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体会 > 调查报告

【热门】学生调查报告模板锦集5篇

时间:2021-08-25 07:05:52 收藏本文
【热门】学生调查报告模板锦集5篇

【热门】学生调查报告模板锦集5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生调查报告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生调查报告 篇1

“金融危机”是现今世界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近些年来的经济动荡对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意义,对于国家的掌控者来说,经济危机带来了国力下降、社会秩序混乱等一系列不和谐的因素;对于工薪阶层、打工一族来讲,经济危机意味着工资缩水、福利降低甚至岗位不保;而对于我们这些准毕业生来讲,严峻的经济形势、堪忧的社会前景在我们心中敲打出的两个字:“就业”!

对于大部分毕业生来讲,就业都是横在肩膀上的一道大梁,而由于近年的严峻形势,就业二字已经把各高校学子压得抬不起头来。近几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由于种种原因变得越来越严峻,近来又加上全球金融危机使国内很多企业陷入了困境,全社会的就业总体岗位严重紧缩,这让国内的就业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其中重中之重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是雪上加霜。

就业形势无疑是我们这些一只脚已经跨出校门的大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因此,我们小组决定就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由于题目的特殊性,我们调查的对象是大学生,但并不完全是毕业生。我们还对周围的同学们进行就业期望的调查。期间我们发出问卷50份,收回有效答卷也是50份。在经过整理和分析数据后,我们发现了很多问题,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大学生普遍感到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直接的原因是受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根本原因是近些年来高校扩招的苦果。通过此次多份有效问卷调查显示,高达78.33%的大学生对现在就业形势的看法不乐观,只有3.33%的大学生认为现在的就业形势乐观,另外,不仅被调查者中的大四毕业生对就业形势不太看好,而且非毕业班的大学生对就业形势亦大多数不看好。

大学生普遍的职业目标是获取生活与工作的平衡,或成为领导者或管理者,当然有部分认的目标是满足个人兴趣,有发展的空间,可是到目前为止,85%的受访者还没有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而越来越多的同学降低了自己的薪金要求甚至职业目标,只为在金融危急中平安过渡。

在当前就业形势下41.67%受访者选择先就业再择业,而18.33%选择多手准备,同时进行。由此可见,由于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已不再精挑细选,能就业成为如今大学生的普遍想法,另有打算的除外。此外面对就业难的问题,75%的受访者表示在实在找不到工作的情况下,有去到基层(如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等)工作的意愿。其中,大学生对自己就业的月薪期望也相对减少了,一般从1500元到4000元不等,主要集中在1000元到1500元之间。

当前就业形势下,有33.33%的受访者认为家庭关系对自己就业有最大帮助,另外有25%的认为各类社会招聘,只有8.33%的认为校园招聘对自己就业有最大帮助。由此不难发现,就业难使得大学生不愿意直接面对找工作,而是用成功率较高的间接方法来找。这与大学生在生活中一般就面对家庭和学校,而缺乏直接面对社会的机会有密切关系。为此学校和社会都应该提供更多的岗位。大学生希望学校能采取一些如加强企业联系,争取更多岗位、呼吁校友帮忙等措施。

大学生竞争就业岗位没有明显优势,很多受访者表示缺乏实践技能和工作经验,所拥有的专业知识也不扎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当然既有学生本身的原因,如在大学生期间没有好好学习专业知识,也有学校的一部分原因,如并不着力宣传应用实践技能的培训,专业安排课程没有跟随时代更新,导致知识与需要脱钩。

面对当前就业难的问题,部分学生有创业的意愿,但是他们既缺乏创业经验又缺乏启动基金。或许学校在加强大学生创业方面多组织一些课程、活动或设立创业基金会有不错效果。

尽管这次调查我们发现了很多问题,当前的就业形势也确实比较严峻,但是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也不必那么悲观,相信在国家和党的领导下我国迟早会走出这次金融危机。随着国务院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出台,各地纷纷推出地方经济刺激计划,大批国有重点企业在今后几年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人才需求上也显得更为迫切。此外一些公共安全和社会服务领域的单位,因受危机影响较小,反而加大了毕业生招聘力度,所以尽管当前就业有点难,但社会上的机会还是很多。危机总是与机遇并存,压力时常导致成功,只要我们着力加强自己的各方面素质,被危机难倒的不会是有准备的人。

众所周知,大学生的就业不仅是大学生的事,也是学校和社会的事,当前我们所要做的事就是如何顶住压力。若经济进一步恶化,首先要问的是,政府主管部门以及各高校可以怎么准备,我们的毕业生才不至于以个人之力直接暴露于全球金融风暴之下。举办招聘会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一点是,信息的细致收集、认真评估和全面公开,以及技能培训和一线人员的经验交流。只有充分给予学生信息,才能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举办广泛的校友经验交流会,这是尽快获得一手资料和减少个人走弯路的好方法。在金融危机时期,信息的公开和及时传导至关重要,是帮助个人做出决策、调整预期的前提。

另外,要多方面拓宽毕业生的选择面。如果毕业生一窝蜂涌进政府部门,既不切合实际,也会造成恶性竞争。相反,我国现在急需发展社会政策,未来十年将会需要大量的社会服务组织和专业人士。应该因势利导,鼓励此类组织的发展和人员培训。同时,应当对学生是否继续升学做出前瞻性预测,并配以相应的师资力量和硬件资源,避免政策滞后。最后,充分估计毕业生的生活压力,在财政上给予考虑。比方说,发放一定的个人无息*款,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当然,除了政府和学校的帮助外,大学生自己也要自我提升。

首先,作为一个大学身就应该努力学好专业知识,自觉培养交际的能力,并注重自我素质的提高,做一个能力强、素质高的有用人才。此外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涉猎其他相关的知识,加强对社会信息的了解,做到知己知彼。积极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并尽可能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或是做一些有意义的兼职工作,或经常与工作的人交谈,获得相应的工作经验和技巧,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其次、作为大学生也应该培养乐观情趣,乐观面对未来。未来虽然千变万化,不可捉摸,但只要坚定信念,乐观面对,即使再大的风浪,也镇定自若,处之泰然。一种积极的心态会让一个人永远只看到成功,而看不到失败。要善于排解压力和克服困难,善于沟通,不要轻言放弃,学会自我调节和思考。

最后、作为大学生还应该进行自我差异化塑造,彰显个人魅力。发展自己别人没有的竞争优势,准确给自己定位,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加强自我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观,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只要我们真的这样做了,相信就算金融危机再继续恶化,我们也会足够乐观的,难道不是吗?机会总是钟 ……此处隐藏1849个字……8%的大学生选择了“在工作中寻找机会深造”,30.69%的学生选择了“继续深造”,24.92%的学生选择了“就业”,还有10.51%的学生选择了出国发展。

调查显示,山东大学生的就业心态日益理性。在“毕业后找什么样的工作”调查中,选择“符合自己专长”、“有发展空间”两项的学生都占被调查者的一半以上,34.36%的学生倾向于找“社会地位高、收入高”的工作,选择“无所谓”和“要我就不错了”等选项的学生均占被调查者的2%左右。在“毕业后你希望在哪工作”的调查中,45.98%的`学生选择“省内”和“省内发达城市”,23.94%的学生选择“北京、上海等国内经济发达城市”,10.87%的学生选择“回生源地”。

此外,在“你是否能吃苦耐劳”选项调查中,75.11%的山东大学生选择了“可以,吃苦能够锻炼自己的毅力”。敢于吃苦、勇于拼搏仍然是山东大学生的主流精神状态。

“如果能改变自己,你最想改变的是什么?”此项调查发现,38.65%的学生选择了“能力”,19.50%的学生选择“知识”,11.67%的学生选择“习惯”,还有10.33%的学生选择“财富”。

学生调查报告 篇4

随着社会经济的纵深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直接地影响其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影响其一生的品德行为。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财商”,就成为高校的重要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新概念

1.消费方式已经进入网络电子时代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社会消费方式已经从原来单一的现金交易向现金、信用卡、支票等多样化的交易方式转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更趋方便快捷。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人中的佼佼者,有着开放的思想意识,从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那么在消费方式上是怎样的状况呢?在调查中发现,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网络电子时代。许多大学生都有校园ic卡、交通ic卡、银行取款卡、上网卡甚至运动健身卡等,“刷卡”时代使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潇潇洒洒,用某些同学的话来说,就是“卡一刷,钱就花”。

2.消费多元化倾向

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时代,步入这一时代的大学生们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尽管书籍仍是主要的消费对象,但已不是首选的,更不是唯一的消费项目。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手机、旅游、电脑、影音娱乐是大学生的消费热点。调查中,当问及“在经济条件许可情况下,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时,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旅游”,其次是“买电脑”,反映出大学生具有想走出校园、融入社会与自然、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3.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其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因此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更会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学生调查报告 篇5

一、 调查背景

学生家庭经济能力的提高,养成挑食的坏习惯,不注重饮食结构,致使营养失衡。好吃的零食,好吃甜食在学生中是存在的,这样的饮食对学生的身体受到极大的伤害。

许多中学生不吃早餐,应付中餐,晚餐不在乎,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的中学生面黄肌瘦,身体免疫力差,频繁生病。更另人担心的是许多人买吃的不看保质期,时常买到过期食品。而街头小吃的流行,更是加大了学生的饮食卫生问题。除了饮食卫生,就是中学生的校食堂的问题了,有的学校食堂卫生状况令人担忧,餐具不干净,饭菜不卫生,不时会发生学生中毒事件,使学生、家长忧心重重。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有叫外卖的习惯,或是不在学校食堂吃饭,很有一些女同学也朝这方向去发展,为了形体的美,或者是说找一些借口不在学校吃饭,说学校食堂饭菜不好吃,排队时间太长,饭菜里有不干净的东西,不过根据我们的调查一些学校食堂的卫生饮食也确实有问题,例如饭菜里有石头、昆虫,甚至烟头等这方面的问题,食堂的这么不注意,当然就加大了中学生在食堂饮食的逆反心理。问题很明显就出来了。所以说如果说住读学校要求一定要在学校食堂就餐,那么食堂就更应该注意饭菜问题、清洁工作,加强这方面的管理。至于学生呢?要改变长期认为学校食堂漏洞的问题,出现问题要及时于食堂相关部门反映。这样学生与学校双方配合,才能进一步解决这一问题。

1、 关于正餐的分析。

经过校内大部分学生询问得知,有许多学生有不吃正餐的习惯。不吃正餐的主要原因是:时间仓促,其次是为了减肥。只有少部分表示不吃正餐是由于饭堂伙食差,没胃口。不吃正餐,那些中学生就选择叫外卖、面包和方便面代替正餐,更有少部分人以零食作为主食。

学习任务繁重使中学生深感时间的不足。而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更使本来就紧张的时间更显紧张。为求学业和活动间的平衡,大部分学生会从生活时间中挤压,如吃饭、睡眠的时间。于是就有学生出现有不吃正餐的现象。饭堂的伙食是经学校管理,食物安全系数相对较高,营养结构比较科学合理,价格也比较公平。选择饭堂的伙食,不仅有安全保障,而且有利于中学生的身体发育、节约金钱。然而在饭堂打饭要浪费时间,这无疑使时间紧张的中学生舍而避之。而有的中学生特别是女同学,为了追求形体美,忍饥挨饿,以至营养不足,更有甚者危及生命健康这种盲目的行为无疑是不可取的。

因此,尽管时间仓促,中学生还是应该食用正规的正餐。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中学生才应考虑以其它食品代替正餐。而正处身体发育中的中学生更不应盲目追求形体美而对身体造成伤害。

2、关于中学生食品的安全意识分析

中学生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会选择购买食品代替到饭堂吃饭,那么中学生对购买食品的安全意识又如何呢?

少部分的中学生在购买食品时会看食品的生产日期等基本信息,如知晓食品过期后不会进食该食品。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中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并不高。只有约为一半的中学生会注意食品包装上的信息,这无疑加大了中学生食物中毒的风险。在面对食物中毒的情况时,有的中学生会选择自行急救,或马上到附近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有的会先找些药吃,或因情况而定,甚至有的会置之不理。由此,我们可得知大多数中学生能正确处理食物中毒的现象,但仍有少部分中学生没有意识到食物中毒的严重性并及时进行处理。所以,引导中学生正确处理食物中毒事件是十分有必要的。

因此,提高中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任重道远。

《【热门】学生调查报告模板锦集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