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备】社会调查报告合集6篇
在生活中,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社会调查报告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社会调查报告 篇1学院: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姓名:徐晓彤学号:1207083005 专业:商务英语 班级:商务英语121
实践时间:20xx年7月8日——20xx年8月8日
实践方式:“一对一”式家教服务(英语)
实践目的:
通过做家教,检验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知识,锻炼口才增强与人交流的灵活能力,扩大自己的社交面,为自己以后步入社会提前适应社会,体验工作中的酸甜苦辣。
实践内容:
主要辅导初一学生完成英语暑假作业,在发现学生问题的同时及时讲解。学会与他人交流,“一对一”辅导,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
7月8号,我开始了第一堂课,起初还担心会和学生存在沟通方面的问题,但凭借我的幽默的讲解风格,学生上课还算配合。在心里,我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对待学生要尽职尽责,最重要的是让他学完一个知识点就要清楚的学习到这个知识点的效果,否则就是做的无用功。一堂课下来,我发现学生对于音标的概念很模糊,对这块掌握的很不好,我花了很多时间和他讲解。总而言之,我对于第一天的教学成果还算是满意,发现了学生的薄弱环节并做了相应的辅导。
我每天都按照资料认真教课,不及要他注意书写还要注意发音问题,重点把握语法,词组和动词搭配,会在最后做一个小测试检验当堂课的教学成果。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一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还和他详细的讲解了考试时的侧重点,及考试时的注意点。最后,我领到了属于自己的工资,这是对我这一个月家教工作的肯定和回报。我一下子很有成就感,信心倍增。
实践总结:
家教工作,让我深刻体会到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也了解到作为老师身上的责任和工作有多重。老师倾囊相授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我想除了父母之外,没人能像老师一样渴望自己的孩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吧。
对于我而言做家教更多的是为了证明自己检验自己,而不是仅仅为了钱。不光是我这样觉得,和其他做过家教的同学交流,他们也都提到做家教的体会,做家教是证明能力的很好体现,能锻炼自己的口才,加强与人交流的能力,也是对自己能力的肯定,对所学知识的肯定。见识不同的学生,学会与人相处,提早适应社会。的确,做家教得到的不仅仅是为了经济的补贴,更重要的是对自身价值能力的肯定,增强了我们步入社会的信心。
做家教的过程就是与人交流的过程,这过程中我可以提前感受社会生活是什么样子。在与学生家长的交流中,是雇佣与被雇佣关系,他们花钱雇我来辅导孩子学习。我大概明白了老板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这样老板才会放心把工作交给自己,才对得起自己领的工资。在教学过程中,体会到当老师的不易,明白所有的行业都不是那么容易的,都需要付出时间精力和心血。
就这样,我的暑假生活丰富有有些机械,充实有忙碌,规律又稍显枯燥。现在这样有规律的生活固然是好的,它使我有了规范的作息时间,有了对于生活习惯的合理养成,有了对于日常生活的合理安排。这就是实践带给我的。 暑假即将结束,我的实践生涯也告一段落。在这次实践中,我看到很多同时也从中学到了很多,耐心,宽容,关心,责任,友善,我想,这个暑假我过得最实在又有意义,这应该是我今年盛夏收获的最丰硕的果实!
社会调查报告 篇2一、调查的由来
这次实践活动,我们小组开展了一次以“河水还能恢复以往的容貌吗?”为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二、调查的目的
我们这个小组主要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人们更好的保护水资源。
三、调查的过程
绍兴是水之乡,一条条小河手拉手横竖交叉,一条小河都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照看着,它们是——— 一座座历史悠久的老桥,给这美丽动人的城市披上了一片古色古香的色彩。古老的房子更是衬托出迷人的韵味。 一只只乌蓬船在永流不息的小河中穿梭,形成一幅美丽、自然的画卷。
现在今非昔比,随着科技的发达,厂家随着增多,以往那美丽的景色以渐渐黯淡,只有回忆罢了,只有体验罢了。以往的场景人人赞不绝口,现在丝毫不引人注目。这是什么造成的呢?河水还能恢复以往的色彩吗?于是,我们小组对此进行了上网搜索、进行实地调查、采访长辈、拍照。
首先,我们来到老街,河面上漂流着许多垃圾,散发着一股恶臭,给小河划上了无数条伤痕,河水十分绿,有点暗绿的感觉,让人感到厌恶。这是为什么呢?是谁给小河披上了黑暗的色彩?这一切都是由谁造成的呢?我们找了一位和蔼可亲的老爷爷进行提问、采访。我们问:老爷爷,您能说说您小时侯的河水情况和现在您对河水污染的看法吗?老爷爷和蔼可亲地说:“我们小时侯这河水真清澈见底,这个水能淘米、洗菜,鱼都能成群结队地看到,河水像镜子一样明亮。可现在,哎,再也看不到小时侯那静静的小河,河水发绿、发臭,鱼都很少看见了,以往能做的事也不能再做了。”“谢谢您,老爷爷,再见!”接着,我们又找了附近的居民,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便是我们下一个采访者,我们问:“伯伯,请问一下您知道河水变绿是什么造成的吗?”他回答道:“可能是旁边几个厂家排放污水导致的,也可能是有一些人群走过来把垃圾扔下去了。总的来说,是我们人类自己导致的!”“哦,谢谢伯伯。”我们小组进行了采访和调查,大致情况都了解了,可是,河水还能恢复以往的容貌吗?小河还能变漂亮吗?
可以,这一切都可以,只需大家手拉手一起行动保护小河,让垃圾不再漂流在小河上,让小河多一份干净、一份美丽,大家一起动手、保护小河!
四、调查后的感受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们更加接近社会,了解我们所不知的事,从而发现道理,从而开始做起,对社会多一份关心,一份了解,社会将变得更美、更和谐!
社会调查报告 篇3一、实践主题:在北方小城镇开办供热公司进行集中供暖的可行性评估。
二、实践形式:与当地居民交流,调查获得所需数据,得出可行性评估。
三、实践时间:XX至XX年寒假期间。
四、xx省xx县xx镇。
五、实践过程:
1、概况:与南方广大地区不同,北方冬季是十分寒冷的,最低温度经常能达到零下十几摄氏度,家家户户在冬季都采取各种措施进行取暖。而具体到广大乡镇地区,对于大多数居民来说,使用空调或电暖气取暖都过与奢华,所以使用燃煤取暖成为绝大多居民的首选。随着近年来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步伐的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很多乡镇居民都搬进了二层楼 ……此处隐藏8445个字……了自己的不足和优势,当我认真工作起来就会很投入,但是,当我遇到挫折的时候我就会手足无措,毕竟还是学校里养着的学生,这点还需要不断的改进。“做起事情来一点也不老道”,这是我父母给我的评价,我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是至少现在不会和从前那样和陌生人一说话脸就红,而是和谁交谈都一样,都能自由发挥。原来社会实践的作用就是让我提前知道自己的缺点,让我们在一次一次锻炼中学会客观的看自己不要把自己看得比天还要高,以免以后毕业了择业眼高手低,到头来一事无成。我想这一次的暑假实践活动,会永远记在我的心里,毕竟那是我第一次感到:无论什么事都不能靠别人,只有靠自己!我们要拥有知识、能力,还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没有足够的知识、能力是根本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的,而没有决心,一切都是徒劳,都只是纸上谈兵。因此,我要更加努力,争取成为社会的栋梁。
社会调查报告 篇6调查时间:
20PC-4-20~20PC-4-26
调查方式:
采用书面问卷形式,在分层的基础上对各年级进行抽样调查
阅读兴趣倾:
一、调查统计数据及分析
本次调查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阅读问题从各学院各专业各年级中随机抽取被调查者
二、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论文
三、调查统计数据及分析
本次调查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针对同学们阅读倾向,阅读时间,阅读方式,阅读目的,阅读问题从各学院各专业各年级中随机抽取被调查者,其中男生14名、女生27名,并发放问卷120份,回收率112份,有效问卷100份。经过本小组成员的分析讨论,分析结果如下:
1、从阅读兴趣倾向来看
1)大学生在空闲时间会不会阅读,如下所示:
1经常会 2有时会 3偶尔会 4从来不会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空闲时间有29.3%的人表示经常会读书,有46.3%的人表示有时会读书,有22%的人表示偶尔会读书,有2.4%的人表示很不喜读书,基本上从不会读书。综上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对于课外阅读还是比较喜欢经常看书的。这表明大学生总体还是爱读书的,但还是存在着部分不爱读书,不读书的现象,因此大学生还要加强课外阅读,树立积极的读书意识。
2)在大学生阅读的类型来看,大学生的阅读类型广泛,有名著,散文,小说,诗歌,自然科学类,专业类实用性读物等,其中喜欢小说的最多,占33%,专业,技能,考试等有关实用性书籍其次,占22%。因此可以看出,现在的大学生对于小说读物的最热衷。
3)由有关阅读名著书籍的问题结果统计可以看出,有29.5%的人表示喜欢并经常读,有52.8%的人表示喜欢,但很少读,也有17.6%的人表示不喜欢读。而将近68.0示不经常或不喜欢阅读名著的原应是,晦涩难懂,读起来没有什么趣味。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校大学生对于经典文学作品还是不太关注的,这给了我们学生一个警示,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应该多读经典的文学作品,名著是文化的瑰宝,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看的,这也是作为一个大学生应该做到的。
2、从阅读时间和阅读量来看
我们可以直接了解到人们对课外阅读的态度及重视程度:
1)在时间上根据统计结果显示:19.3%的学生每天花不到一小时作课外阅读,58.5%%的学生花1~2小时,16.9%的学生花2~4小时,5.3%的学生花4小时以上时间阅读。所花时间在两小时以内的占总人数的77.8%,超过两小时的仅占22.2%,说明虽然大学相别于高中,我们有着很多的课余时间,但学生们在课外阅读上所花的时间还是偏少。我校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2)在月阅读量上根据统计结果显示:15.9%的学生每月读3本以上的书,57.3%的学生阅读1~2本,26.8%的学生每月读少于1本。从阅读量上暴露的问题更加明显:在业余时间充裕的大学里出现这种状况,是不理想的。大部分大学生对于课外阅读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3、从阅读目的来看
1)根据“你通常会受什么影响而选择一本书”这个问题结果显示:同学们的选择较为集中,有26.3%的同学选择了“名著或获过奖,有42.0%的同学选择了“媒体中推荐”,有24.4%的同学选择了“老师或朋友推荐的,剩余7.3%的同学选择了“看过作品改编的电影或电视剧。由此可见,名著或获奖这个因素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影响很大,如果一本书是名著或是得过奖,那么就会有很多的同学去选择这本书。而对于老师和朋友的推荐,对同学也有一定影响力,只是稍弱一点,但看过作品改编的电影或电视剧对于同学的影响更弱。
2)对于“你阅读最主要的目的”这个问题,有31.7%的同学选择了“备考或学习需要”,有 51.2%的同学选择了“获取信息,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有2.4%的同学选择了“掌握一些实用技能 ,有12.2%的同学选择了“休闲娱乐”,有2.4%的同学选择了“其他”。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是为了增长见识,开拓视野而阅读的,可见同学们对于阅读的目的还是很明确的。而提高文化修养也是打学生阅读的主要目的之一,很多同学也想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使自己在今后的竞争中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而很少一部分的同学选择了掌握实用性技能,毕竟经验性的东西还是要靠自己去试验,与体会的。
4、从阅读方式来看
1)我校61%左右的大学生将到图书馆借阅作为自己阅读的主要途径,找手机等网上浏览也是重要的阅读途径。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买书热情不高,仅有2.4%左右的学生将书店购买作为自己阅读的主要途径。
2)在选择什么样的刊物阅读这一问题上,34.4%的学生选择传统书籍,有46.9%的学生选择电子数字书籍,有18.7%的学生觉得无所谓。从这可以看出电子数字书籍已经以方便快捷的优势逐渐赶超甚至超过传统的纸质读物的重要地位,当然很多学生认为哪种都可以无所谓。学生对电子书籍的选择最多,可见,现代媒体对于生活的影响。电子读物也可以看出电子类读物已开始进入我校大学生的生活中。
5、从阅读障碍问题看
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是时间紧迫,忙于学业或其他社团同活动,而读书是一件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项目,没有空余的时间,学生因此放弃了阅读课外书籍。不知道应该读什么书也是所有大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的普遍问题,大学生活是忙碌而又新鲜的,许多刚进校的大学生对生活、对学习有无比的困惑于迷茫。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对除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外,其他都一无所知。这是由于不少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并没有从中学被动的、以考试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中走出来,他们把读书当成是专业学习之外的‘课外’的事情,缺乏阅读兴趣和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读书因此具有了盲目性和功利性。还有一部分的同学选择了想读的书图书馆没有,书本的价格比较昂贵,许多学生望而止步,承担不了这么昂贵的书费,因此也减少了阅读量。阅读是一种需要经年累月,日积月累慢慢积累起来的的行为活动,只有坚持不懈的阅读并在阅读中充满思考,才会在阅读上达到一定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