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体会 > 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荐】

时间:2022-02-04 00:05:22 收藏本文
《红楼梦》读后感【荐】

《红楼梦》读后感【荐】

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红楼梦》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红楼梦》读后感1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枉凝眉》

《红楼梦》,一部书中人物的悲剧,一部作者的悲剧。曹雪芹不仅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生活,而且赞美了封建礼教下纯真的爱情。一边是木石前盟,一边又是金玉姻缘。一边是封建社会下必须追求的功名光环,一边是心驰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为我们展现了这场无声的较量。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爱情故事浓缩了这场较量的全部硝烟。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假假真真,让人琢磨不透《红楼梦》中的一切,书中的人物多达900多个,而其中我有一个最喜欢——探春。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泣,千里东风一望遥。”“[分骨肉]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在那样一个千顺从,万顺从的时候 ……此处隐藏13789个字……似一场千年大戏的开始,呜咽,难以诉说这故事的情怀与意志。二人独立高台之上,对面是一枚古典的明月冉冉升起。文雅似娇花照水,举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施胜三分,黛玉与湘云压韵、作诗。斑斑驳驳的树影在颤动,点点轻花打在水中。“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是怎样的意境?是怎样的情谊?花魂鸟魂,梦魂心魂,随着那流逝的月,不变的历史而去。用文雅的新辞在厚重中吟唱,又有谁呢?明月高悬,终究逃不过落下的一刻。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嫩花经不住风的摆弄,纷纷飘落下来,洒落一地,惊醒了沉溺在书中的宝玉。宝玉是个护花之人,见眼前此景,不忍花儿就此了却此生,将她撒入水中漂流干净。黛玉走到这里,见他如此护花,便带它一起入土。他掘土,她撒花,他看着花,看着她,心里是什么感觉,傻傻的他不知道吗?“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即使深埋细土,风流清韵不变,清高无争仍在,正所谓“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如今一切似乎和那葬花陨落。“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到最后又剩下谁,又剩下怎样的故事?

袭人来叫他,那一声,不知是惊了他,还是惊了她。他笑着离开,她黯然失色。果真,花落人亡两不知。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琳琅无瑕。若说没奇缘,这一辈子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怎么样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挂牵。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若干眼泪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寞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红楼梦》读后感【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