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备】学生调查报告7篇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生调查报告7篇,欢迎大家分享。
学生调查报告 篇1我们中学生没有自己的收入,而零花钱大部分都来自父母。由于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中学生拿到的零花钱也会有一定的出入。但是问题是,现在有很多中学生有了零花钱以后就忘记了节约。特别是一些家境比较好,零花钱有很多的学生们,消费起来已不是浪费,而是奢侈。面对这个问题,我们专门列出了关于“你一个月拿到多少零花钱”的选项。经过统计,我们得到的情况如下:
一个月零花钱在50元以下的占5%,零花钱在50——500元之间的人数最多,50——100元的占35%,100——500的占40%,零花钱在500元以上的竟占到了20%。这说明了一个事实,现在的中学生的零花钱数目越来越多。
但是于之匹配的中学生的消费情况呢?现在的零花钱“高收入”的中学生的消费和收入的比例又是多少呢?
每月花费的零花钱数量是我们最想了解的一个话题,在60位调查对象中,每月消费仅在50元以下的仅占18.3%,每月花费50元到100元的占31.7%,100元到500元的占36.7%,而消费在500元以上的只有两位。但是从第一个问题的数据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学生会把每个月的零花钱基本花完,并没有过多的保留。由此可知虽然我门的零花钱增长了,但我们的节约意识并没有因此而提高,而是下降了。据了解在80年代我们的父母中学时他们以吃饱饭为基准,一个月的零花钱不会超过5元(相当于现在40元左右)而他们月花费的零花钱几乎为零,而且从不乱花。由此可知我们的节约意识真的是有待加强。还没穿够一星期的李宁,又去换双阿迪,真的是有必要吗?今天KFC,明天PIZZAHUT,这又有必要吗?
俗话说的好:“好钢用在刀刃上,花钱花在裉节上”。我想中学生们真的因该好好学学节约了。怎么应对中学生奢侈消费,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也是当下我们最该致意的问题。
我们还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一个月花多少零花钱才算合理?统计之后,可喜的是我们发现认为消费100元以下算合理的较多,占61.7%,可见大部分同学们的节俭意识还是有的,但行动还没有做到位。
但每个月拿到这些零花钱,他们是否满意呢?我们调查了一下,绝大多数同学对父母给的零花钱较满意,不满意的只占20%。这也说明了同学们还是有节约意识的。但要提醒的是想想容易做起来难。要真正做到节约,行动才是关键!
学生调查报告 篇2一、背景
据调查,我国现有盲人500多万,低视力近千万人,尤其是在儿童及青少年当中,患病率极高。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22.78%,中学生为55.22%,高中生为70.34%。更令人震惊的是,有份调查报告称,国内因高度近视致盲者已达30多万人。因此儿童及青少年近视的防治越来越为学生、家长及社会所关注。 为什么患近视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的眼睛到底是怎么近视的?仅仅是不良用眼习惯造成的吗?为了解小学生近视情况及引起近视的相关因素,我针对我们学校的部分同学作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问卷
1.你是不是近视?
A. 是的 B、 不是
2.你是如何近视的?(不近视的可不答)
A、看电视过度 B、坐姿不端 C. 其它
3 你近视多少度?
A. 100以下 B. 500以下 C. 更高
三、调查分析:导致眼睛近视的原因:
大多数人都是平时不注意保护眼睛而导致近视的。研究结果表明,近视眼是人眼对当代环境的适应性改变,它的发生与发展与日益增加的近距离用眼活动的环境密切相关,与摄入营养成分的失衡密切相关。而不正确用眼,不注意用眼卫生(如看电视和上网过长等)是现代儿童近视大增的主因。
1 看电视距离太近
2 看电视的时间太长
3 所看电视的画面浓度太深
4 写作业时的姿势不正确
5 在光线太强的阳光下看书
6 在光线太弱的光下看书
7 长时间的在电脑前
8 不合理饮食
9 看激光
10 在车厢里看书
11 遗传因素
12 不认真做眼保健操
四、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发现,在当今的中学生近视率不断上升,而中学生们对近视这一现象并不加以重视。甚至有人认为近视怎样,戴副眼镜不就得了。还对近视无所谓,错上犯错。许多人常将其归咎于不良的用眼习惯,如看书距离不当、光太暗、持久用眼等。但近年来的医学研究表明,饮食不均衡、睡眠不足、噪音等,也是诱发青少年近视的重要因素。
五、建议
(一)看书时作姿要端正,光线要充足。读写要坐到离课桌一尺,胸离课桌一拳,眼离课本一尺关于学生近视情况调查报告默认。
(二)不要在坐车或行走的时候看书,不要躺下看书。读写1小时要远眺10分钟或到户外走动,调节眼睛肌肉。
(三)在课间十分钟坚持做眼保健操
(四)尽可能少上网或看其他辐射性强的东西。注意作息时间的安排,不能让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
(五)不偏食,少吃辣的食品,多吃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A,D的食物。
(六)定期到眼科专医作检查,听从医师的指导,逐步矫正视力或防止近视度加深。
六、体会
为有效预防近视等眼病:一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饮食,锻炼身体,保障身心健康;二要纠正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三要定期到眼科医院检查眼睛,尤其是高度近视眼患者,及时发现眼病,以便早发现、早治疗。视力关系着我们的一生,我们要爱护我们的眼睛,不让我们将来后悔!
学生调查报告 篇3在我们的生活中,不能用的手机、充电器、冰箱等电器和电子产品一般叫做电子垃圾,小学生电子垃圾调查报告。电子垃圾中主要含有六种有害物质:铅、镉、汞、六价铬、聚氯乙烯塑料、溴化阻燃剂。电视机阴极射线管、印刷电路板上的焊锡和塑料外壳等都是有毒物质。一台电视机的阴极射线管中含有4至8磅铅。制造一台电脑需要700多种化学原料,其中含有300多种对人类有害的化学物质。一台电脑显示器中铅含量平均达1公斤多。铅元素可破坏人的神经、血液系统和肾脏。电脑的电池和开关含有铬化物和水银,铬化物透过皮肤,经细胞渗透,可引发哮喘;水银则会破坏脑部神经;机箱和磁盘驱动器中的铬、汞等元素对人体细胞的DNA和脑组织有巨大的破坏作用。如果将这些电子垃圾随意丢弃或掩埋,大量有害物质渗入地下,造成地下水严重污染;如果进行焚烧,会释放大量有毒气体,造成空 ……此处隐藏6028个字……响广泛,基本人人都知道星座,并且都知道自己是什么座的,但是这是影响并不深入,大部分人都不会被星座影响到自己对人对事的看法。那为什么星座文化在大学生中如此流行呢? 我想:星座文化迎合了大学生社会认知的需要和自身信念体系的需要。不少大学生会从星座上找到自信。人们只需要通过查找出生日期所对应的星座即可获得该星座的人的一般性格特征。操作简单,结论概括,以及让人感觉权威的口吻吸引了很多大学生的注意。并且大学生们不仅存在对自我了解的需要,还存在对自我—他人关系顺利建立的需要,星座文化成了大学生解决人际问题的一种工具。利用星座对人际问题进行归因,寻求解决的办法。此外,对大学生来说,流行意味着时尚,了解流行的占星术,代表着拥有前卫的观念及生活风格,这也是他们追求个性化自我的表现。所以星座文化才会如此普遍。
但是大学生随着生理与心理的成长不会盲目相信星座,会有自己对人对事的看法。对任何事情还是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要理性主观地看待问题。仔细想想看如当然也没有必要排斥星座。果我们所有人 都像星座里说的那样那世界上岂不是只有12种人了?星座的东西只能当作无聊的时候消遣的一个游戏罢了。千万不要沉迷于星座完全相信它,当然也没有必要排斥星座。
这个现象的形成与大学生在当代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对身份转变和环境适应所带来的心理需求密切相关,也折射出在各种思想文化交汇的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思想价值观的变化。对这一问题的细致研究对当今高校教育,尤其是在多元文化不断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是有很多现实意义的。在调过程中我们发现几个现象, 星座文化在大学生中影响广泛,但不深入。 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自己属于哪一个星座,而且提到星象学或者天文学,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应该是星座及其能预测到的关于人生啊、性格啊方面的内容,而非真正的天文知识。 “星象文化”在大学生中的流行可以视作是这个特殊群体的亚文化表现,而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因素和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及中国的传统文化都在这个现象的形成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青年 1
群体的心理特点决定了“星座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流行。 观察“星座文化”可以发现,它基本上是青年人群体所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属于青年人所独有的。 “星座文化”在大学里十分流行,是一种大学生特有的“青年时尚”,成为青年群体普遍流行的某种生活规格或样式。星座文化之所以快速流行,也是从众模仿心理和个性表现心理因素交错影响的结果,也能迎合青年个性追求与自我实现的愿望。
并不是星座学说给予我们这些东西而是我们需要我们就会从星座预测中创造出这些感觉来。 不管人类的文化、思想、精神如何发展与超越人类自身仍是自然物质的一个部分 或者人类不管如何发展仍会保留一种自然属性。正如物质由一些简单的元素演绎、组合变化出一个繁复的世界一样人的内心世界也是由一些简单、朴素、原始的符号构成的。占星术、易经、卜卦、塔罗牌、生辰八字、生肖、数理、日月阴阳方位、金木水火土正是这样的符号系统。心理学大师容格把这些符号系统称为“文化原型”这些原型深深地植根于人类的潜意识里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感觉与行为。面对自然变化的不可预测性面对混沌、杂乱、突变的人生与命运人类一直试图逃避对不可知的恐惧。人类需要寻找到一些象征、符号、信息来增加生存的自信与勇气。星座学说像一种对事物独特的观察视觉给我们的内心一些标签、一些符号、一些印记让我们能够阅读自己。人们喜欢星座星座里面的信息就会重建我们的内心改变我们原有对自我、对生活、对生命的感觉进而改变我们的行为最终可能改变了我们的人生。
在“你知道星座吗?”这一问题中86.9%的人选择了知道,13.3%的人选择不知道,这说明星座文化在大学生中还是较为普遍的,大部分人都知道星座 知道自己的所属星座。 “你对自己的星座了解吗?”16.7%的人选择不了解,63.3%的人选择有点了解,20%选择比较了解,没有人选择完全了解。这说明星座文化的影响广泛 但不深入的特点,很少有人去专门仔细地研究星座,星座在大学生而言也只是一 种娱乐的消遣行为。
“星座会影响你对人对事的看法吗?”63.3%的人选择了不影响,33.3%的人择了有点影响,3.33%的人选择较大影响,没有人选择完全影响。我们出这个题目是为了看同学们对星座的依赖,但结果证明同学们都知道这是唯心主义的产物,不具有完全的科学性,所有完全听取的做法是不允许的,这说明大学生在对人对事是主要依靠的还是自己的主观想法,是坚持唯物主义的。物理世界是比较硬的不管你怎么期待它都不会因为人类的意志而改变。 在你平时关注星座的哪些方面中有66.7%的人选择性格有50%的人选择了爱情,有30%的人选择交友,50%的人选择运势,26,7%选择健康,16.7%选择学习,20%选择工作,10%选择其他。这道题反应出星座之所以盛行与它包含的五花八门的信息有关,大部分学生对性格、爱情、运势比较关注,这些星座分析会对他们造成一定的心理暗示。并且恋爱是大学生中的热门话题,他们会在星座解读中寻找答案。星座可以给他们的心理带来一定的安慰。
在你认为自己的星座对自己的性格,运势的描述相符吗?这一问题中,有63.3%的人选择有点相符,23.3%的人选择大部分相符,13.3%的人选择不相符,1%的人选择完全相符。在结 果中只有1%的人 选择完全相符,这说明星座是不可信的,不具有科学依据的。据我们所了解,星座只是整理出了大部分人的共性,所有有些准确,所以我们要提高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要相信科学,不能被星座所左右。
通过以上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星座文化在大学生中的流行绝不是偶然的,它是具有青年群体特有特点的一种文化现象,又受到个人心理,社会心理,社会环境及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才得以形成的。
事实上星座只是一种自我心理暗示,其实看星座的时候先入为主,知道了自己哪个星座的,然后就会越看越像。其实你仔细看看别的星座的,把那些话往自己身上套发现其实也蛮符合的。星座只是人们一种娱乐的方式而已。
结尾:在这个调查过程中,各个同学都十分配合,我们发现极大部分同学对星座持半信半疑的态度,其中女生普遍比男生更相信更关注星座,对星座文化持积极的、肯定的态度。这可能和女性更为感性有关。基本绝大多数人都对星座有一定了解,大部分是从一些青少年的书刊、杂志上得知有关星座文化的信息,也有的同学是听周围人讲起而感兴趣。现在来看,网络俨已成为了最有力的传播媒介。对于以上的总结,我们小组觉得星座有利有弊,它具有一定的正功能,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心理支持,但它同时也具有较大的负面功能,对其过分的信仰只会导致自己生活在幻想中。不能只依靠星座,大学生应逐步提高自己应对压力的能力和自我承受能力。
我们要尊重个人爱好,其次要利用大学生的文化素养, 对于大学校园中的星座崇拜现象,
在课堂上加以感化,引导,在校园中加大宣传,提醒学生不可过分沉迷于其中。同时学生也可以对自己周围的人相互交谈,提醒那些过分相信星座的同学,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可以和朋友交谈,也可以和父母谈心。要相信命运石由自己主宰的,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社会观,提高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要相信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