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体会 > 调查报告

【精品】学生调查报告汇编8篇

时间:2021-08-26 07:05:29 收藏本文
【精品】学生调查报告汇编8篇

【精品】学生调查报告汇编8篇

在现在社会,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生调查报告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生调查报告 篇1

 90后生来就任性、娇生惯养、拜金吗复旦大学日前发布的《互联网与当代大学生系列研究报告》否定了这一说法。报告指出,90后大学生从容、理性、务实,是值得信任的、充满正能量的一代。深究其成长环境和时代特征,丰裕或成解读90后的关键词。

该报告由复旦大学国家网络传播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共同完成。调查以随机抽样方式,从覆盖不同地域、不同办学层次(包含211、普通本科、大专院校等)的中国大学中抽取1708名微博大学生用户,通过对样本近两年间发表的所有博文进行内容分析,深度解读当代大学生的理想、追求、愿景和情趣。

重视家庭生活 相信自我奋斗

报告指出,与40后、50后属于匮乏一代、60后、70后是温饱一代大不相同,90后如今已真正成为丰裕一代,不仅生活在丰厚的物质环境中,还成长在发展机会增多、流动渠道畅通,社会态度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中。

环境变革必然带来物质观的转变。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群体更愿意追求舒适的生活,27.1%的大学生认为人生成功最核心的要素是舒适,其次是成就感,再次是美满家庭。23.5%的大学生认为理想社会最核心的特质是舒适,其次是安全、富裕等。

调查还反映出90后对家庭价值的重视。有效样本中98.6%的人表达了对父母的珍视,88.1%表示支持传统家庭观念,包括结婚生子、传宗接代、赡养父母等,95.4%支持弘扬传统文化。

追求舒适、向往家庭,并不代表90后不爱奋斗。9成受访大学生认为应该通过不断的个人奋斗实现梦想,但平等是重要前提,且有89.0%的人认为机会平等比结果平等更重要。受访者倾向于认为,社会应为个人发展提供公平的起点和平台,最后结果的差异则有赖于个人努力。

追求个性张扬 支持理性爱国

报告指出,90后注重个性的发展。94.8%的受访大学生对个人权利持正面态度,其关注和议论最多的公众人物也大多具有鲜明个性。半数以上受访者表示反对条条框框的束缚,希望能自主决定诸如婚姻、生死等重要人生阶段。

尽管思想前卫,但90后却不爱任性妄为,对待争议性话题,90后通常态度谨慎。在原则问题上,他们也有强烈的是非标准,如98.2%的人对吸食软性(如等)持反对态度。

90后亦是真正的互联网一代,面对多元文化和多种思想观点的冲击,他们总体呈现积极、理性的态度,不同于传统大学生愤青的形象,如83.3%的受访大学生认为中国应在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同时,以开放心态去借鉴吸收西方的制度和文化。此外,强调国际关系应互惠合作的大学生比例达91.3%。

恋爱观:拼能力比拼爹重要

在恋爱观上,调查指出,90后大学生已更加看重恋爱对象精神交流与情感支持的心理特质,更看重恋爱对象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相对较少关注外貌、家庭背景等。

具体而言,21.4%的男性和20.2%的女性选择恋爱对象时最看重的要素为性格要素;26.1%和31.0%的男女大学生在选择恋爱对象时最看重综合素质,而在综合素质中,70.7%的受访者认为核心要素是情商高、交往能力强,20.7%的人认为是工作能力和事业发展潜力。

如果将综合素质中的交往能力(情商高)、学习能力(智商高、名校毕业)和工作能力强等概括为能力,那么有11.3%的男大学生和11.6%的女大学生最看重恋人的能力,比例远高于看重家庭背景的男生(3.0%)和女生(3.9%),表明在90后学生眼中,拼能力已远胜过拼爹。

学生调查报告 篇2

一、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活动,使学生正确使用规范字,认识规范用字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减少错别字,增强学生的文化内涵。

二、调查内容:

1.学生写错别字的情况

2.学生对写错别字持怎样的态度 3.学生造成写错别字的原因 4.学生对纠字的信心

三、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从河西小学五、六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回收有效问卷100张,回收率100%。

四、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

五、调查步骤:

1.根据研究需求拟订调查方案及调查问卷 2.发放、回收问卷 3.统计分析数据 4.撰写调查报告

六、调查结果与分析: 了解调查对象

(一)学生写错别字的情况

1.你感觉你的错别字情况严重吗?

从上表可以看出学生对自己错别字情况相当乐观,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自己的错别字“不严重”。但为什么错别字总在作业中屡次出现呢?这只说明了错别字没能给学生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学生对写错别字持怎样的态度

2.写了错别字,你苦恼吗?

3.错别字对你的学习有影响吗?

从表中可见,错别字虽然被学生主观上认为不严重,但不可否认,客观上已成为他们语文学习中的最大障碍。

(三)学生造成写错别字的原因

从上表可以看出学生选择最多的是“自己粗心大意”、“思想不重视”和“书写不认真”,而选择“汉字太难”、“没弄懂生字”和“笔误”的只占少数,这些数据集中说明了一点,汉字本身绝不成为产生错别字的原因,学生的书写习惯、

思想上的疏忽才是错别字形成的主要原因。

(四)学生对纠字的信心

5.如果你写了错别字,经过订正,你下次还会错吗?

6.如果下工夫,错别字可能减少乃至消灭吗?

根据上表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对改正错别字的信心之大,占了总数的86%。某些错别字的重复率十分高,在调查问卷上让学生列出的自己经常会重复出现的错别字,就很有代表性,这些字正是老师平时强调的,如“已(以)后”、如何减少错别字的重复出现,应该是今后识字教学中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七、调查结论

通过这次实践调查,本人了解到错别字未能给小学生引起重视,在调查中有87%的学生都认为自己的错别字不严重,而据实际了解情况并不是学生所说的那样,在作业中时常有错别字出现,在这些学生看来,出现错别字后他们通过查字典或通过同学的帮助可以立即改过来,改了之后就完事了,多数学生都忽略了一点,因为他们仅仅只是把错别字改过来了,并没有下工夫把这次出现的错别字记住以防下次再犯,而正是学生的这种漠然给了错别字“泛滥”的机会。调查中发现错别字虽然被学生主观上认为不严重,但不可否认,客观上已成为他们学习中的最大障碍,因为调查中有87 ……此处隐藏15557个字……:“请问你们在学校的消费最大的地方在哪里?”其中一个回答到“一般我们平时不出门的,最大的就是有时同学叫请吃饭(如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当了班干部),我这个人比较爱面子,就请一些朋友去吃饭。大概一个月一两次吧?一次就100元左右。”

5-513这里面住的是1200元/年的学生,请问:“你们平时吃饭是到食堂吃还是外面吃呢?”,回答

到:“忙的时候就在食堂,不过一般在外面,外面可以吃好的呀?”,请问:“你们一个月的生活费家里提供多少呢?”答到:“这可不一定,没定数,有事需要还要超过一千多的一个月,节约点就700元左右”。

这是从男生中取出的两种不同类的同学,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些回答,从调查中了解到男生78.2%都要抽烟,说是什么为的消出心中的烦恼,有的是打发时间,有的是在和别人打交道时,大家都要散发香烟,有朋友叫请吃饭,为了面子,只好请了,哪怕是全身家当就这么几十块,不吃饭也得忍。这就是大学生饮食消费调查出的结果。

调查显示,除了学费、住宿费外,大学生64%的钱消费在饮食方面。

除了在校内就餐外,校外就餐已经成为大学生饮食消费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月到个体餐馆就餐的比例达到了被调查总人数的95.7%,而且大一、大二学生校外就餐花费明显高于大三、大四学生,据分析这可能与大一、大二学生独自面对大学生活不久,消费与大三、大四学生相比稍欠理性有关。在校外就餐消费,大学生每天一般将消费金额控制在50元以下,其中以20元以下及20-40元最多。

各种形式的聚会成为在校大学生饮食消费的一个重点。对于同学之间花钱请客,大部分同学认为偶尔可以但不要太频繁。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学生每年都要参加6-10次各类同学聚会。这部分消费基本上每年需要150-600元之间。但是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学生和同学朋友聚会一般选择在普通餐厅,但也有2%的选择在高档餐馆。聚会的理由多种多样:老乡相识、放假归来、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当了班干部、得了奖学金等都要请客吃上一顿,否则被视为不够意思。

②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

爱情是神圣的,但也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许多大学生告诉我们,如今的爱情不再有免费的午餐,一些男生为了爱一掷千金,甚至不惜负债。“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即使三天不吃饭,也得给买花送女友”已经成为一种信条,用时下流行的一句歌词可以形容为“恋爱大过天”。

对问题中“你谈恋爱了吗?每年为恋爱花费多少钱?”的问题,77%的大学生承认有恋爱经历,每年用于恋爱消费的钱从500-20xx元不等。

从调查看,大学生恋爱支出主要在吃饭、零食、逛街、泡吧娱乐等方面,礼品消费是恋爱消费中绝对的“大头”,逢年过节(情人节、圣诞节等)或是俩人过生日及特殊的纪念日,恋人之间必要互送礼物,此项花费少则几十元,多则数百元,甚至有几千元者(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一个大二的学生在女朋友生日那天送了一条价值7800元的铂金钻石项链);在恋爱消费中,支出较大的还有在校外租房居住,每月要支付200-400元。

有趣的是,传统意义上谈恋爱全由男方埋单的局面已经完全打破,出现三种情形,即:男方全部负责、男女方共同承担和女方主动全部承担三种情况,女生的恋爱支出甚至有超于男方的情况。

③手机、电脑消费

半数学生持有手机通过调查显示,30%同学拥有电脑,手机电脑消费是在校大学生除了饮食之外的第二大消费项目,占整个消费支出的12.5%,有的学生此项支出达到每月消费总额的30%-40%。

大学生持有的手机品牌种类繁多,在52部手机中品牌多达24个(还有部分未注明),价格一般在800元左右。

从手机话费的统计看,大学生手机每月平均费用基本控制在10-100元这个范围,占被调查人数的54.5%,手机月消费超过50元的为21.5%,而超过100元的为5.5%。

④乐为时尚埋单

在饮食消费情况调查中还可以看出,零食是女大学生的偏爱,女生每个月的零食消费大都在50元以上,有的甚至达到200元。

在回答“如果除去生活费还有剩余的钱你会干什么?”这个问题时,女大学生选择的多是“买衣服和化装品”,可见大学生还是将追求美丽放在了消费的重要位置上。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一件商品的第三大因素。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从这两个方面不难体现大学生在发型、服装、饰物、生活用品等方面的追新思想。

在问道:“你们平时消费大部份消费在哪里?”。其中一个烫了发型的同学回答:“我呢?应该都

花在了我的装饰和衣服上了,因为我对吃不感兴趣,每个月吃就200元都行了,但是其它要用五六百,没办法,就像我这头烫成300多”。

在问道:“你们买衣服一般是到专买店买还是到商场去买的呢?”。一个同学回答到:“哪样看什么商场了,有些商场质量很差,穿不出该有的效果。”

从消费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对服装消费的档次越来越高,男生买衣服的宗旨是不买则已,要买就买质量好的、价格高的;女生买衣服则总是买个不停,只要自己喜欢的都会买回来,不喜欢了,马上就不穿了。

许多大学生特别是女生非常注重形象打扮。成套的品牌化妆品成为一些有经济实力的女生的最爱,而做头发则成为女生美丽消费的另一重要方面,染发、烫发、拉直、做营养……只要是能美一回,许多女生愿意付出一大笔代价。调查结果显示,大二学生做头发的人数还较少,大约占其总人数的47.37%,而随着年级的增长,做头发的人数逐渐增加,其中又以染头发的人数居多。

三、从汇总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的两点:

(一)、大学生消费水平明显偏高;

(二)、大学生理财意识淡薄,还没有相应的理财观念和水平。每学年除了学费、住宿费以外,一个大学生还要花多少钱?调查结果是:一个大学生年消费在3000元以下的仅5人,占5.3%;5000-8000元的28人,占40%;3000-5000元的21人,占30%;8000以上的达到了18人,占25.7%,其它有的达到2万元。

在回答“你有记帐的习惯吗”的问题时,仅有17.2%的大学生回答“有”,82.8%的大学生回答“没有”,而一小部分大学生给出的答案是“不太爱记、大体总数记一下”、“大部分钱不知花到什么地方去了”。显著的数字对比可以看出大学生理财意识还比较淡薄,很多学生每月消费超支。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家庭供给,占到被调查人数的75.16%,只有不足5%的学生*亲友资助、勤工俭学及和奖(助)学金。在回答“本月超支了你会怎么办?”的问题时,47.47%的学生选择“先花下个月的”,20.22%的学生选择“向父母要钱”,也有选择“打工勤工俭学”的,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家长的依赖性非常强。

在大学生方面还存在着假日旅游,在调查中,有5.6%的学生利用家里提供的生活费去旅游。而旅游所花的金费在100-1000元左右

《【精品】学生调查报告汇编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