这大概是每个种族生存的'意义。当然我更希望的是像千星之城那样的宇宙格局。我们从国与国之间的牵制到宇宙之间的相互制约,继续维护着相对平衡的生存环境。以便综合实力面对更大的星际格局的生存资本。
人类现有的科技发展从最小单位夸克到星系。
夸克是现如今量子力学研究领域最需要的基本粒子,而星系是我们探测到的离地球最远的距离。高级文明是否真的存在,我们又何时走出地球,我相信这些都不会离我们太遥远了,无论生存和毁灭,我们终将会面临那个未知世界的到来,是恐惧还是淡然,基于我们对科学的态度而已。如果我们大脑之中早已构建了这个宏观世界,那么你的心脏也会更加坚强。
三体读后感3读了《三体》之后,我特震撼。无疑这是一本非常好的小说,从地球的危机写起,让人们从中感悟深思与获得哲理。
三部《三体》都呈现出一些老套的结构。比如说,人类遇到了种.种危机。从最开始的发现三体人到最后太阳系二维化,宇宙归零。但这些老套中却含着不少新颖,蕴含种.种不称心如意的事,人类只剩下最终两人。这种.种迹象给读者带来一种错觉,这不是小说而是事实。我的心总会随着这些突如其来的变化和本该按套路发生的事发生巨大改变而跌宕起伏。
下面我就给诸君介绍一下整部《三体》。
《三体》讲述的是,一个物理学家。不仅发现了三体人,还向他们发射信号,导致三体人大规模入侵地球。然而人们却被蒙蔽在鼓里,直至21世纪才被人类发现。但知道真相的汪淼博士并不泄气,还开怀大笑,为了人类文明更加努力研究新科技。
几百年后,人类即将面临世界末日。于是,启动了神妙莫测的面壁计划,以挽救人类未来。不过许多计划过于极端:逃跑主义、同归余尽、控制思想。等等。他们费尽心机,只不过希望人类在三体人面前有尊严地死去和为了人类文明种子的延续。
一百多年后决裁者移位,新任决裁者程心因母性的善良没有启用在黑暗深林中暴露位置的方法抗击三体人,从而使三体人入侵地球获得成功。在此之后,原本因和善而担任决裁者的程心被世人骂作优柔寡断。
还有之前的自然选择号为了人类文明有足够燃料到达目的地,而杀害了周围其他飞船。逻辑为了拯救人类,创造了在暗黑深林中暴露位置的方法,但因该方法过于残忍,本人也受到人类审判。
< ……此处隐藏8876个字……往。长大了,抬头遥望星空的机会越来越少,也渐渐忘却了星空的魅力。再次抬头仰望星空,却发现现在工业高度发展之后的环境,已经遮盖了宇宙原本的色彩。这层纱幕背后,隐藏了多少秘密。刘慈欣的《三体》,用科幻,给我们诠释了宇宙。
《三体》共分三部,《三体》、《三体2·黑暗森林》和《三体3·死神永生》。从开始,到宇宙终结为止。讨论整个人类的生死存亡问题,从中还是可以看到使命的力量。这种使命感放在现实生活里是一种悲剧,但是投射在科幻小说里却相得益彰,显得气势磅礴,尤如史诗。
《三体》讲述了时期科学家叶文洁发现了宇宙人的存在,通过太阳辐射与三体人取得联系,从而致使三体世界欲图毁灭地球文明。三体人能脱水,有三个太阳,能风干储存,作者用独特的三体游戏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而有趣的`世界。地球人类为了自救,进行了面壁者计划,其中的三位面壁者均以失败告终,只有罗辑最终发现了黑暗森林宇宙法则,从而威慑了三体文明。而在罗辑之后,程心接受执剑者身份,却在几分钟之内被三体文明摧毁了地球防御。而章北海引领出宇宙深处的舰队,终于执行了黑暗森林法则,致使三体文明被摧毁,而地球也面临了被发现的危机。在云天明从三体文明传回的情报中,地球文明发现了三条自救方案,最终以掩体世界作为最终选择,而托马斯·维德等人知道这并不是安全选择,致力研究逃离计划,在即将成功的时候,程心又一次为不暴露掩体世界而选择放弃。最终在歌者的二维化纸片中,地球文明走向了灭亡。唯有程心与艾AA逃离了地球。之后程心走到宇宙的尽头,观看了宇宙的终结。
对于整部小说,印象最深刻的算罗辑博士。罗辑原是一个游戏人生、玩世不恭的形象。却在命运的驱使下成为四位面壁者之一,在其独特的思维模式下找到了自己的梦中情人,并为爱激发了保护地球,威慑三体世界的勇气。然后又用尽一生,成为执剑者,使用他发现的宇宙黑暗森林法则保护了地球。
女主人公算是程心了,这位见证宇宙终结的人,也两次放弃了拯救地球的机会。心存无限的善良与爱,却也以此背弃了生存法则,使地球人类走向了最终的灭亡。这不禁让我想起有时候,错误的爱与善良,只会把生活推向深渊。
三体读后感14一口气读完了三体,有了这样的震撼,三体续集看不看都一样了。
它不仅是一本科幻小说,更是一本哲学小说
结尾更是震撼人心,不是正常的反败为胜,而是等待灭亡,面对高等文明的无力感
人类的未来,地球文明的未来,是不是也是这样
他所解释的真理绝对值得思考,这是一种浓的化不开的悲观主义
他结合着中国的历史和国情,从一个小小的立足点开始,包含了所有命题
不要简单的看着爽爽,作者要透漏给读者的信息必须得正视,不能玩笑对待
作为一本科幻小说,她的哲学理念,和大审视论是异曲同工的
那么是什么让我们的思想走到一块了呢,宏观来说是时代,围观来说,人性中的非己权力无限性覆盖的趋向对此可能有所解答
我们的思考是在极小的局限内的,作者所思考的问题也无法超越这个限制
我们共同所处的`世界,从这里发出的思考以及从这里构造出的异世界,都是使用人脑这个纤维材料制成
但其他智慧生物的智慧方式不一定与地球人一样,甚至对于智慧的意义也不一样。这种机遇的无限扩展性与人类自身思考的无限局限性是相对的
人类根据环境先本能再刻意的构造智慧与文明,再根据自己的环境构造异世界,这些东西的最本源在于人类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决定了人类对超于自己自己智慧能力的猜测和方式不同,包括对异世界的构造,外星人电影中外星人不正是总和人类有相似的地方么。宇宙中似乎存在这一种能够建造同一(注意不是统一)现象,这永远都来自人类的臆测。
在人类与外星智慧,世界与宇宙后,在宇宙中所有智慧生物对宇宙的自行思考所造出来的臆测后,是否还存在着一种更高级的思维,这种思维甚至超过了智慧,这种东西超越了宇宙这个物质组成
在宇宙中自认高级的物种背后,存在着超于这种平行物种 的存在,宇宙若是一维,那么二维三维是什么?
我们都能在物质和精神上做永远的审视论,只是传统政权把一个个源泉的终端设置的太低,在一定的位置上搁一片膜,人类的智慧流到这,就阻过去了。传统政权再利用人性的弊端宏观控制这个总体现象,人类太快的把一些东西定位终端,也就更坚定的加厚这层膜。当世界上所有人都在加厚这层膜,当一代又一代的人在加厚这层膜,那么这对人类的未来的危害不异于太阳撞地球。
三体读后感15刚刚读完这本书,兴奋的感觉冲击着我的大脑。回忆起我在江南造船厂的工作经历,我曾经工作的舰船及其用途和书中描写的宇宙、人类宇宙舰队、三体舰队等等有着何等相似的地方。
航天科学与哪个军种更加类似?我的回答是海军。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对航天器的具体命名是飞船、太空舱,舰队,以及可以让人类生命生存的空间站。所有这些都与海洋、舰艇、舰队、基地等如此的一致。
我曾经在《愿望一号》工作,这艘万吨级船的主要作用就是测控。测控是航天工作中主要的一环。我们需要对从地球发射到太空的飞船进行控制,无论是在地球上还是在飞船本身对飞船进行控制,首先要知道飞船的`位置。航天器和空间站对接,也需要知道各自的位置,这就是测控要解决的工作。
“前进四,未处于保护下的人是什么下场:身体被超过自身重量一百二十倍的过载紧贴在舱壁上,先迸射出的是血液,超重下摊成极薄的一层,血渍的面积大得不可想象并呈放射状;然后挤出的是内脏,也很快被压成薄薄的一层,与被压成一片的身体一起,构成一幅丑陋的达利风格的画……
系统进入前进四,处于最高推进功率,飞船的加速将达到120G,所产生的超重是正常状态下人体承受极限的十多倍,这时就要进入深海状态,即在舱室中注满一种叫“深海加速液”的液体,这种液体含氧量十分丰富,经过训练的人员能够在液体中直接进行呼吸,在呼吸过程中,液体充满肺部,再依次充满各个脏器。”
上面是大刘对人类航天舰艇的描述。
我进江南造船厂工作那时,每天路过潜艇船体拼接封闭厂房,对潜艇架构有非常直接的了解,后来上了潜艇,对潜艇内部结构有直观的了解。虽然我从事电器电讯工作,我仍然想要了解潜艇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构。
一艘潜艇就像一颗长长的水滴。其内部有非常密集的环形龙骨支撑着这颗水滴,就像隧道、坑道内支撑的钢梁一样。
潜艇下潜,会受到水压的压力和航行的压力。三体中描写飞船达到120G是个什么概念,比如一个人50KG,120G就是120×9.8×50=58800 KG物体所受的重力。120G也基本相当1200米的水深压力。一艘潜艇完全不可能下潜到这个深度。
随潜艇去试航,随着下潜,会听到噶噶的钢板声音,那是舰体受到水压被挤压后发出的声音,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声音,会害怕。
一艘用高强度钢板建成的潜艇会这样,何况一个人,第一个被挤爆的脏器就是你的肺。如果人可以像鱼一样在水中呼吸,那么,人可以在几百米以下的水里生存。但是1000米以下的深海,几乎没有鱼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