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社会调查报告五篇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社会调查报告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社会调查报告 篇1盛夏的天气,烈火般的阳光,晴空万里,大自然中到处充满着和谐的气息.在7月21日至7月23日这三天的时间里,我来到了平江县三市镇这片充满生机的沃土上.带着满腔热情,把这块神奇土地上的乡村文化及人文景观细细品味,暑假社会实践乡村文化调查报告。
平江县三市镇距离县城二十多公里,东临嘉义,南接思村,西与安定和三阳交界,北与童市相连.这是一方充满灵性的文化厚土,被誉为“蓝墨水上游”的汨罗江穿境而过,回荡着屈原,杜甫两位世界文化名人江畔求索行吟的千古绝唱;这是一方山清水秀的生态净土,连云拔峭与南,汨水蜿蜒西流,万亩连云茶园青翠欲滴,一望无垠,境内的千年古樟被誉为“中华一绝”。
深厚的文化底蕴
该镇文化底蕴丰厚。三市俗称“三眼桥”,相传因古时“三眼分水”的传说而得名,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清末诗人李元度,共和国上将钟期光,当代著名画家周令钊都出生于此。以瓮思游、李里、余宣传、余四兵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旅居外国和留学人士也遍及世界各地。该地的花灯戏深受群众喜爱,且在XX年平江县民间艺术节上获一等奖。著名画家周令钊是三市镇人,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第二套人民币的设计者之一。XX年他回到老家,和友人陈若菊一道,为家乡创作大型版画《碧浪连云,茶香如海》,成为三市的瑰宝。
现在的乡村文化建设
近几年逐步建立完善了一些促进村民提高素质的公益文化设施。村民活动室/图书室/篮球场等公益设施陆续建立,全村群众学习,锻炼形成风气,买码,赌博等不良风气已经绝迹,社会风气明显好转,调查报告《暑假社会实践乡村文化调查报告》。新建的三市镇文化活动中心拥有12个功能室,文化器材/娱乐设施15套,图书16000册,能同时容纳120人进行学习娱乐活动,是平江县乡镇文化活动中心较为先进的功能中心。在调研的过程中,优美的广场舞格外吸引我的眼球。村民们互相携手,相互微笑,摸索着赢回青春的舞步,自信激昂,成为了村民广场上一道最亮丽的风景。
为优质的生态环境喝彩
7月23日上午,我来到了三市镇著名的水库风景区——尧塘水库。为缓解城关地区用水供需矛盾,进一步提高饮水质量,平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通过科学论证,将取水源定于距城关30多公里的三市镇尧塘村尧塘水库。尧塘水库风景区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三面环山,一面临镇。夏日的水库四周满山油翠,山水相映,鸟语莺啼。水产资源极其丰富,水下游鱼成群,水上野鸟戏水。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已和谐相融,交相辉映。绿地林荫,卵石小径,苍鹰振翅,岸边观水长廊,扶手古色古香,好一番景致。饶塘水库风景区景点有登山远眺,电站,溢洪道,观水长廊,思源亭……
新建的尧塘村水库总库容为644万方,属小(一)型水利工程,水量充足,水质优良,经卫生部门检测,符合饮用水水质要求。该工程投资大约7000多万元,每天可供水5万吨,可以解决2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三天的乡村文化调研活动,带给我太多欣喜,太多震撼,那种奇妙的感觉至今还回味无穷……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平江三市镇,景色优美,百鸟争鸣,花香四溢,人杰地灵,一片欣欣向荣,永远祝福你……
社会调查报告 篇2经过了3个月的细致调查分析之后,近日,中国扶贫基金会发布了专门针对“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状况调查结果,结果显示:38.1%的特困女大学生每个月从家里得到的生活费在100元以下;15.7%的特困女大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25.3%的来自城市家庭;非西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来的特困女大学生一样贫困;特困女大学生有三难:求学难,勤工俭学难,找工作难,甚至连谈恋爱都是一种妄想……
一个案例
“油多了不好。”记者劝孟娜打一些油多一点的菜的时候,她这样说,并执意要记者多吃一些带肉的菜,而她只要了一份1元钱的炒粉丝。这还是在记者在场的情况下,如果是平时,她只要8毛钱的豆腐、土豆或者6毛钱的白菜。
孟娜是中国农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XX级学生,她的家乡在河南柘城。孟娜家里一共有6个兄弟姐妹,还有一个70多岁的爷爷,加上父母,一共有9个人。XX年,孟娜考上了中国农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父亲卖光了家里能卖的所有粮食,借遍了所有能借钱的亲戚朋友,才把她送到了北京。
孟娜所在的专业每年需交学杂费共6200元。孟娜没那么多的钱,她身上总共不过2300元。她拿出1400元交了学杂费,自己留下900元做1 年的生活费用。没有交上的学费只能慢慢补。
学校每个月给每个学生发放107元的生活补贴,孟娜还在学校申请到一个勤工俭学的机会。在那间放了40多台电脑的屋里,孟娜每天用半个小时进行清理,这样下来,每个月能挣上80来块钱。
孟娜不敢上街买东西,一要花车费,二来东西贵。前几天实在太热,她花20元买了一件t恤;实在没有鞋穿了,又花30元买了一双鞋。孟娜柜子里还有一件春天买的外套,值19元。
孟娜是学校里的特困生,但她并不是惟一的。在中国扶贫基金会调查的农、林、师范类高校中,像孟娜这样的特困女大学生,超过了学生总人数的 15%,她们“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而中国扶贫基金会这份《贫困女大学生调查报告》显示,在一般的综合性院校,特困女大学生的比例也达到了8%。
五组数字
●15.7%来自独生子女家庭
接受调查的贫困女大学生中,19.4%来自农业大学,6.6%来自林业大学,6.6%来自医科大学,15.3%来自师范大学,52.2%来自综合大学。70%以上的贫困生来自“老、少、边、山、穷”地区,农村经济不景气,家里缺少劳动力,致使收入只够维持温饱。同时,由于近几年城市贫困家庭尤其是下岗职工家庭数量日趋加大,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率比以前有所下降,使城市家庭供养大学生也面临诸多困难。在此次调查的高校贫困女大学生中,就有25.3% 的贫困生来自城市家庭,其余74.7%来自农村。来自城市的贫困女生中,绝大多数都来自双亲家庭,只有11.9%的女大学生来自单亲家庭,0.5%的贫困女大学生是孤儿。另外,15.7%的贫困女大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84.3%的贫困女大学生来自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子女的家庭。
●93.7%月生活费不足200元< ……此处隐藏7009个字……针对彝族学生胆小、害羞、不自信等一系列特征,我们首先把重点放到了树立自信心上,我们要让他们敢于开口、敢于说话、敢于交谈。让他们在我们面前没有任何的约束感。这句“我很棒!我真的很棒!我真的真的很棒!”成了我们课堂上孩子们最响亮的声音。我们想法吧孩子们弄上讲台,让他们展现自己。从中进行鼓励,让他们得到自信心。同时我们也对他们进行责任心、自尊心培养,在课余生活中我们跟学生打成了一片。真正的根他们成为了朋友。孩子们给我们送花、写纸条、要电话号码。让我们感觉从未有过的惬意。
劳逸结合疯狂村民
我们的课余生活也多姿多彩。每天自己买菜做饭,大家分工合作,一起挤在一起进餐。其乐融融,好不让人羡慕。高石头村风景秀丽,宛如一个世外桃源,山峰秀美、河沟里的水清凉可口;我们吃完饭就一起到河沟里面游泳。那清凉的河水把所有的疲乏都清洗一空。我们真正的与大自然水乳jiao融了。夜晚来临的时候,我们就一起K歌,男女生大对唱。那间昏暗的办公室里,我们一起聚在一起斗地主、玩杀人游戏、真假游戏。我们最钟情的要算是“真心话大冒险”了,每每纳时都是声嘶力绝,肚子已经笑得喘不过气来。四周美丽的草地、河沟洒满了我们的脚步。留下了我们的欢声笑语。留下了我们永远的记忆。当地彝族村民的朴实无华也深深感染着我们,学生们的热情和细心让我们更加以百分百的激情投入,结交朋友,以教促学,以学促进。在这里我们都以村民自居,而且倍感自豪。因为我们真正的与当地的彝族居民融入到了一起。来到这里,我们已经把自己看成这里的一分子,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为这里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最终要走入社会,融入社会。在这火热的七月里,我你他共同用青春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奉献之歌,而我们自身也得到了更为宝贵的磨练和成长,使我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暑期社会实践培养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种团队精神,更是培养了自己的极限和耐力,同时也看到自己的潜力。在短短的一个星期里,我不断磨练意志,为自己定位,发挥自身优势,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才之路,进一步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方式,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时代需要的新型复合人才。
熊熊篝火暖暖真情
彝族最传统、最隆重的就是火把节了。每年的农历6月24——27,是彝族同胞最欢欣鼓舞的日子。他们在这天举行隆重的火把节,白天聚集在一起斗牛、赛马、摔跤、斗羊等,夜晚来临便燃起熊熊篝火。成千上万的彝族同胞穿着节日的盛装手拉着手,围着火堆跳起欢快的达体舞、锅庄舞。盛大的场面让火把节有了“东方狂欢夜”的美称。
在高石头村中心小学,我们同样要在离别的前一天晚上跟当地的彝族居民举行一个盛大的篝火晚会。为了此次晚会,我们队员利用课余时间精心编排了节目,我们把学生组织起来进行合唱、舞蹈排练。为的就是在篝火晚会上与天同乐。
20xx年7月19日下午,学院的任雪峰副院长、学工部徐涛部长、教育系党总支副书记罗谊恒、团委张可副书记、团委钟永淑老师以及马边县派出所所长徒步上山看望我们。由于我们在山上没有开水喝,每天都喝煮米的米汤,他们专门为我们买来了几箱矿泉水。还特意为我们带来了卤肉、凉拌肉、凉拌肚条等熟食。由于刚下了大雨,河水暴涨,盘山公路又稀又滑,车子无法上山,于是他们步行上山。这让所有队员都很感动。当他们来到学校,立刻察看了校舍、我们住宿的地方,开了个座谈会。了解了我们的生活和课程情况,还一一和我们握手,嘘寒问暖。
接下来就是学校领导与我们一同炒菜做饭,他们今天要与我们一起共进晚餐,然后参加今天晚上的篝火晚会。徐涛部长亲自操起刀子切肉,钟永淑老师的刀法更是一绝。任雪峰副院长看到刀子钝(由于彝族有个习惯:不过年不过解、不杀生不见血时不磨刀的)拿起刀子去水渠边磨了起来。罗谊恒副书记亲自烧火、任副院长为我们烧了鸡和排骨。吃饭的时候,由于20多个人就围着及张拼凑起来的书桌吃饭,非常拥挤,于是我们采用“流动作战”,围着桌子走动着吃饭。很有一次的一次进餐。所有队员举起了酒杯,用彝语唱响了《祝酒歌》。酒歌声声,其乐融融!
篝火晚会开始了,当地的彝族居民早早的来了。很多学生也都穿上了节日的盛装。狭小的操场上已经挤满了人,围墙上都也爬满了人。我们队员编排的节目受到了彝民们最热烈的掌声。学生们的精彩表演更让我们叹服。彝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歌声婉转而优美,他们的舞蹈热情而奔放。一轮轮精彩的节目之后,草场中央燃起了熊熊的火堆。达体舞开始了,所有的人自动的牵起了手,围着火堆尽情地跳,尽情的后。我们男生早已汗流浃背,索性把衣服脱了继续跳了起来。此时此地,我们尽情地释放着自己,这是在城市,在学校里所从来没有过的。
火堆终于熄灭了,夜已经很晚了。人群逐渐散去,但是学生仍依依不舍。明天就要离别,他们舍不得我们走。很多学生不愿意回去,此时此地也成了离别的最辛酸、最感动的时刻。我们的队员哭了,学生们哭了。“老师,你们明年还来吗?”、“老师,你们能不能不要走啊!”……除了感动就是泪水。整个晚上心里都是酸酸的。在这里的七天,他们已经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间。
“珍重!孩子们!愿你们幸福、健康、快乐的成长!”
完结感受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而随之而来的竞争也非常严峻的摆在了我们的面前,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知识型人才。时代赋予人才新的定义:不仅能够驾驭新科技,具有创新意识,更要有将科技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但是,再看看我们,只是被禁锢在四角高墙内,捧着"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古训,做着日后事业有成,飞黄腾达的白日梦。我们的传统,我们的教育制度还有我们本身使我们缺乏勇气走出象牙塔,去接受实践的检验和社会竞争的洗礼。在这样一个知识与实践完全脱节的环境里,我们又有什么资本去谈成才、谈竞争、谈事业?时代证明,历史证明,我们的自身状况证明:我们唯有面对社会,才能心平气和地做出一些选择,才能确立自己学习和生活的目标。
在高石头村的日子已远扬,永远的存放到记忆的密码箱。回顾起来,历历在目,感触良深,在这次社会实践中不断经受锻炼,在短短的几天日子里,其活动内容之丰富,场面之感人,彝族山民之热情,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儿深情的眼神都让我们难以忘怀。
回想初次穿上那印有“乐山师范学院关注留守儿童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白色衣服参加“三下乡”实践活动,我的心里异常兴奋,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也许从未过深地涉足农村的我经受较先进的大学文化生活的洗礼之后,所有的见闻感受看法,不像以前那般肤浅浮躁,而显得更有理性。
总之,通过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在奉献爱心的同时,自身也受到深刻的教育,得到了提高。实践证明,社会实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社会实践活动给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实践成才,刻不容缓的“走出去,到农村、工厂、社区去”,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优势,开展各项社会实践活动,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发展,在活动中不断提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