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体会 > 读后感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精选15篇)

时间:2023-03-16 00:05:35 收藏本文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精选15篇)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精选15篇)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苏菲的世界》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

今年寒假,我看了一本书《苏菲的世界》。这是我看的第一本简单的哲学丛书。这本书讲述的了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一位神秘的哲学老师寄来的信,从此开始了她探索哲学思想之路。随着苏菲和她的`哲学老师——艾伯特交流的经历,一位位哲学大师的思想、一个个伟大的文化纪元在我眼前呈现,引起了我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

这本书涉及的内容很广泛,我花了整整一个寒假才看完。这本书里的内容让我了解了许多哲学思想,然而,作者的构思让我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阅读前几章,我一直觉得苏菲和她的哲学老师艾伯特是主角,但是读到后面苏菲15岁生日那场哲学花园宴会上,我才意识到,席德和她的少校父亲才是真正的主角,而苏菲和艾伯特只是席德的少校父亲给她15岁生日礼物那本书里他笔下塑造的人物。而苏菲和艾伯特也渐渐发现了这个创造者的存在,他们就靠艾伯特将给苏菲的那些哲学知识,也靠自己的努力,逃出了这个虚幻的世界。

开始我一直觉得哲学书很枯燥,这是我第一次读哲学书籍。少校笔下的苏菲的世界就是一个哲学的发展史,作者或许就是想直观的告诉我们,真实和虚幻是没有界限的,可以无限的虚幻、想象,只希望我们不 ……此处隐藏7484个字……路,展现了哲学的趣味性,揭示了哲学是什么。《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它唤醒了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5

这次看的是英文版的,很多专有的名词可能并没有和中文的对上,比如说所谓的“唯物”、“唯心”啊。不过好在书是给一个十几岁的小孩上哲学课,专有名词和流派都有比较好的解释,所以说具体的中文名词是什么不重要,至少我认为意思我是明白了。(当然也可能我认为自己明白了,但实际并不是那个意思呵呵)其实我并没有接受过真正的哲学教育,我所学的哲学叫做马克思主义哲学,其实是严重影响了我们思维的发散性,培养出来的都是统一的三观。我以为自己会对于有人认为世界是意识的感到十分荒。唐和可笑,但当我沿着历史的'发展和走势,读到那些思想的时候,一点也不觉得可笑或荒。唐,我甚至认为他们每个人,每种观点都有道理,先被苏格拉底说服,后又认为柏拉图说得对,后又被持相反观点的亚里士多德说服,然而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是在不断思考的,只不过思考的结果是,我并不十分确定什么事。我想我有些理解为什么很多伟大的科学家最后反而相信了有所谓的上帝等神明的存在,因为当人知道的越多,思考的越多就越发不能确定什么,而人总是需要确定的去相信某些事物,也许最后就只能把这神秘且神奇的力量归属给上帝了吧。

我一直是非常喜欢哲学,但有时也怕自己想的太多,不是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吗,这中间的尺度有时还真是难以把握。但我认为这是不在我控制范围之内的事,这不是什么选择你可以这么做,也可以不这么做的事,这就是我的生活状态和方式,或者换句话说,这就是我。不是我要刻意的去思考一些哲学的命题,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就是会想很多。也许我唯一能控制的是不断地调节自己的平衡。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精选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