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体会 > 调查报告

环境状况调查报告

时间:2023-01-30 12:05:51 收藏本文
环境状况调查报告

环境状况调查报告

在现实生活中,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环境状况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环境状况调查报告1

关于xx县的环境状况,本小组通过实地考察,查阅有有关书籍得到以下几点信息;

1.临城镇境内贯穿全城的文澜江,可以说是全县污染物的聚集地。上游生活垃圾的随意丢弃;中游生活废水的随意排放;下游工厂工业废水的污染等等,导致昔日的文澜江畔已惨不忍睹。

2.临城xx糖厂的蔗糖加工,所产生的工业用水直接排进河流、农田,造成附近水域遭到莫名其妙的破坏,排出的废气未经过处理,给xx的蓝天碧云增添一层黑色的薄纱。

3.临城西门市场的污染问题也是很突出的。菜贩子、肉贩子、鱼贩子都将对其没用的水直接倒进过道,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脏、乱、差”。造成过道的堵水,积水发出的臭味,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使环境的质量一差再差。

4.xx角周边海滩也受到污染,但相对来讲是比较小的。前来游玩的游客不注重形象地往海里投掷瓶子、垃圾、纸屑等。更有

周边村民不厌其烦的参与,再如此的反复下去,xx角海滩也将成为“垃圾海滩”。

5.据调查的某些村落,村民的环境意识太薄弱了,全然不知怎样保护环境,什么是破坏生态平衡。村中到处可见“垃圾山”,蚊蚁成群,可想而知该村的环境已经是多么恶劣了。

以上仅是本小组组员调查得到的一小部分的信息,对真正的环境问题可谓微乎其微。但希望以此警示人们要掀起保护环境的热潮。虽然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要相信星星之火也足以燎原,我相信我们的环境问题也将改善。

调查时间:

调查人员第一小组全体组员组长组员关于家乡环境状况调查报告环境状况调查报告、调查目的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是我美丽的家乡,它是个四面环海的小岛。海峡两岸建设以来,平潭县的经济和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然而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作为家乡的一员,我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关心自己周围的环境,因此我们利用休息时间对县里的环境污染状况展开了一系列调查,希望借此了解家乡的环境现状,找到改善家乡环境的对策,响应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家乡的号召,为家乡的环境保护事业尽一份力。

二、调查过程及结果此次调查活动我们采取了多种方式,多方面收集资料和数据,尽量获得第一手资料,力求真实和准确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在县里选点实地观察;走访了县里的一些居民,了解了居民对环境污染的认识及对其污染危害的看法。要想全面反映一个地区的环境污染现状并做出准确评价是很困难的,限于我们自身的能力,我们对家乡的环境现状、影响、趋势做出一些粗浅的评价。

(一)实地观察过程及结果本次实地调查,我们进行了大气和水污染状况调查。观察表明,平潭县大气状况尚属良好,晴天时大气能见度比较高。个别地方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水体污染。

(二)调查结果据调查,很多人认为,目前平潭县的环境大大不如十年前了,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河水存在一定的污染,有些时候县里的空气质量也不能尽如人意等等。被访者普遍认为,确实应该加大力度、采取措施来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被访者就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纷纷提出了意见和看法,他们也表示愿意从自身做起,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为把我

们平潭县建设得更美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可见人们对周围的环境还是十分重视的,他们的环保意识也是很强的。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了解到: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改变目前这种环境状况,光靠环保部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提高我们大家的环保意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保护环境也应该是全社会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三)改进意见为此,我们建议从我们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要做到:

强化责任,密切配合,完善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综合决策。一是强化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的责任;明确资源开发单位、法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对各个环保责任主体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各级政府和村组要编制生态环境规划,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二是各部门要积极协调配合,通力协力,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积极配合,建立长效工作联动机制,形成分工明确,协调有力,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加强基层环保力量,强化农村环保舆论引导。

逐步设立农村基层环保机构,在乡镇政府建立环保检

查员制度,不断加强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广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相信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以及这次调查问卷,我们的家园会变得越来越美好。让我们以这次活动为新的起点,为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家园而行动起来吧!农村环境状况调查报告环境状况调查报告,近年来,我国城市环境日益改善,农村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各种污染不仅威胁到了农村人口的健康,甚至通过水、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最终影响到城市人口。现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做如下报告:

一、现代化的农业生产造成了各类污染。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程度深,化肥、农药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的重要途径,加之化肥、农药使 ……此处隐藏21206个字……析总结:同学对教学楼,图书馆及综合楼的学习环境比较一般满意,主要出现的问题:

(1) 课桌椅在开学时比较脏乱,灰尘很多; (2) 图书馆空气不是很流通,有时很闷;

(3) 多媒体教室经常没能提前开门通风,味道不好; (4) 教室经常有异味;

(5) 学校新装修的教室油漆味道重,很刺鼻。

就以上的情况,希望学校能较长时间保持教室的开放和通风,并对有异味的房间进行空气清新处理。

2) 宿舍楼环境分析总结:多数同学对宿舍的环境表示不大满意,然而更大一部分表示已经

习惯了,但总体来言还是有以下的问题需要解决: (1) 宿舍楼梯口拐弯处的垃圾堆经常发出异味; (2) 宿舍排风不好; (3) 排水沟有异味;

51%的同学表示经常闻到排水沟的异味; 而26%的同学表示偶尔会闻到; 只有23%的同学表示没什么影响;

(床铺位置较接近洗手台的同学影响较大)

就以上的情况,大多数同学希望学校能更经常地收拾掉垃圾堆、定期为垃圾点除臭、为宿舍洗手间装上排风机及更频繁地处理下水道的堆积物。

3) 其他

其他问题主要有:(1)绿化问题:大多数同学认为学校应该更多地利用空间进行绿化而

改善我们的环境,尤其是对宿舍楼和教学楼空间的绿化。

(2)广播:16.7%的`同学对学校的广播系统表示满意;37%的同学认为无所谓;

46.3%的同学认为学校的广播播放时间与休息时间有冲突,对睡眠有影响;

当然,还有一部分同学觉得学校的广播设备需要更换了,很多时候都模糊不清。

(3)学校隔壁的幼儿园时常播放儿童歌曲,尤其是在早上上课的时候。 对此,多数同学表示虽然本身喜欢儿童歌曲,但确实这种情影响到

正常的学习。

三)、总评分

学生对西校区环境满意程度评分

差, 15%

优, 10%

良, 25%

中, 50%

四、收获与体会

通过本次对我们校园环境进行的调查显示,校园建设在合并到我们学院以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了新的局面,

但由于校区自身的一些条件限制:

一、校区面积过小,这样使得学校的先天不足,学校的建筑楼之间密度过高,绿化面积太少。更为严重的事,因为面积小,垃圾堆离宿舍楼过近,使宿舍的环境更为差。使学生对学校的印象更为不好!

二、校区的历史悠久,由于当时的条件,使这些教学楼和宿舍楼的设计不大合理,例如有排水沟就经常散发出它的气息,生怕别人忘了它的存在。古董似的的宿舍房,也增加了学生对环境的不满度。

三、校区的外部环境可谓不妙,虽说地理位置不错,但是旁边的铁、公路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影响很大,有28%的同学表示这火车经过时所发出的声音严重影响其生活。也是由于这缘故,校区的空气质量也是颇为堪忧。

环境状况调查报告15

20xx年,全县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的,以落实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措施为主线,以生态建设、重点流域、区域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创新思路,严格执法,强化监管,优化服务,圆满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蓬勃开展的同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一、 水环境质量状况

1、饮用水源水质

20xx年,县城扎西水库、后山柳尾坝饮用水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2、河(库)水质

在辖区内河(湖)水域的9个监测断面中,有1个未达标,达标率为86.71%。综合评价各主要河流分别达到以下标准:

Ⅱ类水:庙沟白水、扎西河马牛光沟断面、柳尾坝水源地、桂香沟水源地。

Ⅲ类水:高田钨城、麟凤金竹林、旧城两河、扎西水库、

Ⅳ类水:扎西河石坎断面。

劣Ⅴ类水:扎西河建设局断面

影响我县河流水质的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化学需氧量等。

二、空气环境质量状况

20xx年,全县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好转,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三级标准。

  三、声环境质量状况

20xx年,城市声环境质量继续保持稳定。城区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在52—61分贝(A)之间,交通干线噪声平均等效在60.3—75.1分贝(A)之间

  四、主要污染物排放状况

(1)水污染物排放

全县废水排放量11638.17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总量30.66314万吨,生活污水排放量173.213万吨;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4631.96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34.7654吨,生活废水排放944.853吨。

(2)大气污染物排放

全县二氧化硫排放量为404.09664吨,其中工业源排放157.23吨、生活源排放246.86吨;烟尘排放量为496.228吨,其中工业源排放136.078吨、生活源排放360.15吨;工业粉尘排放量为3833.706吨。

(3)工业固体废物

全县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61202.93吨,其中综合利用量为99575吨,综合利用率为61.77%。

五、环境管理状况

(1)环保投入

全县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达9300万元,其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3000万元,工业污染防治投资4340.7万元。

(2)环境法制

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量化自由量权。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积极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不断提升环境执法效能。

(3)环境管理

加强建设项目审批、验收和监督管理工作,共审批建设项目23个。

完成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更新工作,在全县范围内共普查了150个污染源,其中工业源86个,生活源44个,集中式治理设施2个,农业源18个。

(4)环境污染防治

进一步加快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不断提高环境污染防治能力,建设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1个,日处理规模1万立方米。

扎实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污染防治工作,全面落实饮用水源地保护措施,加强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认真做好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保护工作。

(5)环境监测

县环境监测中心站承担水、气、渣等各类环境要素例行监测、污染源监督监测、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等共计45个项目的监测分析工作,全年共为环境管理提供有效数据6517个。

(6)环境监察

积极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和饮用水源地整治环保专项行动,对存在问题企业实行挂牌督办,全部限期整改到位。组织开展环境监察执法业务培训活动,全面提高环境监察执法工作水平。

切实做好环境信访查处工作,有效化解各类矛盾,妥善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环境权益。

二0XX年四月二十八日

《环境状况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