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野调查报告
在现在社会,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田野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田野调查报告 篇1按照我们指导老师的安排,大学三年级上学期为期一个星期的社会实践课程任务是到佛山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参观学习。
以下是佛山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简要介绍:佛山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伊利集团华南区域管理中心的直属分公司,位于佛山市三水区迳口华侨经济区,占地面积200亩,投资1。9亿人民币建成,辖有冷饮工厂与酸奶工厂两个生产车间,主要生产雪糕、冰淇淋、棒冰、酸奶及乳制品等产品。公司为员工提供现代化公寓楼与娱乐休闲室,是一个朝气蓬勃、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
由于自己过往没有参观过相关性企业和制造基地的经验,所以当我们踏上这次三水之行时,我就不禁开始想象:我们会看到什么?是很多人和很少机器还是很多机器和很少人?我们能不能看到制作的每一步工序?我们能不能尝到由我们监督制作出来的产品?
也许我思考了太多,我们很快就到达目的地了。车子刚驶入三水伊利制作基地时,看到的一切建筑给我的感觉跟我一向的认知一致——伊利集团是中国乳制业的龙头老大。但愿这里的设备确实地证明它就是龙头老大。
三水伊利制作基地派了一位年轻美貌的姐姐给我们当导游,确实让这次三水之行增添了趣味。经过了短时间的休息,我们正式开始参观三水伊利制作基地了。我们的第一站是展示楼的一楼。一楼里面正对门口的墙上牢牢地挂着伊利的商标,一旁玻璃展示柜里面放着伊利各种各样的产品包装,有雪糕、冰淇淋、棒冰、酸奶、奶粉等乳制品。导游姐姐给我们作了关于伊利集团的简单介绍和对伊利产品的各种扫盲工作。于是,第一站给了我第一个问题:如何有效管理这么多种产品,如何做到没有冲突反而共同发展?
管理一种产品,或许我们最先做的应该是了解产品本身。了解它是什么?为谁而生?带来什么?而产品与产品之间往往不是互相对立的,而是相互独立而互有联系。若是我们能找出产品之间的共同点或者联系点,也许新产品就能诞生——产品之间的相互结合。另外,对消费者偏好的充分了解,大概也是促进产品的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吧。
第一站结束后,导游姐姐就带我们“实地”观察制作雪糕的工具。虽说是隔着一大段距离和一层厚厚的玻璃,但仍不妨碍我们对产品制造机器的'了解。远远看去,一条一条生产线平行铺设着,特别的是没有看到很多工人,也看不到产品制作的每一步工序。导游姐姐介绍说,这种生产线是几乎全自动的,而雪糕、冰淇淋和酸奶这类产品适合在密封的环境下生产制作,于是我们看到的生产线是有很多很多大大的箱子构成的,而产品就是在箱子里制作而成。至于看到的工人也都只负责检查包装、装箱之类的工作。
这让我不禁联想到这几年来机器人对企业产品制造的作用不断变大的状况。像一些大型的公司比如富士康也有提到过以机器人代替部分人手来减少产品成本和出错率,倘若日后,所有制造工厂里面的都是机器人,那全世界60亿人的就业问题如何解决?抑或是,当所有制造工厂里布满机器人时,全世界人们将不再需要勤奋工作就有美好生活?工厂增加机器数量,无疑能形成规模效应,从而减低产品制造成本。但是,因为增加机器而减少的劳动力应往哪方面发展?
参观完制造酸奶和冰淇淋的机器,我们有幸免费尝到伊利品牌中其中一种冰淇淋产品——小布丁。甜甜的奶味没有被秋冬的寒风吹灭,反而显得更有滋味。想想自己若是这个工厂里的工人,能吃到自己亲眼看着如何制作和亲手检查包装是否合格的产品,心里一定特别窝心、特别有满足感吧。
吃完“小布丁”,我们就沿着员工宿舍楼旁的大道走去另一个制作地方了。沿路走去,看到有陈列牌,陈列牌上贴着的都是一些生活上的小知识。而旁边就是高高的员工宿舍楼了。
宿舍楼外墙很干净,让人看得很舒服,像我们学校的宿舍楼一样,面向大路那边是一格一格的宿舍阳台,感觉不错。宿舍楼附近有很多室外篮球场供员工休息时用,想必伊利公司很重视员工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劳动力在企业的地位向来很重,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对企业的价值愈发重要。国外对科学家的重视一向很高,因为国家管他们一家的吃穿住行,所以科学家可以在毫无压力的环境下进行自己的研究。而如何让企业员工有更好的工作效率和创造力呢?同样是如此,如果连基本的住房、吃穿都无法满足,何言全身心投入工作呢?所以,作为企业的领导人,对人的关怀力度必须不断加大。这也是国外很多著名企业有着宽松的管理制度和优质的悠闲设施的原因。
到了另一个制作基地时,没有看到什么,导游姐姐很快就宣布参观结束了,而我们就开始踏上回程了。在车上,我在感叹,其实这样短短两三个小时的企业参观还是能学到东西的。原本我还以为又是浪费了一天呢。
于是我在幻想着。在课室里,我们可以学到各种行业的相关知识和各种工序的流程,比如制造业的生产运作管理、电子商务管理、进出口贸易管理、保险学、投资学等很多很多方面的知识,但是我们总是缺乏了相关的实践。倘若针对每一方面的学习,我们都能够像这次专业实习一样,到相关企业去参观学习,想必我们会对知识掌握得更彻底。或者说我们可以尝试到自己有兴趣的方面的企业实习,这样我们能够亲身参与其中,成效更是显著,也食对我们日后确定工作方向做准备。
田野调查报告 篇2一、自然环境
王宿里地处清涧老舍古乡,在黄河和无定河交界处,是少有的盆地地形,四围崇山峻岭连绵起伏,底部绿树葱茏,鸟语花香。许多山坡,风化非常严重,半山腰以下的沟侧面都有一种被冲刷过的痕迹,经常可以见到残留的坍塌体。在山沟中,经常可以看见长势繁茂的沙柳和狼牙刺。而山坡上面分散地点缀着一些绿色,显得既单薄又无助。该村参天古树特别多,不仅有成片的千年枣树,还有老槐树、樁树等。绿树掩映之中,一排排原汁原味的旧窑洞,一座座古风犹存的四合院,一条条静谧的村中小路,一片片果蔬飘香的农家田园,相映成趣,别有一番风情。村口山上筑有山寨,寨中有多个烽火台。王宿里属于山坡型,村庄建设在一条较长的山梁上,很多农户窑洞建在山峁一侧,建设基本上是呈扇形展开。
二、历史典故
王宿里的村名是有典故的。相传秦王李世民曾带兵经过此地,并在此地夜宿。他躺在村边石崖下的一块石头上看书,但蚊子叮咬不断,于是他让人点燃艾草熏蚊子,果然石头上再也没有蚊子出现。后来这块石头便被命名为 “无蚊石”,至今这块久经风雨侵蚀、斑驳沧桑的石头仍静静地伫立在路旁。当然,这块石头其实已经不是当年的无蚊石,曾经的无蚊石已经被破坏掉了,现在放那的只是后来找来的,没有什么防蚊神效。李世民第二天出发离开时还种下一棵枣树,后来此树开花落仔,经历千年而不倒,而种子洒落的周围也生长出新树,现在成了当
地著名的千年枣树林。当地村民为了纪念秦王,遂将村名改为 ……此处隐藏16082个字……社会的地理、人口、阶级、阶层、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基本情况,所依据的资料比较丰富,覆盖面大,指导作用强。二是对调查对象的发展变化情况作纵横两方面的介绍。三是以一条主线来串连庞杂的具体材料,使整篇报告形神合一,达到清楚地说明调查问题的目的。
专题性调查报告是指围绕某一特定事物、问题或问题的某些侧面而撰写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的特点是内容比较专一,问题比较集中,篇幅一般都比较短小,依据材料不及综合性调查报告那么广泛,反映问题也不及综合性调查报告普遍,但它能够帮助有关部门及时了解和处理现实生活中急需解决的具体问题。
2、应用性调查报告和学术性调查报告
应用性调查报告是以解决现实问题为主要目的而撰写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1)社会情况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是在深入、系统地调查研究社会基本情况后写出来的。其目的主要是认识社会现象、了解社会现状。其内容主要反映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2)政策研究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主要是为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服务的。
3)经验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是以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为目的的。它对于表彰先进、推广先进典型、指导同类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4)揭露问题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主要目的是揭露现实甚或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引起社会的总是,使人们从中吸取教训、提高认识。同时也为有关部分了解情况、解决问题提供依据。
学术性调查报告是以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为主要目的而撰写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主要是通过对现实问题的`调查和研究,来达到对客观社会现象作出科学的理论概括和说明。
调查报告的分类,只有相对的意义,不能绝对化。同一篇调查报告,分类的标准和侧重点不同,就可以归入不同的类型。
第二节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
一、调查报告的结构:
收集资料的同时,注意对资料进行分析,写起来就从容多了。初动笔的时候至少要考虑下述材料:
1.按时间顺序做的观察和访问的田野笔记。
2.在你心目中构成了该文化场景的所有领域。
3.基于你所选择的领域的术语(类别名),把术语按类别划分好。
4.所选择的领域的特质(对其成分的界说)。
5.报告人就研究的类别做的发言。
6.你观察了所研究的类别之后做的描述。民族志就是把你收集的资料、形成的分析安排成有内在联系的整体,写下来。最好先列出提纲。提纲可能包括下列几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回答了一些问题:
(一)前言
1.文章是关于什么的?
2.民族志、文化场景、基本的文化概念等等是如何界定的?
3.文章的内容安排怎么样?
(二)田野工作方法
1.为什么选择这一文化场景?
2.如何联系报告人?
3.主要报告人的特点是什么?
4.采用了什么田野工作方法?
5.什么因素影响了你对资料的选择?
6.有没有遇到特别的难题?
(三)背景材料
1.与这一文化场景相关的时空背景和社会情况怎么样?
2.这一文化场景的主要领域是什么?
(四)文化描述
1.你打算描述什么领域?为什么?
2.报告人使用什么类别划分?
3.他们的类别划分是如何组织起来的?
4.这些类别划分是如何界定的?它们的意义是什么?
5.报告人如何运用这些信息来构建他们的行为?
(五)结论
1.你能否解释这一文化场景?
2.你对将来的进一步研究有何建议?
文化描述的资料安排有多种方式。有的民族志注重文化知识结构,这有如绘制一张详细的地图。作者按报告人的文化的类别划分来安排资料,要谨慎地界定各部分材料,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剖析它们的意义。接着,作者着重介绍在此文化中人们用于达成目标的手段。这要通过材料来说明。最后,他可能将文化及其功能结合起来讲。每一个社会情况对人们的行为都有要求。这一部分主要讲述社会情况的要求,人们在生活中面对的问题。后附的文章可称为民族志式的描述。它们谈不上是理论上的分析或跨越文化的比较,应该说是关于文化知识的记录。我们认为这正是民族志研究的开始。
这些文章还有以下的特点。
1.由程度不一的本科生写成。开展田野工作时,有的学生才刚上大学第一个学期,有的是高年级的学生,有的是人类学专业的学生,有的则不是。
2.这些文章运用了组织和呈现民族志材料的多种方法。有的注重上述提到的功能,有的注重手段和结构。
3.文章包括了在我们的社会中可做研究的广泛的文化场景。集中研究生活中人们对付各种情形的学问。大多数文章以民族志语义学为基础,有的文章则强调作者自身的观点多一些。
4.涉及到人类学入门,都市人类学,宗教人类学、心理人类学、人类学田野方法等等。有的文章开头与这些领域有关,最后则写成独立的研究项目。
每一篇文章都与人类学一向关注的问题有关。比方说,每一个社会都有关于珠宝以及其它身体饰物的习俗;美丽和外表的定义是由文化决定的;各个社会都注意对孩子的教育、对老人的关怀等等。但以往的民族志描述以及其它题目都是在非西方社会中做的,而我们收集的文章描述的则是我们自己的社会。
二、选择报告题目
1、确定题目。在调查之初,确定田野调查大纲的时候,研究者实际上对自己所要研究的主题已经有所确定。在田野调查之前确定的主题往往只是大体明确了自己想要做哪一方面的问题,自己的调查对象是什么。随着田野调查的深入进行,研究者的调查主题在表述上往往会发生一些变化,而变得界定越来越明确。但是有一点必须指明,经常更换自己的主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虽然田野调查之前确定的主题会随着调查的进行而有所改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展开调查之前可以不用确定自己的题目。在调查之前确定自己的研究题目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能力。一方面,调查之前的主题越明确,意味着自己的调查越有所准备,收集资料的目的明确,则对今后的资料分析、报告写作都很有好处;另一方面,在研究之前确定一个好题目,是学者们申请研究资助必不可少的一步。
2、题目的组成。题目的组成可以由主标题和副标题组成,也可以由单一的主标题组成。
3、题目的要求:
1)标题应该简练,不能太长,一些没有用的词语要删除。
2)标题选择上可以用提起人们兴趣的字眼,也可以选择以报告的关键词和问题意识为题目。
3)标题非常重要,因为很多往往只会通过你的标题来看你的文章。
4)标题中应该尽可能包括以下内容,如主题、目标、主要方法、研究地域等任何能够吸引人,并体现报告特点的内容。如果主标题太长,可以考虑用副标题加以说明。
5)标题中最好不要出现缩写(如世界银行缩写成为世行)和太拗口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