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体会 > 读后感

《乌塔》读后感(通用15篇)

时间:2021-10-18 03:49:43 收藏本文
《乌塔》读后感(通用15篇)

《乌塔》读后感(通用15篇)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乌塔》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乌塔》读后感1

今天我读了《乌塔》这篇文章,它使我深受体会,也让我受益匪浅,文章主要写了14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身一人游历欧洲的事。从这件事中我想到了中国和外国的教育问题。

有的外国孩子2岁时父母便开始训练他们独立的能力。美国有的孩子在9岁时就不想被父母所限制,要求独立自主。在上小学时,欧美一些国家的老师就教育孩子们要有独立情,不能依赖家长,不做温室里的花朵。在美国,孩子们在学校中可以做各种各样的交易,可以卖糖等。老师们不但不反对,而且还鼓励他们这样做下去。很多美国老师认为,这会为他们以后进入社会打下坚定的基础。在德国,学校主要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德国孩子们利用休息的时间帮助餐馆和超市发传单,做小工来挣零用钱,根本不用跟父母拿。而且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来学习的是,外国孩子每周都要写一遍论文,涉及经济,人物,动物,科学等各方面的。

看看中国孩子,很多是家里的小皇帝和小公主是温室里的花朵。有一个报道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1992年,77名日本孩子来到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参加了一个草原探险夏令营。中国孩子病了回到营里睡大觉,日本孩子生病了硬挺着走到底。到了营地,日本孩子麻利地搭建好了炉 ……此处隐藏7632个字……齐去那玩,能够吗?”姚雨轩邀请了我,我很高兴,可妈妈却不让我去,说我照顾不好自己。结果,我和姚雨轩错过了这次机会。读了这篇文章,我想对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请让我们独立去做一件事情吧!像乌塔一样学会独立,我们不想做温室里的花朵,我们要做展翅高飞的雄鹰!

《乌塔》读后感15

“能自立,才能学会自强。”有人说过这样的名人名言,在课堂中学了《乌塔》这篇课文,我才对这句名人名言有了更深的了解。

有一个人,名叫乌塔,她要环游许多地方,比如:米兰,意大利,澳洲……她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因为她自己学会了自立自强。乌塔只有十四岁,可是她的父母却学会了放手,让她环游世界,是因为她有良好的保护意识和非常强的自立能力,同时,外国的家长给予孩子的信任,关怀,鼓励,他们相信自己的孩子靠自己,获得了非常大的成功,信任不是宠爱,当自己遇到困难时,不代替自己办,而是利用这个机会,好好地锻炼我们,懂得依靠自己,相信自己。

看看我们的父母,把我们像小公主,小皇帝一样对待,含在嘴里化,捧在手里吹,而我们自己也一样,事事依赖父母,记得有一次,我要泡脚,去倒洗脚水,拿起热水壶往盆里到,妈妈跑过来,大声叫道:“别到,万一倒到你脚上怎么办?我来!我来吧!”妈妈一个箭步跑来给我倒上。还有,我上次在一份报纸上看到了,有一个大学生,什么都不做,都是父母帮他做的,上学了,洗校服,打扫卫生,洗碗,做饭……家里所有的事情全包了,那个大学生就吃饭,写作业,睡觉而已,每次周六,周日都有一大堆脏衣服让父母洗呢!

试想:连自己都不能照顾自己,怎样才能生存呢?

对比乌塔,我们拉开了差距,一个人只有真正面对生活中种种的磨难才能成为“雄鹰”,请让我们接受风雨洗礼,独立自强!

《《乌塔》读后感(通用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