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体会 > 读后感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时间:2023-03-17 00:05:22 收藏本文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1

今天,终于读完了这本《做最好的班主任》,从暑假在公众号看到李镇西的这本书,当时就买回来看,好像是7月份买的,当时想着能够看看对自己做班主任工作有帮助,后来一看确实是非常好的一本书,之前也是断断续续的看,最近早上起来看一会,白天有时间了也打开看一看,不知不觉小半本看完了。

看完之后,真的感觉李镇西老师是一位真正爱孩子的老师,他很多思想都是从苏霍姆林斯基得到的,至今我也还没有看过苏霍姆林斯基的书,但是只是看李老师的书已经感觉李老师做到了很多老师没有做到,爱孩子,尊重孩子,对孩子负责。

最近看的这部分有一个学优生但是还有自身毛病,在李老师的帮助下成为一个优秀学生,成为班长;另外一个后进生,在李老师的不懈努力之下,终于有了很大的进步。

反观自己在工作中,对学生还是不够有耐心,一出问题就是批评学生,有很多时候并没有真正站在孩子角度考虑问题,所以很多时候工作做得不细,做得不够。

李博是今年我教的一个学生,头脑很聪明,但是上课经常开小差,平时也是小毛病不断,期中考试那天,他和组长打起来了,我把他喊到办公室,跟他聊了家里人对他的态度,才明白他心里感觉到父母不喜欢他,后来我跟他妈妈聊天,才知道他妈妈并没有意识到孩子有这样的.想法,上周他爸爸专门从南阳来开家长会,我看得出来他是很感动的。

张博翔也是一个问题比较多的孩子,开学因为想家还私自从学校跑出去过,还跟同学玩闹,导致对方受伤严重。但是我后来发现他并不是一个非常坏的孩子,他的作业还能认真完成,前天晚上上课时我看到他在玩电话线皮筋,我就给他没收了,后来我在办公室,他找到我,要那个皮筋,我说你说说你的理由,他说:“他妈妈说,想妈妈了就把皮筋拿出来看看”。我听了之后就把皮筋还给他了。

在班主任工作中,很多琐碎的事物,确实很忙很累,但是班主任工作真的很有必要,因为孩子的成长肯定会伴随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多时候对学生还是管理的不太到位,还要继续努力学习怎么跟孩子相处,怎么赢的孩子的心。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2

纪伯伦曾在诗中说过:生活是黑暗的,除非有了渴望;所有渴望都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识;一切知识都是徒然的,除非有了工作;所有的工作都是空虚的,除非有了爱。半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在爱与不甘的交织下对“班主任”这个词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读了李镇西老师的这本书,我犹如春风拂面,被细腻的文字和认真的态度所打动。

我一直都很认同,工作需要有归属感、认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初读这本书,第一章写到寻找班主任的幸福感,我回想当班主任的幸福,就是学生给我带来的一个个小小的感动,一句句关切懂事的话语,一次次的进步……每一件细微的事情凑在一起就是我的.幸福吧。

凡事都有两面性,班主任之所以被冠之以“容嬷嬷”的称号也不是不无道理的。新学期刚开始的时候,家里人纷纷发我的牢骚,说我关心他们的时间太少了,陪他们的时间太少了,瘦了,气色变差了,老是忙忙忙,脾气也变差了。后来,当家里的人理解了我这么做的原因后,他们也渐渐地转变了,学会了将心比心去理解我,也会给我一些教育学生的建议。就像李镇西老师的亲身经历一样:享受这个职业,才会有成就感和获得感,才会赢得尊严,家长学生认同爱戴,同行的认可和敬佩,家庭也会更加幸福和谐,自身得到更大的发展和提高,最终实现自己的价值。

李老师还在书中写到,教育每天都充满悬念。这不由得让人感叹,教育就像是霍格华兹魔法学院里的糖果,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糖果是什么口味的。而班主任,就像是侦探一样,不断地揭晓悬念的谜底,初体验麻烦来临的痛苦,后体验揭秘的快感。“周而复始,便是教育过程的魅力所在,也是教师成长的奥秘所在。”如果做一份工作,是怀着体验魅力的心态的话,那还有事情是做不好的呢?

喜欢学者张端的一段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在这个假期,严重疫情当前,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既要开眼看世界又要坚持学习,立足平凡岗位,做好本职工作!愿我终有一天,能做最好的自己,也能做到最好的班主任!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3

《做最好的班主任》本书是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最新力作,是李老师26年班主任工作经验的教育智慧的精华集萃。全方位阐述了李镇西教育观、学生观、家长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等理念实践。他出神入化的班级管理艺术,真诚智慧的学生青春期的心理辅导,对学生进行富有个性的引导,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家校关系,处处体现出一个特级教师著名教育家的人文情怀和对教育的虔诚之心。通过阅读会让我们受到感染和鼓励。

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本书,我深刻的思考,是李老师让我们对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指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致未来一生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以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

作为班主任,我认为今后我要多学习,多读书,多思考,多收集教育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及有效的解决办法,在平时教育教学中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用心教,有责任,有担当!

一、关爱学生

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学习李老师的优秀做法,积极开发学生的潜力。

二、批评教育学生要有艺术

批评也是一种关心爱护学生的教育手段。作为老师,经常要面对做错事的同学,我们要多学习,运用科学的教育思路和教育方法。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性格迥异的人,我们就不能以一种固定不变的方式去教育学生,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给予慰藉和激励,让学生顺利地成长!

三、公平对待学生

一个班级中,总会优等生,当然也会有后进生。我们更需要关注后进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远离自卑心理,帮他们找到自身的闪光点,让他们在学校获得重视,获得幸福感。后进生的转化才是班级的管理难点,也是值得我们所有老师深入探究和研究的个体。

其实每个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教师都有很多值得记忆值得的东西,它是一种可以使人丰富充实的东西,是一个做教师的一生的财富。我们可以多学习,多互相交流,让班主任教育工作更专业化。

做最好的班主任,时刻努力着!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4

寒假闲暇之余,我拿起李镇西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读中让我有诸多感慨:如果可以重新选择职业,你愿意当班主任吗?一 ……此处隐藏5552个字……”。事前要沟通,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样即使有了突发事情,也能做到得心应手,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写随笔,积累人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李老师的著作之所以如行云流水,让人“欲舍不忍,欲罢不能”,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著作“融真挚的教育情感、生动的教育故事和深刻的教育思考于一体,娓娓道来,但又不乏文学的魅力。”而这些生动的教育故事则来源于李老师每日的教育教学随笔。记录每日的思考,积累平时的感动,勾画一个个鲜明生动的成长个体。多年以后,这些为了做一个好班主任而进行的文字积累却成了李老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成就了他今日的辉煌。

回想我们平日的教育工作,其实也充满了挑战,写满了感动,益满了智慧的火花。只是我们疏于记载,对抗不了自己的惰性,所以错失了那么多可以带给我们丰富感性回忆的故事与碎思。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12

“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这是教育界上人人皆知的事。并且李镇西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也让我获益匪浅!捧读《做最好的班主任》,得以与李镇西进行心灵的对话,真是非常有深意,从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不能没有爱,但爱不等于教育。教育需要爱,教育还需要智慧。

工作已经13年了,每一次接到一个新的班级,每一次面对不同的学生,我总会遇到各种问题,我也时常在想:我怎么做班主任?我怎么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我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而看完这本书,我切身体会到了教育工作中爱的重要性。

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本书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

李老师对班主任的那份执著,对爱的那份坚持让人感动。试想一下:全国的校长当中(包括副校长)有几个是做了行政工作后,还主动要求当班主任,又是甚至是三个班的班主任工作。恐怕只有这“东魏西李”!用他自己的话来解释:不当班主任心里不踏实啊,不回到学校工作自己不舒服啊!

书看完了,我的耳边还时时听到这样的声音: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

李老师教的是中学,我们教的是小学,但他的方法我们也很适用。读他的书,使我寻找到了做班主任的幸福感,明白了要科学民主地管理班级,更加明白了要努力地走进学生的心灵。希望有一天,我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真正喜欢的好班主任”。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13

在《做最好的班主任》这书中,我被李镇西老师优美的文笔与才华折服。李老师以一个班主任的细腻与认真感动着我!李老师说:“做一名人民教师,多一些书生气,多一些书卷气;多一些书香气,多一些天之浩气;多一些地之灵气。读懂社会,读懂教育,读懂学生,读懂自己。”远离浮躁与平庸。做一个阅读者,生命将更加精彩。

教育不仅仅给学生生活技能与生存智慧,还应该给学生以人之为人的精神世界。而人的所有“精神”都必须以人性为最基本的底线——保持孩子的善良和富于幻想的天性。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我们都要负起我们应该负的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

“做最好的班主任”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所以我说,李镇西只有一个,没有人能成为李镇西,但只要我们从每天最平凡的小事做起,即使成不了红花,也定能成为一个绿油油的叶子,在属于自己的枝杈上,婆娑起舞。因此,“做最好的班主任”其实是一种平和的心态。

我们常说要理解学生,但有时学生的言行,站在教师的角度看,是很难理解的。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一下,就很容易理解了。孩子们总是怀着善良而美好的动机去做事,渴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寻求心理满足。但是,他们生理心理发育还不成熟,考虑事情欠周到,常常把好事做成了坏事,这是很自然的。这些动机好效果坏的蠢事就是”可爱的缺点“,我们班主任必须具有童心,只有学会”儿童思维“,才能够发现学生缺点中的可爱之处,甚至智慧之处。因此,“做最好的`班主任”其实要有一颗儿童般纯真的童心。

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学生,这中间有听话的,有捣蛋的,有成绩优秀的,有犯了错误屡教不改的。学生犯了三次错误之后,我们可能会选择放弃。也许就是这轻易的放弃,导致了一些同学彻底地走向堕落。所以,我们不要轻言放弃!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14

读了李镇西的《做最好的班主任》,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李老师对学生的爱心,尊重和耐心。他不但在班级管理和自己的语文教学上有高超的技能,他还特别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善于发掘学生的潜能,善于激励学生,唤醒学生的内驱力,比如,他成功地把刚入学时颓唐、怕吃苦的凌飞培养成一位品学兼优的班干部;他善于和学生谈心,而且有着巨大的耐心,成功地把厌世的离家出走的女孩劝回学校。对于后进生,李老师没有放弃他们,而是把更多的关注投向他们,并形成了一些比较有效的具体方法,其中有一个是对手竞赛。这个方法我以前曾经想在我们班的两个学困生之间实施,无奈他们在一起总是臭味相投地在玩,在看了李老师的`方法后,我心中有了更明确的做法。

本来,其中一个学困生每次听写都是0分,另一个也差不多,今天下午体育课解散后,我找到他们叫他们那本子来重新听写,他们却不知躲到哪里玩了,同学都找不到,于是下一节课,我把他们带到办公室,让他们从今天开始比赛,比赛的内容包括:听写谁对得多,谁就拿一面小旗;上课谁专心,谁也拿一面小旗;读课文谁会读,谁拿一面小旗。期末谁拿的小旗多,我就奖励谁,如果两人都拿了比较躲到小旗,就说明两人的进步都大,都将得到奖励。接着就让他们读早上听写的词语,让他们抄一遍然后听写比赛,他们都想赢,都很认真地读和写,听写比赛后,他们都对了三个词,我给他们都奖了一面小旗,要知道,以前他们一节课也抄不了几个词,而且从未试过听写对了三个词。

我会继续用好这个对手竞争的方法,因为对于学困生来说,以正常的要求对待他们,他们根本达不到,永远是失败,他们就没有心思学,干脆放弃了,找一个程度差不多的对手,终究会有赢的机会,才能激起他们学习的欲望。

李镇西老师的教学艺术,我将会继续学习,领会。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