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体会 > 调查报告

精选学生调查报告模板五篇

时间:2021-08-05 03:05:34 收藏本文
精选学生调查报告模板五篇

精选学生调查报告模板五篇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生调查报告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生调查报告 篇1

———亲情、友情、爱情

调查时间:20xx年12月13日至20xx年12月27日

调查地点:青岛理工大学

调查人员:潘尾、鹿贺伟、刘思铭、张成龙、艾承一

调查对象:青岛理工大学在校大学生

调查范围:青岛理工大学嘉陵江校区

调查主题:大学生“三情”(亲情、友情、爱情)观调查

调查方式:本次调查以青岛理工大学学生为主体,采用网络制表,在线填表的方法进行随机调查。数据均来自热情的同学们的真实填写。

调查目的:通过对大学生“三情”观的调查,来了解现在大学生对亲情、友情、爱情的大致看法,分析其中的原因,对大学生目前普遍的想法进行深入剖析,探讨目前大学生“三情”观的各种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并且让大学生在求学生涯及以后的工作中能够理性的对待和处理各种情感问题。

一、关于亲情

亲情,是世间永恒的情感,从古至今,帝王将相,文人雅士,莫不赞颂亲情。许多关于亲情的故事被人传扬,每每想起,心窝尚暖。如古代有“卧冰求鲤”、“孔融让梨”,今有“为给烧伤儿子植皮忍痛取股皮”;因为亲情,我们被赋予生命。在亲情的呵护下,我们健康快乐的成长。亲情,当之无愧是众情之首,因为你最先拥有的只可能是亲情。这是亲人之间互相的关爱,是父母之间的血脉之亲,是兄弟姐妹之间的手足之情,包含着长者对幼者的养育和疼爱,包含着后辈对长辈的孝顺和敬爱它如一条涓涓的河流,流过人的一生,滋养人的一生。

即使在当今被称为亲情缺失一代的大学生的心中,亲情也是毫无疑问占据了极大的地位和分量的,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认为亲情最重要的大学生的比例为59%,更在友情和爱情之上。亲情能在大学生的心中占有如此大的比例,原因有二。一方面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国人对于亲情观念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从春秋战国时代论语中便有“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的言论,清朝《弟子规》中将孝的概念完善成为“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的要求。而孝道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逐渐深入天下百姓内心的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北魏孝文帝更是将孝道作为治国之策,可见孝道在中国文化中流传时间之久远,地位之高大,影响之深刻。第二方面,除血缘纽带联系作用外,更多的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的作用。改革开放后我国推行计划生育的国策,使得很多的当代大学生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也就使得很多孩子都被视为家长心里的宝,不像以前的时代有其他的兄弟姐妹,父母的爱也不会有偏袒,父母把所有精力都投注到一个孩子的身上,所以这一代大学生与父母的感情更加深厚。以上两点是亲情占据很大分量的主要原因,当然,从我们的调查问题以及数据中也可以发现一些问题。

比如第一个问题,大学生是否常与家人通电话,只有66.6%的大学生选择了经常,还有27.3%的大学生选择了很少,有急事才会打电话,剩下6%的大学生选择了从不打,都是等家人主动打过来。可以看出有33.3%的大学生并不是认为自己需要主动关心家人的,他们不常常主动给家人打电话,只是认为自己才是需要关心的那个人,这也从一方面体现了很多父母对于独生子女的过度宠爱造成的不良影响。与上一辈人不同,这一代大学生很少吃苦,而且通常童年都是在被溺爱中度过,这就造成了这一代的大学生在关心他人和为他人着想这方面的感情是有些缺失的,他们总是容易忽略为他们付出最多的父母,然而当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才会想起那些只为他们默默付出却不求回报的人。这些问题当他们意识到的时候,是当他们在社会上走的跌跌撞撞的时候,那时他们才会意识到真正对他们好的只有父母,或许那时他们才会改变自己对于父母的态度,真正回报父母。

从表中数据我们还可以看出,在大学生是否知道父母的属相和生日,年龄的问题上,只有72.3%的大学生选择了是,剩下的27.7%的学生在过了十多年之后仍然不能记住父母的生日。这在当今社会中其实是一个很广泛存在的问题,很多的学生都记得他们的朋友或者同学的生日,有些人甚至在朋友过生日的前一个月就开始思考要送什么礼物,他们能记得一个只与自己相处了几年的人的生日并且精心准备礼物,然而他们不知道父母在过生日的那天是多么期待的等待在电话旁边,只为了他们那一个问候的电话,这不能不说很让人心酸。同样,这个问题如果要解决也只能等到大学生们真正的踏上了社会,真正的见识到了生活的坎坷与辛酸,真正的体会到了他们认为的不会改变的感情是怎样一步步的褪色,他们不怎么在乎的人是怎么一直陪着他们一路走下去的时候,才会真正地发自内心的改变自己的看法。

很多的事情,很多的道理,其实大学生们都明白,只不过人只有经历过才会明白,只有真正的经历了很多事情后,才会知道亲情的可贵,知道什么不该抛弃,什么不该忽视。

二、关于友情

友情,指朋友之间的友谊,它来源于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人和物。人生路漫长,我们在这条漫长的道路上总会遇到某些仿佛注定会遇到的人,在与他们的交际中,会产生一种感情,这就是友情。我们的旅程不会孤单,因为我们总是不断的解释了那些新的朋友。在与人的交往当中,友情显得尤其重要。古有一语如是云:“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这足矣说明了友情的重要性。你来到这个世界上,不可能会独自前行,所以今有言“多个朋友多条路”,那么何为朋友?古人把朋友划分为了四大类:以道理相互砥砺,有过失相互劝诫,为胃友;不时相互关照,危难时全力相助,生死关头可托持依靠,为挚友;甜言蜜语相奉承,吃喝玩乐相来往,相聊相嬉,玩乐亲昵,为昵友;有利相争夺,有福可同享,有患不同当,为贼友。这里面的“昵友”、“贼友”都算不上朋友,只“畏友”、“挚友”才算是真朋友。然而后两种朋友在世间极其难觅。

大学里,每个人都变得相对独立了,选择朋友完全凭自己,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友情呢?对于交朋友这一方面,他们现实中又是怎么样处理的呢?

在“选择朋友时,你最在乎那种因素?”这一问题中,有43.94%(29/66)的人选择了“道德品行好不好”这一项,比重最大;有39.39%(26/66)的人选择了“是否能互相理解和尊重”这一项,比重第二;然后一次是9.09%(6/66)选择了“有没有共同的兴趣爱好”,6.06%(4/66)选择了“可不可以有助于自己的工作、生活或学习”,1.52%(1/66)选择了其他。从这几组数据我们显然可以看出大多数人对于选择朋友方面比较在乎人的是道德品行,这是很自然的。从古到今,对于择友都会将道德品行放在靠前位置。儒家有句话叫做“择其善者而 ……此处隐藏4627个字……大学男生很容易做出看起来很浪漫但实际上很傻又没有意义的事,比如花上一个星期折999只纸鹤;比如安排好一栋楼各个寝室的开关灯,拼出一个“I Love U”的图形;比如在校园里打出一个横幅——“××生日快乐”。这些事情过后你可能会觉得除了浪费时间和金钱之外一无是处,但恋爱又岂是能用理性分析的?……

……

……可能很多大学男生最初的爱情最终都不会迈入婚姻的殿堂,不过在人生最美的黄金时代能够遇见一个人并和她慢慢地走过一段路,这样也已足够。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男生慢慢变得成熟和理性了。尽管这也许意味着他们已经不再可爱,不过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这岂非又意味着另一种可爱的开始?

学生调查报告 篇4

 90后生来就任性、娇生惯养、拜金吗复旦大学日前发布的《互联网与当代大学生系列研究报告》否定了这一说法。报告指出,90后大学生从容、理性、务实,是值得信任的、充满正能量的一代。深究其成长环境和时代特征,丰裕或成解读90后的关键词。

该报告由复旦大学国家网络传播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共同完成。调查以随机抽样方式,从覆盖不同地域、不同办学层次(包含211、普通本科、大专院校等)的中国大学中抽取1708名微博大学生用户,通过对样本近两年间发表的所有博文进行内容分析,深度解读当代大学生的理想、追求、愿景和情趣。

重视家庭生活 相信自我奋斗

报告指出,与40后、50后属于匮乏一代、60后、70后是温饱一代大不相同,90后如今已真正成为丰裕一代,不仅生活在丰厚的物质环境中,还成长在发展机会增多、流动渠道畅通,社会态度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中。

环境变革必然带来物质观的转变。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群体更愿意追求舒适的生活,27.1%的大学生认为人生成功最核心的要素是舒适,其次是成就感,再次是美满家庭。23.5%的大学生认为理想社会最核心的特质是舒适,其次是安全、富裕等。

调查还反映出90后对家庭价值的重视。有效样本中98.6%的人表达了对父母的珍视,88.1%表示支持传统家庭观念,包括结婚生子、传宗接代、赡养父母等,95.4%支持弘扬传统文化。

追求舒适、向往家庭,并不代表90后不爱奋斗。9成受访大学生认为应该通过不断的个人奋斗实现梦想,但平等是重要前提,且有89.0%的人认为机会平等比结果平等更重要。受访者倾向于认为,社会应为个人发展提供公平的起点和平台,最后结果的差异则有赖于个人努力。

追求个性张扬 支持理性爱国

报告指出,90后注重个性的发展。94.8%的受访大学生对个人权利持正面态度,其关注和议论最多的公众人物也大多具有鲜明个性。半数以上受访者表示反对条条框框的束缚,希望能自主决定诸如婚姻、生死等重要人生阶段。

尽管思想前卫,但90后却不爱任性妄为,对待争议性话题,90后通常态度谨慎。在原则问题上,他们也有强烈的是非标准,如98.2%的人对吸食软性(如等)持反对态度。

90后亦是真正的互联网一代,面对多元文化和多种思想观点的冲击,他们总体呈现积极、理性的态度,不同于传统大学生愤青的形象,如83.3%的受访大学生认为中国应在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同时,以开放心态去借鉴吸收西方的制度和文化。此外,强调国际关系应互惠合作的大学生比例达91.3%。

恋爱观:拼能力比拼爹重要

在恋爱观上,调查指出,90后大学生已更加看重恋爱对象精神交流与情感支持的心理特质,更看重恋爱对象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相对较少关注外貌、家庭背景等。

具体而言,21.4%的男性和20.2%的女性选择恋爱对象时最看重的要素为性格要素;26.1%和31.0%的男女大学生在选择恋爱对象时最看重综合素质,而在综合素质中,70.7%的受访者认为核心要素是情商高、交往能力强,20.7%的人认为是工作能力和事业发展潜力。

如果将综合素质中的交往能力(情商高)、学习能力(智商高、名校毕业)和工作能力强等概括为能力,那么有11.3%的男大学生和11.6%的女大学生最看重恋人的能力,比例远高于看重家庭背景的男生(3.0%)和女生(3.9%),表明在90后学生眼中,拼能力已远胜过拼爹。

学生调查报告 篇5

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我校在校同学所使用的手机数量,手机品牌和手机的价位,以便了解其对手机市场的行情。对我校同学的消费倾向及消费行为进行分析,为手机生产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提供客观依据。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我校所有在校的学生。

调查方法及抽样方法

采用网上调查问卷的形式与电子邮件问卷的形式相结合调查方法。

调查结果分析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手机的价格下调,使不少大学生拥有了自己的手机,但在他们大部分中,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拥有自己的手机的?在调查中发现,1998年拥有自己手机的人只占总调查人数的15%;而1999年也不见有什么起色,只有总调查人数的13%;但在XX年时,一切却改变了,有26%人开始拥有自己的手机,还记得那时候,刚好是手机竞争风暴,各手机商纷纷降价,很多人都是在那时候买的;不过更厉害的是在XX年,有30%的人拥有自己的手机,可见需求成上升趋势。到底哪个手机商拥有的顾客最多呢?马上揭出我们的谜底,最多人使用的手机牌子是----诺基亚,在调查中,一共有36%的人使用这款手机,耐用是它的一个最大卖点,而不断扩张的功能也使不少人选择它;而排名第二位的是索尼爱立信,虽然使用者人数却是诺基亚的一半,即总人数的18%,但它的市场份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亮丽的外形与实用的功能是不少人选择的重点;第三位是三星,占13%,三星虽然拥有高技术,但价钱却令不少学生消费者望而却步;接着是摩托罗拉和西门子均占6%;阿尔卡特占3%;飞利浦占2%;与飞利浦占人数比相等的是索尼;接着是nec和国产牌子,均是占总人数的1%。可见诺基亚这一世界手机销售商果然不负众望,霸占了头位,而其他牌子也不甘示弱,拥有一定的支持者。

附调查问卷

XX年-4-16

XX年年x月x日

各位同学你们好: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来参加我们的调查活动,我们很荣幸的邀请你作为我们的调查对象,相信你一定配合我们的工作,在此表示要衷心感谢。

1、您的性别是?

a、 男 b、女

2、您所在的系部是?

a、经贸系 b、艺术系 c、文传系 d、电机系 e、农技系 f、食动系 g、计算机系

3、您现在使用哪个牌子的手机?

a、诺基亚 b、索尼爱立信 c、三星 d、摩托罗拉 e、西门子 f、国产 g、其他的牌子

4、你使用的手机是平板的、华盖还是翻盖的?

a、平板的 b、华盖 c、翻盖的

5、在什么时候拥有自己的手机?

a、初中时 b、高中时 c、上大一时 d、到现在还没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精选学生调查报告模板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