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体会 > 调查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模板锦集八篇

时间:2021-08-26 18:05:29 收藏本文
市场调查报告模板锦集八篇

市场调查报告模板锦集八篇

在现实生活中,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市场调查报告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市场调查报告 篇1

面对报业广告下滑的危机,报业广告需要寻找一些新的经营模式和广告增长方式。

报社广告部门的角色一般是被动的,联系客户、刊登广告,策划实施活动,吸引广告投放。在广告客户与读者之间充当着一个牵线者的角色,甚至可以说是旁观者。至于他们是否能“成交”则一般不在考虑范围,有时候即使考虑到了也很难落实到位。

但在当前这种要充分扩大消费的经济形势下,这种广告模式无助于充分挖掘报业广告潜力。《华西都市报》副总经理郭登礼认为,广告部门不应仅仅是拉广告、登广告,策划活动那么简单,在当前这种经济形势下,广告部门的功能除了牵线,更要为行业生产消费者,推动行业的消费。

他认为,即使现在信息多元化,海量信息扑面而来,但由于消费者无法甄别,商品信息与消费者需求之间仍然存在着不对称的关系。如汽车、房产等大宗商品,许多消费者往往了解不够,把握不住而常常蒙受损失;从另一方面来看,信息不对称也导致消费者对大宗消费产生畏惧心理,进而影响消费行为。

因此,面对太多杂乱无章的信息,报纸专刊一定要为受众做消化、过滤、选择、梳理工作。做读者的“信息管家”。使每个版面都有明确定位,将客观事实和专业信息转译为目标受众能听懂并喜闻乐见的信息。

另外,对于汽车专刊而言,举办车展活动是营造消费气氛,培养读者的较好方式。只要车展事先详细调研,合理安排时机,营造的现场气氛火热,消费者的购车欲望就被激发出来。

点评:其实,现在广告部门策划的活动都大同小异,不外乎车展、楼展、读者俱乐部、团购侃价;关键点在于是否在策划中有促进行业消费的意识,并把这种意识落实到策划的每一个细节中,在拉动消费的过程中,将实现三赢的局面。正如郭登礼所说,要和消费者、行业共同成长。

报业广告的一般模式是刊登广告,然后从广告客户手中获得广告费用,这种赢利渠道比较单一。在广告商缩减广告费用的情况下,报业广告有必要拓展赢利的获得渠道。《成都商报》广告部主任黄成军认为不仅要从广告客户手中获得广告费用,还应该直接到消费者中寻找广告增量。据他介绍,《成都商报》举办“旅游直通车”活动,组织游客乘坐专列到旅游景点参观玩耍,直接从消费者手中获得收入,把终端消费者和商家联系起来,还能从商家获得广告收入。

点评:在这样的活动中,报社就充当着旅行社的角色。初一看,这种活动与这几年来报业所倡导的多元化经营没有多少区别。多元化经营也是“直接从消费者中获得收益”。事实上,许多报社的多元化经营刚开始虽然搞得红红火火,但后来由于业务不熟悉及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多都黯然收场。旅行社、房地产、出租车公司、甚至还有服装厂,大部分的经营都没有给报社带来多大的利润,反倒是让报社平添了许多麻烦。

关键在于没找准与报社经营的契合点。上面提到的这种到消费者中直接寻找广告收益的活动对于报业经营活动的借鉴意义在于不仅能直接从消费者中获得收益,还能从商家获得广告投放。也就是它找准了跨业经营与报社经营的契合点。这一点无论对报业广告经营,还是报业多元化经营都有借鉴作用。

所谓健康的广告结构是指一家报社的广告收入应来源于多种行业,而且应该比较平均,这样,当某种行业遭遇困境或者由于某种其他原因而导致广告突然减少时,报社利润不至受到太大影响。据郭登礼介绍,《华西都市报》的广告结构相对健康,各行业的广告分布比较平均。房地产20%、汽车15%、奢侈品、医疗、it通讯、旅游、教育、快速消费品各占10%,因此,每年的发展都比较稳健,在今年报业广告遭遇困境的情况下,仍然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纯利润达到 1.1亿。

点评:构建健康的广告结构的话题应该属于老生常谈了,特别是在当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导致某一行业广告突然减少时,就会有很多广告人提起健康的广告结构这个话题,比如以前医疗广告由于有关部门治理而不得不减少时。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呼唤健康的广告结构更显得特别有意义,报业广告所倚靠的支柱—房地产和汽车行业都面临困境,特别是房地产行业。如果报社还是完全倚靠房地产广告支撑,那么则不得不面临业绩下滑的风险,比如XX年时的北青传媒,由于在房地产行业急剧动荡时业绩大幅下降而导致“报业拐点”的争论。

一位广告部主任所说的话颇具代表意义,他说:“对于报业来说,当今任何一个行业都不如房地产行业对报业广告贡献大,也没有任何一个行业可以替代房地产广告在报业广告中的地位与作用。面对房地产广告大幅下滑的风险,我们只有努力将这种下滑保持在可控范围,而不至于对报社总体利润造成大的损失。”看来,健康的广告结构确实是报业不得不正视的话题。

点评:说到媒介融合,现在很多人关注的是媒介采编的融合,事实上,媒介的经营融合或许更有意义并更容易实现,因为各媒介都有融合的基础和需求。相比之下,采编的融合所需要解决的利益矛盾要复杂得多。

媒介的经营融合应该是报业广告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和新的亮点。成都另一家报纸已有类似尝试,据《华西都市报》广告部主任黄薇介绍,《华西都市报》的分类广告独家代理公司建立了一个城市网,所有分类广告在报纸和网络上同步刊登,网络分类广告的易检索,报纸分类广告的可信度,两者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提高了分类广告的关注度和效果。

点评:近年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对广告经营管理的改革呼声很高,比如现在比较流行的广告代理制,每年代理商与报社签订目标合同,完成了既定目标后,所得大部分归代理商,完不成目标,则由代理商负责补足。这样并不利于形成广告代理商与报社的联动。

但另一方面,广告经营管理模式的改革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从细部做起,一点一点地改,使之更适应市场形势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精细化分权”的改革是迈出的一个步骤,期待对广告经营模式的改革能在实践的检验中进一步地拓展和完善。

市场调查报告 篇2

一、市场走访情况及分析:

本次走访的地点为浙江义乌小商品城,上海市区、郑州市、济南、青岛、威海以及烟台等地,通过这几个地方的走访,其销售情况基本如下:

义乌小商品城基本以低端产品河北包为主,其中本地小型生产厂也同时在该地设有档口。但销售目标基本为小另售商。作为品牌包在这个市场只有米奇、享得利、蓝猫。他们在这个市场的地位仅仅是为其周边的商超服务。销售额以米奇为好,年销售量也只能为400万至500万左右。福建的达派以及杜可女包销售情况则较不理想。

上海市场的学生包批发基本集中在七浦路,但从走访情况看没有品牌包的档口,基本是以杂牌包低档包为主。以前西藏路附近的鞋服 ……此处隐藏15264个字……痘 37.8%E、遮瑕 21.1% F、其他:收缩毛孔(请注明)

3、您对当前化妆品使用效果的评价

A、很满意2.2%B、一般28.9%C、不满意8.9%

4、您日常使用的护肤品或化妆品的有(多选题)

A、洗面奶96.7%B、基础护理60% C、隔离霜/BB霜/粉底(液)50%

D、防晒霜35.6%E、眼影/睫毛膏/唇彩/腮红13.3%

F、卸妆油/蜜33.3% G、(睡眠)面膜57.8%

5、您每学期在护肤品或化妆品的花费为

A、100元以下34.4% B、100—200元32.2%

C、200—300元20% D、300元以上13.3%

6、您愿意采用的护肤品或化妆品购买渠道是

A、专柜53.3%B、超市 66.7%C、化妆品店或美容院13.3%

D、网购5.6% E、专卖店或专卖点35.6% F、上门直销0%

G、其他——(请注明)

7、您经常使用或比较信赖的护肤品的产地是

A、中国大陆65%B、港台6% C、欧美20%D、日韩48% E、其他------------(请注明)

8、您选择护肤品或化妆品品牌的习惯

A、只认定自己常用的品牌 39%

B、只使用知名度较高的品牌 5%

C、没有固定习惯,只要口碑好或试用效果好就尝试 41%

D、其他------------(请注明) 2%

9、在什么情况下您会决定尝试使用一款新产品(多选题)

A、试用效果好 63.3%B、品牌可信度高 62.2%

C、口碑好或知名度高 58.9%D、产品的价格或优惠活动 21.1%

E、导购员够专业 12.2% F、----------(请注明)

10、您使用护肤品/化妆品曾遇到的问题

A、护肤效果与广告宣传相差太远 36.7%

B、用后皮肤过敏 35.6% C、各方面均低于期望值 33.3%

D、价格较贵,功效一般 20%E、没有遇到问题 13.3%

11、您觉得自己在化妆方面存在什么烦恼(多选题)

A、不存在这方面问题 27.7% B、费时太长 16.7%

C、使用化妆品对皮肤造成伤害 32.2%

D、所使用的化妆品不能满足自己希望达到的化妆效果 47.8%

E、化妆经验不足,觉得化妆复杂 41.1%

F、其他——(请注明)

12、您对护肤品或化妆品的看法或建议

男士化妆品过少、性价比太低、使用效果不显著、品种太过复杂、假货太多、化学成分要少,做到利大于弊、效果要与广告相符、简单好用

谢谢配合!

2)问卷结果分析

根据所调查的90名学生所填问卷结果的统计分析:

(1) 在对大学生对于自己皮肤状况的了解方面,真正的了解的仅占20%,所以化妆品行业应多宣讲一些关于皮肤肤质方面的内容,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皮肤,减少盲目消费,科学的选择适合自己肤质的护肤品,从而达到使用化妆品的效果,也可以大大提高顾客对化妆品的使用满意度。

(2) 大学生所使用化妆品的主要功效为保湿,百分比达到了91%,美白功效为61.1%,而祛斑、祛痘、遮瑕等所占比例均低于40%,甚至低至7.8%,可见大学生的皮肤相对而言没有太多瑕疵,属于皮肤较好的一类群体。

(3) 在对化妆品使用的满意度方面,88.9%的大学生都觉得使用效果一般,8.9%的人不满意。可见化妆品行业的产品质量仍旧有待提高。

(4) 在所使用的化妆品类型中,96.7%的大学生都选择了清洁类的,可见大学生对于健康、卫生很重视;基础护理类、隔离遮瑕类、睡眠面膜类护肤品也很受大学生的青睐,选择率均达到了50%以上。而防晒、彩妆类产品则只有少部分大学生采用,采用率低。

(5) 大学生每学期在化妆品的花费则普遍为100元以下或100—200元,可见大学生群体由于自身经济能力有限,在化妆品方面的消费金额并不高。而每学期花费达到300元以上的仅占13.3%。

(6) 在化妆品的购买渠道方面,66.7%的学生选择在超市购买(其中男生基本上90%以上都会在超市购买),53.3%的大学生会在专柜购买,可见大学生在化妆品选购方面,注重方便和品质。网购虽然便宜,但却只要5.6%的人会选择网购,究其原因,就是网购产品参差不齐,假货太多。

(7) 在品牌选择方面,65%的大学生会选择中国大陆的品牌,48%的大学生会选择日韩品牌,可见大学生作为高水平、高素质的一个群体,有着强烈的爱国心,支持国产。同时也注重品质。不会盲目追求品牌或价格。

(8) 在具体使用的化妆品品牌方面,39%的大学生有自己认定的品牌,有一定的品牌忠诚度。41%的大学生虽然没有固定品牌忠诚度,但在选择时也不是盲目选择,而是选择口碑好的,或是自己试用过的,试用效果好的。

(9) 对于大学生是否选择某种化妆品,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试用效果、品牌可信度和口碑及知名度。而产品的价格和导购员的推广介绍则没有多少影响,可见大学生群体的消费具有自主意识、具有独立的品牌观念和品牌价值,不易受他人影响。

(10)在使用化妆品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普遍是皮肤过敏,产品的使用效果与广告宣传相差太远,各方面均低于期望值,三项比例均为30%左右。可见化妆品行业的顾客满意度很低,产品真正的功效并不理想。

(11)在化妆存在的烦恼方面,大部分人的烦恼是化妆经验不足,觉得化妆步骤复杂。或是化妆达不到自己所期望的化妆效果。可见如果对于化妆知识加以很好的宣讲,会有更多的大学生参加的化妆的队伍中,也将大大提高化妆品的销售。

(12)对于化妆品,大学生也提出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意见和看法:男士化妆品过少、性价比太低、使用效果不显著、品种太过复杂、假货太多、化学成分要少,做到利大于弊、效果要与广告相符、简单好用。

四、结论

1)大学城大学生化妆品消费容量吸引力大,主要消费者为女生,男生消费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2)大学生在选择化妆品品牌时对品牌口碑比较看中,喜欢选购品牌形象好的产品。

3)大学生化妆品消费对于短期利益的关注比较大,尤其喜欢现场打折的促销方式。

4)大学生消费观念日趋成熟,对化妆品的品牌形成忠诚度多是由于其适合个人肌肤。

5)大学生选择化妆品时对于化妆品的质量和价格比较关注。

6)大学生选购化妆品的渠道比较集中,多数于超市和商场购买。

五、建议

根据以上调查分析,商家在校园中的营销策略我们建议应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为形象宣传阶段。第二为形象维护阶段。第三为诱导购买阶段。具体的讲就是让消费者先听说这个品牌,然后再让他们了解,最后才是使他们产生购买行为。

《市场调查报告模板锦集八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